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探究秸秆全量还田增施氮肥对旱改水田水稻生长的影响,旨在找到合理的氮肥施用量,为旱改水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支持。试验前茬水稻秸秆机械粉碎全量还田后减量施用缓释复合肥600 kg/hm2(常规用量750 kg/hm2)和增施不等量尿素,设置4个尿素增施梯度分别为75、150、225、300 kg/hm2,以不增施尿素为对照,肥料和秸秆同时翻入土中,后期无追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生育期株高和叶面积也增加,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先增加后下降,叶片丙二醛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增施氮肥能够提高水稻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垩白度降低。以增施225 kg/hm2尿素最佳,有利于水稻生长和产量、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2.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为保障粮食生产,各地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种粮[1,2]。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同时也为探索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协同发展新模式,宁波地区尝试了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轮作的种植模式。水稻是宁波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最主要的口粮,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水稻—蔬菜水旱轮作模式是基于资源有效利用的种植方式,能实现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标[4]。同时,轮作是缓解连作障碍的一种有效措施,实行水旱轮作,还可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5,6]。洋蓟,又名朝鲜蓟、法国百合,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中部和西部地区[7],早在2000多a前,罗马人就已经开始栽培和食用,欧美有上百年的食用历史,其被誉为“蔬菜之皇”。2015年,洋蓟作为特色蔬菜引入宁波种植,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经过多年试验,笔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宁波地区洋蓟—水稻轮作高效种植模式,以供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93.
探究水稻秸秆还田对后茬花生形态、生理及品质特征的影响,为水旱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以春季水稻和秋季花生轮作模式,设置秸秆还田和不还田2个处理,肥料减施为525 kg/hm2。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在植株形态方面能提高花生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和干物重;叶片生理方面能提高花生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产量构成方面能提高单株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双仁果率、饱果率;籽粒品质方面能提高籽粒粗脂肪和油酸含量。因此在适合水稻和花生轮作栽培模式的地区,前茬水稻秸秆全量还田不但有利于后茬花生生长,而且有利于花生后期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此项栽培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试验以贺州市农业科学院近 10 年选育出的 13 份花生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 15 个品质性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 个品质指标变异系数均小于 15%,试验测定的数据较为可靠。粗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呈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油酸和亚油酸呈显著负相关,油酸和脯氨酸呈显著正相关,油酸和油亚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亚油酸和油亚比呈极显著负相关,花生酸和山嵛酸呈显著正相关。15 个品质性状简化为 4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 87.592%。当平方欧氏距离 D2=7.5 时可以把 13 份花生种质资源分成四大类。在今后育种方向上要选择遗传距离较大,品质特征较好的地方资源作为亲本,由于贺油 16 成熟籽粒蛋白质和油酸含量均为最高且单独聚成一大类,具有特异性,可将其作为优质种质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