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猫作为实验用动物在医学、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某些实验中,如降压实验、作为弱视动物模型及高眼压动物模型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国内科研对猫使用量的增多,实验用猫多是从商贩或"收购型饲养场"购买,其来源混杂,遗传、年龄、微生物和寄生虫等携带情况不明,实验重现性差,实验结果存在未知因素的影响。我国在猫标准化方面建设缓慢,已经无法适应实验动物学科的发展及人们对实验动物伦理与福利的需求。本文结合吉林省实验用猫使用情况,对猫实验动物标准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抗犬I型腺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目的 制备抗犬I型腺病毒单克隆抗体。方法 犬I型腺病毒(CAV-I)细胞培养液经饱和硫酸铵沉淀,差速离心浓缩,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三免后效价过1:10000即可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在聚乙二醇(PEG)作用下融合,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有限稀释法亚克隆,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对制备完成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 获得2株能稳定分泌抗CAV-I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命名为C8、E9,经鉴定其亚型分别为IgG1和IgG2a。经ELISA检测,2株单抗的细胞上清液效价为1∶1600~1∶3200,其腹水效价为1∶25600~1∶51200。该单克隆抗体与CDV、FPV、FCV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结论 成功制备了抗CAV-I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建立相关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昆明小鼠繁殖群中,随机抽取180只21日龄小鼠,雌雄各半。根据采食量把繁殖、非繁殖分成6个组,测其增重、胎间隔、总胎次数、平均产仔数、分仔成活率、初生重、21日龄分仔重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90只(雌雄各半)不繁殖小鼠从21日龄至死亡的体重,雌雄间差异显著(<0.05);繁殖组中限食与正常喂食间上述生物学指标差异显著(<0.05)。同时,限食与自由采食间的上述指标差异极显著(<0.001),而正常喂食与自由采食间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0.05)。结果表明:在生产繁殖中应采取只喂颗粒料的自由采食方式,既能满足营养需要、降低成本,又符合昆明小鼠标准化和上等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从含有猫Oct4、Sox2、Klf4及c-Myc的质粒中获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与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载体LV5进行定向连接,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LV-Oct4、LV-Sox2、LV-Klf4、LV-c-Myc,将其连接产物分别转化至细菌感受态细胞中,经筛选阳性克隆、酶切鉴定后测序,通过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293T细胞对慢病毒进行包装并测定病毒滴度,探讨猫多能性基因Oct4、Sox2、Klf4及c-Myc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包装。结果表明:经双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成功构建并包装出LV-Oct4、LV-Sox2、LV-Klf4及LV-c-Myc慢病毒载体,基因测序结果与目标序列完全一致,且病毒滴度均达到107 TU·mL-1以上。说明成功地构建了猫多能性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获得稳定产生慢病毒颗粒的包装细胞株。  相似文献   
15.
酵母双杂交系统在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多种重要生物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基因工程领域又迎来了崭新的时功能基因组时代,其任务是对基因组中包含的全部基因的功能进行认知。生物体系的运作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发现和验证在生物体中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质与蛋白质是认识其生物学功能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将含有蚓激酶基因的表达盒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L中获得了蚓激酶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泌乳期奶牛乳腺小叶并获得暂时表达。利用脂质体转染PA317包装细胞,G418进行筛选得到了阳性细胞克隆,克隆扩大培养后病毒上清感染NIH3T3细胞进行滴度测定,最高滴度为1×104CFU/mL。进而用病毒上清转染妊娠期奶牛乳腺小叶组织,产后奶样经FAPA法检测表明蚓激酶基因已经整合到奶牛乳腺组织,并能实现相对稳定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