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黄芪多糖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黄芪多糖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阐述,该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发挥对机体的免疫作用,通过多层次共同发挥作用,既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又能通过特异性免疫功能,对正常及非正常机体都发挥着免疫作用,可更广泛的应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相似文献   
62.
笔者通过对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防治措施等综合论述,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6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在本地广泛暴发流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发病鸡群病死率一般在30%左右,有的高达40%以上,并使活鸡产生免疫抑制,影响生长发育等。虽然采用IBD弱毒疫苗免疫后在多数鸡场控...  相似文献   
64.
为评价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V)效果,进一步完善培训框架,推进项目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参照TEPHINET培训项目质量评估方法和Krikpatrick四层次培训评估模型,建立指标体系,对执委会、导师、学员单位领导等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开展描述统计分析和匹配对照分析。结果显示:两年期核心培训班项目管理和教学实践质量达标率均在99%以上,学员对培训课程、现场实践、培训导师和组织管理满意度分别为89%、94%、97%和97%;学员对各项知识技能的掌握度均高于非学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区域培训班、“同一健康”联合培训班、导师培训班满意度在94%以上。结果表明:项目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在区域乃至全球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在H7N9流感、小反刍兽疫、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效益开始显现。建议完善运作机制,进一步推进项目本土化发展;强化资源整合,进一步推进项目可持续发展;推进跨区域、跨平台合作,进一步提升项目效益。  相似文献   
65.
合理的温度保护是蚕茧丰产的保证。当前农村养蚕加温大部分采用煤炉直接加温,从我们调查发现,煤炉直接加温存在很大弊端,一是引起煤气中毒的现象较多;二是费时,加温成本高;三是加温效果不好,给饲养带来一定的困难,直接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96年春,我县盘湾镇玉民村蚕农罗步高制作了一种简易锯木屑加温炉,经过多年的试验和使用,不但加温效果好,不差于炕床加温,而且具有制作方便、使用安全、省工、省本等优点,在我县很快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深受蚕农欢迎。1锯木屑加温炉的制作购买一只旧油桶,在桶的上部留边1cm切下盖板,并…  相似文献   
66.
瘠薄山地苦楝与臭椿直播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干旱瘠薄山地采用鱼鳞坑或水平阶整地。冬季或早春直播苦楝、臭椿种实。翌年春出苗率和秋季成活率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67.
近几年来在射阳县的特佣、盘湾、洋马等养蚕重点乡镇小蚕期普遍发生僵病和脓病,不仅给广大蚕农带来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挫伤了群众的栽桑养蚕积极性。为了确保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搞好今后的小蚕饲养工作尤为重要,对此,笔者调查分析了小蚕饲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8.
稻叶表皮蜡质提取方法及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水稻成熟叶片为材料,用氯仿和正己烷两种溶剂,采用常温法、加热法和常温加热结合法提取稻叶表皮蜡质.结果表明,氯仿作溶剂的提取效果好于正己烷,常温加热结合法提取表皮蜡质含量最高,加热法居中,常温法最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采用常温加热结合法,用两种溶剂都能将叶表皮蜡质完全提取干净;采用加热法,用氯仿为溶剂能将叶表皮蜡质提取干净,而用正己烷为溶剂,叶片表皮蜡质还有少量呈不规则的小粒状残存;用常温法则两种溶剂都不能将稻叶表皮蜡质提取干净.提取时间对蜡质提取效果有明显影响,高温下(氯仿60℃或正己烷67℃)提取超过30 s,导致细胞内脂溶性成分渗出.综合蜡质含量和扫描电镜分析的结果,以氯仿为溶剂、60℃30 s提取是有效且简单易行的稻叶表皮蜡质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69.
为了探究不同检测因素对地衣芽胞杆菌菌落数的影响,该试验对标示菌落数为220亿CFU/g的地衣芽胞杆菌菌粉样品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采用不同的稀释方法、不同的培养基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的稀释方法对地衣芽胞杆菌菌落数的检测误差率影响最小,培养基的影响作用次之,而80℃高温处理10 min对地衣芽胞杆菌菌落数的检测误差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0.
2013年2月以来,我国华东地区出现了H7N9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采取了迅速而有效的防控措施,在短时间内控制了H7N9病毒的扩散和传播,但是目前此病仍处于散发状态,并且可能在禽类中长期存在,因此会在一段时间内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该病的病原学研究发现,病毒的8个基因片段全部为禽源,为三源重排的病毒。病毒的HA和PB2蛋白已出现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NA和M蛋白出现了金刚烷胺和奥司他韦的抗药性突变。带毒禽类及其污染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和气溶胶在雪貂模型间传播,老年人对此病更加易感。对活禽市场的严格管理,对病毒流行和变异的严密监测,以及对疾病预防意识的增强,是对H7N9有效防控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