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中国肉牛产业现状、热点透析与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评述我国肉牛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我国肉牛发展的主要因素,重点对2008年度我国肉牛产业的热点问题进行了透析;并预测了我国未来肉牛产业的走势,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发展我国肉牛产业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2.
假隔链格孢SF-193菌丝的生长特性及其寄主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和营养条件对空心莲子草生防真菌假隔链格孢Nim- bya alternantherae菌株SF-193菌丝生长的影响,测定其对27科86种植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生防真菌SF-193菌株的最佳生长温度约为30℃,最适生长pH值为10~11,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当的空气,光照条件对SF-193生长没有影响;以玉米粉、黄豆粉作为碳源,以蛋白胨、牛肉膏作为氮源的培养基成分最有利于SF-193菌株的生长。SF-193菌株对绝大多数非靶标植物、尤其是对大田主要农作物和蔬菜均不致病,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3.
我国肉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肉牛产业中出现的问题有肉牛选育改良缺乏科学规划和统一部署,肉牛良种覆盖率低,个体贡献率不高;基础母牛群缺乏保护措施,杀青弑母现象较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在海湾扇贝筏式笼养不同放养密度试验的基础上,较详尽地分析了放养密度与成贝个体、鲜贝产量、贝柱产量和贝柱大小等几项主要养殖指标的关系。综合评价了不同放养密度的养成经济效益。提出了在长海县大长山海区。使用直径34厘米的养成笼,其放养密度以每层笼放养55个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5.
牙鲆鱼(Paralichthys olivaceus)属于中距离洄游的鱼种,比较适于人工放流增殖。在日本,牙鲆鱼是食用鱼片的上等鱼种,每公斤3000—5000日元,所以牙鲆鱼的人工育苗近年发展较快.1979年全国有九个县生产,产苗119.2万尾。1981年我在日本进行研修,搜集了一些资料,现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6.
西北地区奶牛养殖生产特点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西北地区奶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优势以及存在问题等特点,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提出未来奶业发展策略,从而充分发挥西北地区的发展潜力和优势,实现西北地区的奶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07.
对随机选取的1.5岁左右秦川公牛、阉牛和母牛各20头进行肥育试验,经过10d的预试期和90d正式育肥试验。肥育试验结果显示,公牛平均日增重达到1.10kg,最高达到1.22kg,最低为0.96kg;阉牛平均日增重为0.98kg,最高达到1.04kg,最低为0.87kg;母牛平均日增重为0.96kg,最高达到1.00kg,最低为0.90kg;公牛、阉牛、母牛三者平均日增重达到1.01kg。屠宰试验显示,公牛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高档牛肉产率和优质肉切块率分别达到64.54%、53.27%、85.04cm2、9.45%和53.27%,阉牛、母牛次之;三者平均值依次为62.32%、51.53%、77.26cm2、9.08%和50.65%,说明性别对青年秦川牛肥育及产肉性能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8.
过氧化氢对皱纹盘鲍精卵排放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的人工诱导采卵是工厂化人工育苗的重要工艺环节之一。目前,国内外大都采用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的方法来进行人工采卵。此方法的诱导效果良好,但需要有一定的紫外线照射设备,而且国内某些单位因采用的是水面照射方式,照射量不易控制而影响了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109.
七十年代末期,我国在淡水养鱼业中开始试用水净化机。在海水养殖方面的应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1983年底,我们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进行了水净化机应用于皱纹盘鲍人工育苗用水处理的初步试验。经过318天的连续试验结果表明,用水净化机来处理某些海水养殖种类的育苗用水,净水效果良好,同时还可以简化育苗工艺过程,在节能节电、降低育苗成本等方面效果显著,是可以推广应用的。现将1983~1984年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江苏省水稻主栽及区试品种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通过对2001~2004年592份水稻主栽及区试品种(组合)对纹枯病的抗性分析,明确了江苏省水稻品种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现状。结果显示,2001~2004年中抗的品种(组合)所占的比率分别为32%、46.5%、57.7%、59.5%,感病的品种(组合)所占的比率分别为28%、33.3%、33.7%、21.1%。表现高抗纹枯病的品种较少,说明江苏省仍然缺乏高抗水稻纹枯病的基因。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组合)对纹枯病的抗性差异较大,其中以常规籼稻、杂交籼稻、杂交中粳、中熟晚粳和早熟晚粳等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较好,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对纹枯病的抗性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