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石羊河尾闾青土湖水面形成区的土壤及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植被及土壤调查取样方法,调查分析了水平距水面0~450 m,垂直0—60 cm土层的土壤粒径及植物多样性。利用分形几何学方法对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进行分析,以探讨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植被特征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及不同水面距离的土壤分形维数在2.10~2.92,平均值为2.55;呈现随距水面距离增大而波动变小的趋势,0—20 cm土层在0~150 m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呈缓慢增加趋势,在150 m处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而20—40 cm,40—60 cm土层在0~100 m呈缓慢增加趋势,在100 m处达到最大;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与土壤分维数的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各多样性指数随水面距离变化趋势一致,在距水面0~50 m和400~450 m处多样性达到最大。草本的重要值在距水面200 m处达到最大,灌木的重要值在距水面300 m处达到最大值,草本植物对区域植物多样性影响较大,但灌木植物重要值与土壤特征的变化关系更密切;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0—20 cm,40—60 cm土层,分形维数与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在干旱沙漠地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也可作为一个反映评价土壤演变程度的综合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因个别茶类存在氟含量超标现象,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茶叶产业的发展。研究茶叶中氟超标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茶叶氟含量现状、茶树吸氟耐氟机制、影响茶叶氟含量的因素及茶叶降氟措施研究进展,以期为茶叶控氟、降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正一、试验目的根据《河南省2016年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田间试验方案》的要求,为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扎实推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特在花生作物上开展减量增效模式试验示范,以期探索适合长葛市花生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有机无机结合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二、供试材料(一)供试作物及品种供试作物为花生,供试品种选用鲁花14。(二)供试肥料  相似文献   
94.
小麦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小麦基因组庞大而且高度重复,其基因组学相关研究一度落后于水稻和玉米等二倍体作物。随着近年来测序组装、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小麦正式步入了以基因组功能表征为中心的新时期,这将有力促进小麦功能基因的克隆,并揭示其在不同材料间的变异类型。阐述了小麦基因组测序、功能注释、基于NGS的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4个方向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小麦基础研究和分子育种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传统醇提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微波-超声协同法4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绿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液固比45∶1,微波时间40s;微波-超声协同提取法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70%,液固比45∶1,超声时间30min。4种提取方法以微波-超声协同提取法总黄酮得率最高,并比较4种提取方法获得的绿茶总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效果,超声提取法清除·O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6.
通过3种瑞香属植物甘青瑞香、橙花瑞香和金边瑞香的花部性状调查、传粉昆虫观察,以及花粉胚珠比(P/O)和坐果率的统计分析,探究瑞香属植物柱头缩入式雌雄异位和花部性状的进化及适应意义。结果发现,3种瑞香均为管状花结构,花药2轮,属柱头缩入式雌雄异位,需要特化的传粉者为其传粉;据P/O推测,橙花瑞香和金边瑞香的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而甘青瑞香为兼性异交;访花观察发现,3种瑞香的传粉者均较稀少;坐果率统计结果表明,特殊的花部结构、异交为主的繁育系统结合传粉者的不足直接导致3种瑞香的低坐果率。  相似文献   
97.
采用冷浸法、温浸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进行分离、提取和浓缩,获得臭椿提取物.采用不同浓度提取物处理油菜种子,通过测量发芽率、幼苗长度,测定核酸含量变化,确定了臭椿提取物最佳提取方法,明确臭椿提取物对油菜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要避免臭椿间作油菜等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景泰苜蓿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该县今后苜蓿发展的对策:挖掘苜蓿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效益型苜蓿产业;科学规划,集中连片,联合经营,提高苜蓿商品化率;种养结合,大力促进农户中、低产田增收;稳定政策,合理补贴,充分调动种草积极性。  相似文献   
99.
贮藏条件对炒青绿茶主要品质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鼎大自茶、槠叶齐和白毫早三个品种早春一芽一叶鲜叶所制炒青绿茶为材料.研究炒青绿茶在不同温度、含水量及光照等贮藏环境下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叶贮藏过程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温度越高,下降得越快;经太阳光照射和暴露在空气中的茶叶更容易陈化劣变,使茶叶失去其品质特征。且供试的三个品种绿茶各品质成分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00.
绿茶三种冲泡方法及其特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5℃常温冷泡、80℃热水冲泡和沸水(100℃)对绿茶进行冲泡,分析比较茶汤内含成分,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当冲泡水温较低时,绿茶茶汤游离氨基酸、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较多,茶多酚和咖啡碱相对较少,茶汤没有沸水冲泡时出现的苦涩味。常温下冷泡的绿茶不受热泡法最佳饮用时间的限制,不会出现热泡太久出现的水闷气,汤色更绿,滋味更为鲜爽;绿茶以80℃热水冲泡,汤色整体表现较绿,香气比沸水冲泡更显清香,滋味醇爽,叶底保留了嫩绿明亮的特点,且更耐冲泡。固绿茶以桶装水冷水或热水冲泡是值得推广的绿茶冲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