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气田集输管网优化运行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取管网节点参数、压缩机站流量、进气和排气压力作为优化变量,建立了基于压缩机站能耗之和最小的气田管网优化运行数学模型。由于该优化模型具有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非线性、求解域非凸性和优化变量非连续性等特点,利用遗传算法的搜索机制和混沌搜索的遍历性,构造了一种新的演化算法用于该模型的求解。以苏里格气田管网为例,使用该方法求解得到最优的管网节点运行参数、压缩机站运行参数及启用台数,在顺利完成天然气输送任务的同时,降低了压缩机站能耗。  相似文献   
52.
双季超级稻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超级早稻和晚稻的产量构成和氮磷钾吸收的基因型差异,2007年在湖南省衡阳市、益阳市和岳阳市进行了不同品种的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地点间和品种间的产量差异显著,其中:地点间产量以岳阳点较高,平均产量早稻为7.95t/hm^2。晚稻为7.86t/hm^2;品种间产量早稻以陆两优996和中嘉早32最高,平均产量分别为8.03和7.91t/hm^2,晚稻以钱优1号和天优华占产量较高,产量分别达到7.69和7.55t/hm^2。成熟期植株NPK含量和吸收量的品种间差异显著,但与产量的高低不相关。单位产量(1000kg稻谷)的NPK养分需要量分别为15.0~18.9,3.29~5.17和13.6~16.49kg。  相似文献   
53.
为了探讨氮肥用量与插秧密度对超级早稻产量的影响,2007年在长沙、常德、郴州进行了大田栽培联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处理间产量及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收获指数等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显著.中早22产量与施氮量呈单峰曲线,以150kg/hm^2施氮量处理的产量最高(长沙7.5t/hm^2,常德9.4t/hm^2).在0~150kg/hm^2的施氮范围内增产效应最明显;陆两优996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以195kg/hm^2施氮量处理的产量最高。在30×10^4~36×10^4穴/hm^2的密度范围内,穗数与每穗粒数之间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因而密度间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和栽插密度对产量的互作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54.
对管道野外除锈工艺和除锈装置进行了研究,通过技术改造,设计了一种成本低、劳动强度小并能减少环境污染的可拆卸封闭回收式自动喷砂除锈新装置。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喷砂除锈装置动作准确,工作性能稳定,除锈质量达到了瑞典工业标准(SIS)Sa2.5级要求。  相似文献   
55.
地膜覆盖和除草剂对夏玉米田杂草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地膜覆盖和除草剂对夏玉米田杂草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3~5叶期施药,药后33 d,杂草数量降至最低,56%2甲4氯钠可湿性粉剂处理的杂草减退率和相对株防效分别比40 g/L烟嘧磺隆油分散制剂提高了11.71百分点和12.65百分点.揭膜后,白色地膜覆盖下杂草的平均鲜重显著低于对照,比对照减少73.25%,相对鲜重防效分别是黑色地膜覆盖、56%2甲4氯钠可湿性粉剂、40 g/L烟嘧磺隆油分散制剂处理的1.12、1.15、1.73倍.地膜覆盖出苗率高且整齐一致,平均株高和叶数比对照高,对玉米的穗粒重、百粒重及其产量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以白色地膜覆盖下玉米产量最高,增产率比黑色地膜覆盖的高1.23百分点,比40g/L烟嘧磺隆油分散制剂处理高16.09百分点;而施用56%2甲4氯钠可湿性粉剂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的形成,其产量比对照降低3.09%.  相似文献   
56.
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以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为已任,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学科建设,多出应用成果,创新科技体系,搭建多种服务平台,切实为武汉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7.
近几年,我国的奶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其发展很不平衡。由于奶类是一种易酸败变质,保质期特别短,不易保存和运输的特殊商品,在没有乳品加工企业的地区,鲜奶流通渠道就成为奶牛业发展的“瓶颈”。1实施“学生奶”计划的可行性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县,3~14岁的学龄儿童约30.5万人,如每天每人消费250毫升鲜奶,则一年将消费27450吨,可发展奶牛(以中等生产水平计)6862头,新增牧业产值(以现行价计)1.098亿元。农区有大量未很好开发利用的野生饲料、农作物秸秆等奶牛业发展所需的饲草、饲料资源,发展…  相似文献   
58.
现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聘工作存在着诸多弊端,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专业技术人员的评聘工作需要改革.取消指标限制,打击腐败现象.进行考核工作创新,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已迫在眉捷。  相似文献   
59.
互助县南门峡镇属典型的边远山区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环境条件十分恶劣。家畜饲料单纯、营养缺乏。奶牛胎衣不下的病例时常发生。笔者通过采用中西结合治疗26例,24例显效,2例效果不显著,临床治愈率为96%。  相似文献   
60.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 oryzicola Fang et al.简称水稻细条病。通过近年来的调查和观察,病情有逐年扩展的趋势。如北流县1982年病害发生面积共27487亩(其中早稻发病面积为2957亩,晚稻发病面积为24530亩),为1977年—1981年发病面积的总和的2—3倍。据1983年调查,广西全区发病面积约20万亩。通过调查和观察发现晚稻比早稻发病严重;杂优品种比常规品种发病严重;病害发生流行常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在此同时,初步了解了水稻细条病发生流行规律和掌握了一些病害发生流行的有关因子,并且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