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禽共患的传染病。我县园林所笼养的观尝雉鸡因群发结核病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后经诊断为结核病。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该群雉鸡是1990年3月由左家特产研究所引进,共48只。其中雌26只,雄22只。于今年5月2日相继发病21只中,死亡20  相似文献   
12.
渤海黑牛BOLA-DQA2基因SNPs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对渤海黑牛BOLA-DQA2基因的编码区进行分析,研究渤海黑牛BOLA-DQA2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外显子1和外显子5处没有发现多态性位点,外显子2处发现两个多态位点产生4种基因型,外显子3处发现1个多态位点产生3种基因型,外显子4处发现1个多态位点产生3种基因型。外显子2中基因型AA所对应的个体头长、额宽、体高、十字部高显著高于基因型BB、AB、BC(P<0.05),其它生长性状均无显著差异。外显子3、外显子4中生产性状在AA、BB、AB这3种基因型上均无显著差异。DQA2外显子2中等位基因A对渤海黑牛的生产性状起关键作用,可以为渤海黑牛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全棉籽对阉牛育肥性能、胴体性状及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全棉籽替代棉籽饼和棉油对肥育阉牛肉用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体况良好、平均初始体质量为(454.37±42.42)kg的利木赞杂交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分别饲喂4种不同全棉籽含量的精饲料(对照组0%,低全棉籽组7.1%,中全棉籽组13.5%,高全棉籽组22.0%),育肥期90 d.结果表明,日粮中全棉籽含量对肉牛干物质采食量、肉骨比、优质肉块百分比、pH、肌肉、肾脏、肺脏中棉酚残留量及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对肉牛日增体质量、胴体质量、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背膘厚、饲料报酬、饲料成本、肝脏和心脏中棉酚残留量、剪切力、肉色等常规成分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全棉籽含量为22.0%时,胴体质量、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优质肉块质量、肌间脂肪在4个试验组中最低.结果表明,育肥阉牛日粮中用全棉籽替代棉籽饼和棉籽油会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但会降低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牛前体脂肪细胞培养方法,本试验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噻唑蓝(MTT)法、油红O染色法和RNA质量检测结果,比较组织块培养法、传统消化法和改良消化法培养的牛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培养出成熟脂肪细胞,细胞形态一致,其中改良消化法极大地缩短了试验样品处理的时间,且细胞形态最好,提取的RNA质量最好。改良消化法是一种快捷、有效的牛前体脂肪细胞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讨玉米加工利用的适宜方法,以提高玉米的利用效率。选用120头利木赞杂交阉牛(590 kg±10 kg),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蒸汽压片(A)、粉碎后过七目筛(B)、十目筛(C)和十四目筛(D)的玉米型日粮,研究日粮玉米不同加工方法对阉牛育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不同加工方式对肉牛的生产性能和大多数胴体指标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蒸汽压片玉米组的胴体产肉率高于十目筛组,骨重低于十目筛组(P<0.05)。十四目筛组的高档肉块比例和上脑重显著高于其它3个处理组,牛柳重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七目筛组西冷重高于十目筛组(P<0.05)。养殖效益则以十目筛组阉牛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鲁西黄牛的繁殖性能,有必要对妊娠周期中生殖及相关激素的分泌规律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放射性免疫法对空怀期、妊娠3个月、妊娠6个月、围产期以及分娩后母牛血清中雌二醇、孕酮、催乳素、游离T3(甲状腺素)和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等激素浓度进行测定。[结果]随妊娠时间的延长,体重、胸围、腰角宽、尻长、髋宽和管围等体尺指标都逐渐增加,并且体重与游离T3含量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妊娠早期循环血液中雌二醇含量很低,到妊娠中期开始增长,围产期达到高峰。而孕酮分泌量在妊娠早期逐渐上升,妊娠中期稍有下降,到围产期时又逐渐增加并达到高峰。IGF-Ⅰ含量在整个妊娠周期中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催乳素含量在妊娠6个月以前增加不明显,直到围产期时分泌量开始迅速增加,分娩后持续上升。[结论]通过对鲁西黄牛妊娠周期血清生殖及相关激素的检测,为以后进一步提高其繁殖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鲁西黄牛MSTN基因上游序列多态性对转录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的新成员。为了研究鲁西黄牛MSTN基因上游序列多态性与转录表达的关系,本试验提取鲁西黄牛腿肌组织细胞的基因组,扩增出MSTN基因上游序列,构建进化树并通过基因测序确定其上游序列中存在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多态位点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805 bp处。构建表达载体,在体外对C2C12细胞进行转染,从而验证MSTN基因上游序列多态位点对转录的影响。结果显示,MSTN基因上游序列中单个核苷酸的改变会影响其下游基因的表达水平。推测在体内MSTN基因上游序列中单核苷酸多态性能够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在调节基因转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能量是牛日粮的第一限制性养分,确定牛能量需要量是合理配制牛饲料、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的重要前提。牛能量需要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呼吸测热法及比较屠宰法等,论文对上述方法进行了简要综述,为合理进行牛能量需要量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利鲁牛(利木赞牛×鲁西黄牛)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等分子手段检测了BCMO1在利鲁牛肝脏、十二指肠、不同脂肪组织等部位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显示,BCMO1在肝脏、十二指肠、心脏、肾脏和肺脏中具有较高的表达量,在脾和瘤胃内未表达;不同部位脂肪组织内BCMO1相对表达量差异较大,其中在Western Blot检测中BCMO1在皮下脂肪仅有极少量表达,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CMO1在不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相当。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BCMO1除在十二指肠具有极高的表达量外,在肾脏、心脏、牛皮的表达量均高于肝脏。以上结果对深入研究β-胡萝卜素在肉牛体内的代谢机制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0.
白三叶的栽培及观赏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产地与分布 白三叶属于豆科,车轴草属植物,又称白车轴草、白花苜蓿、荷兰翘摇。原产欧洲,广泛分布于温带及亚热带高海拔地区。我国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新疆都有野生分布。长江以南各省有大面积栽培。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