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5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1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疑似病料接种Marc145细胞,发现该病料可使Marc145细胞产生CPE,应用猪蓝耳病病原检测试剂盒从细胞培养物中检测到PRRSV,命名为Gs/Lzh/07株。同时应用RT-PCR方法扩增该分离毒株的非结构蛋白Nsp2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发现所扩增到的Nsp2基因有90个核苷酸的缺失。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分离病毒Nsp2基因与经典毒株PRRSV-ch-1a核苷酸同源性为83.0%,氨基酸同源性为72.7%;与高致病性变异毒株NX和SD核苷酸同源性为95.5%,氨基酸同源性为90.9%,可见该毒来源于2006-2007年流行毒株,说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已经在甘肃省存在。该毒株的成功分离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提供数据,也为预防控制该病积累了资料。Nsp2的特性分析为揭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V在甘肃省的流行特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为建立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口蹄疫病毒衣壳前体蛋白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将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前体基因(P1)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依次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P1-2A-EGFP。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pVSV-G质粒载体共转染GP2-293包装细胞,用产生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幼仓鼠肾细胞(BHK-21)。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用嘌呤霉素筛选抗性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中FMDV衣壳前体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P1-2A-EGFP构建正确,绿色荧光蛋白和FMDV衣壳前体蛋白在细胞中能稳定表达。FMDV衣壳前体蛋白基因细胞表达体系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开展口蹄疫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利用可溶性重组PCV2-Cap蛋白肽段为抗原,建立PCV2血清抗体间接ELISA诊断方法(rhcap-ELISA)。将PCV2cap基因中含主要表位的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6p-1上,转化E.coli,降低诱导温度至18℃诱导,获得大小为34 ku的可溶性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试验证实该融合蛋白具有很强的免疫学活性,通过亲和层析柱对可溶性蛋白进行纯化。用融合表达的可溶性蛋白肽段作为抗原,建立猪圆环病毒(PCV2)血清抗体间接ELISA诊断方法。该方法的交叉反应结果表明,重组抗原与PRRSV、CSF、PPV和PRV阳性血清之间不存在交叉反应;用rhcap-ELISA和商品化的同类试剂盒(PCV2-Ab-Kit)检测137送检血清样品,2种试剂盒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79.56%和83.21%。因此,rhcap-ELISA猪圆环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合于在大规模的PCV2血清抗体的检测工作中使用。  相似文献   
24.
1 发病情况 2009年5月到6月湖北省某羊场从四川省某公司(每家每户散养后集中),分3批购得黑山羊847只.第1批羊购进后第3天出现咳嗽并死亡1只,第15天有30%羊群表现出咳嗽症状,第20天约有80%的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咳嗽,消瘦同时,口、唇部结痂并出现大批死亡,第2批羊购进后和第1批羊混合饲养,其中第3批的192只羊买回后即转手卖给当地农户.发病后该羊场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凭技术人员养殖经验先后使用了13种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不明显.截止2009年8月1日死亡率为24.7%(162/655).2009年8月1日笔者赶到发病羊场,经现场调查、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羊口疮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5.
[目的]建立一种从田问样品中快速、灵敏、简便检测O、A、Asia I型口蹄疫病毒抗原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GICA).[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纯化的标准株O、A、Asia I型口蹄疫抗体.将纯化的口蹄疫流行株O/China99,A/AF72 and Asia I/China05抗体和羊抗豚鼠抗体分别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带与质控带.经试验条件优化,组装形成胶体金定型诊断试剂盒.[结果]本试验研制的口蹄疫定型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可检测到7.8×104 LD50(1:128倍稀释乳鼠毒)的病毒量.同时对阳性及阴性样品进行3次重复检测结果完全相同,说明其有较好的重复性;特异性试验证实该方法在检测口蹄疫临床症状相似病原,如猪水疱病抗原(SVD)、水泡性12炎(VS)、水泡性疹(VES)等病毒时无交叉反应;试剂盒对206份已知血清型田间及实验室样品的符合率试验,O、A、Asia I型和阴性样本的符合率分别为92.45%、91.66%、92.75%、100%定型准确率94.58%.试剂盒在4℃下可保存6个月.[结论]本试验研发的12蹄疫病毒胶体金定型诊断试剂盒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FMD抗原检测方法,对基层现场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一种从田间样品中快速、灵敏、简便检测O、A、Asia I型口蹄疫病毒抗原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GICA)。【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纯化的标准株O、A、Asia I型口蹄疫抗体。将纯化的口蹄疫流行株O/China99,A/AF72 and AsiaⅠ/China05抗体和羊抗豚鼠抗体分别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带与质控带。经试验条件优化,组装形成胶体金定型诊断试剂盒。【结果】本试验研制的口蹄疫定型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可检测到7.8×104 LD50(1﹕128倍稀释乳鼠毒)的病毒量。同时对阳性及阴性样品进行3次重复检测结果完全相同,说明其有较好的重复性;特异性试验证实该方法在检测口蹄疫临床症状相似病原,如猪水疱病抗原(SVD)、水泡性口炎(VS)、水泡性疹(VES)等病毒时无交叉反应;试剂盒对206份已知血清型田间及实验室样品的符合率试验,O、A、AsiaⅠ型和阴性样本的符合率分别为92.45 %、91.66%、92.75%、100%定型准确率94.58%。试剂盒在4℃下可保存6个月。【结论】本试验研发的口蹄疫病毒胶体金定型诊断试剂盒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FMD抗原检测方法,对基层现场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利用反转录 ( RT)和 PCR技术完成了 5株近期 ( 1 997~ 1 998年 )猪瘟流行毒和 1株猪瘟 C-株弱毒疫苗毒 (兰州 ) Erns(或称 E0 )基因的核酸序列测定。通过序列分析发现 ,这 5株流行毒与 C-株疫苗毒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 83%~ 84%;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88%~ 91 %,我国 50~ 60年代流行的中国石门株 ( SM)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 8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89%~ 91 %。而 5株流行毒间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 91 %~ 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4%~ 98%。  相似文献   
28.
猪温流行野毒E^rns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反转录(RT)和PCR技术完成了5株近期(1997-1998年)猪瘟流行毒和1株猪瘟C-株弱毒疫苗毒(兰州)E^rns(或称E0)基因的核酸序列测定。通过序列分析发现,这5株流行毒与C-株疫苗毒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83%-84%;推导的氮其酸序列同源性为88%-91%,我国50-60年代流行的中国石门株(SM)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85%;氮其酸序列同源性为89%-91%。而5株流行毒间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91%-98%;氨其酸序列同源性为94%-98%。  相似文献   
29.
30.
双峰驼诱导排卵因子活性肽的分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双峰驼精清内分离出一种新的活性多肽,这种多肽是将公驼的精清经DEAE-纤维素和SephacrylS-200柱层析加以初步分离,在试验动物上测试,找到可以诱发母兔排卵的活性多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等电聚焦电泳测定了这种多的分子量和等电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