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调控基因evgS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肠杆菌ATCC25922的基因组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大肠杆菌的evgS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出约894 bp的基因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MD18-T simple vector连接,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中,筛选阳性克隆,其质粒中插入序列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报道一致.提取阳性克隆质粒,经EcoR Ⅰ和Xho Ⅰ双酶切,回收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中,提取阳性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阳性菌,收集表达产物,通过SDS-PAGE分析证实,pET-28a-evgS可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EvgS蛋白.Western-blot检测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52.
利用特制内窥镜对40只蓝狐发情期子宫颈的表面形态变化进行观察,并以阴道涂片法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蓝狐子宫颈突起表面在发情期会发生规律性变化。发情前期,子宫颈突起开始增大,表面出现沟纹,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或不规则区域;发情旺期,子宫颈突起明显增大,表面的圆形突起分化出更多的形似桑葚的小突起,发情旺期结束子宫颈突起表面泛白的角化层脱落;发情后期,子宫颈突起回缩变小,表面角化层脱落完全,呈现深红色。观察蓝狐子宫颈在发情周期这一变化有希望成为蓝狐发情鉴定的一种新方法,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调控基因soxS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GenBank中大肠杆菌的soxS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大肠杆菌ATCC25922的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出约324 bp的soxS基因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MD18-Tsi mple vector连接,转化至J M109大肠杆菌中,成功地筛选到阳性克隆,其质粒序列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报道一致。从阳性克隆中提取质粒,经BamHⅠ和XhoⅠ酶解,回收324 bp的目的片段,定向克隆到pET-28a表达载体中,提取质粒,再次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地筛选出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阳性菌,获得表达产物,通过SDS-PAGE检测出soxS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4.
不同激素浓度对食用菊花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盆栽食用菊花的茎尖为外植体,通过调节激素浓度诱导愈伤形成、芽体萌发、继代增殖以及生根壮苗,快速扩繁食用菊花组培苗。研究结果表明:愈伤分化和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1 mg/L 6-BA+ 0.1 mg/L NAA,芽的诱导率可达到55%;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 1 mg/L 6-BA+ 0.3 mg/L NAA+ 0.1 mg/L KT,平均每株芽数4.9个;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 0.1 mg/L NAA,根数最多可达11根。  相似文献   
55.
本试验比较了不同来源的FSH、供体的营养状况、连续超排对波尔山羊超排效果的影响;移植不同发育期的胚胎对受体怀孕率的影响。从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来源的FSH对波尔山羊超排效果影响显著(P<0.05);供体的营养状况对波尔山羊超排效果影响较大(P<0.01);对供体重复超排时,只要数次超排之间留有合适的时间间隔,重复超排并不影响超排的效果(P>0.05);移植不同发育期的胚胎对受体怀孕率没有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6.
应用电镜及光镜组织化学技术,对水貂卵巢内各发育阶段母细胞中的指滴进行了研究。在水貂卵母细胞中,脂滴的形成是卵母细胞生长开始的标志之一。在生长早期,卵母细胞中脂滴分散在皮质与核之间的胞质中,且脂滴的染色较深。在晚期阶段,脂滴明显增大,聚集到一起,染色变浅。经油红O和酸性氧化苏木素染色证明,在卵泡腔形成之前,脂滴主要是由中性脂肪和磷脂组成,在卵泡腔形成之后,脂滴成分主要是中性脂肪,磷脂消失。实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57.
大肠杆菌多重耐药主要与其主动外排系统的过量表达、菌体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以及耐药性质粒的介导等因素有关.AcrAB-TolC外排泵是大肠杆菌最主要的主动外排系统,其过量表达可使大肠杆菌对包括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β内酰胺类、利福平和氟喹诺酮类等的多种化合物耐受.  相似文献   
58.
为探讨鸽小肠绒毛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形态的演化过程,通过实体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过程中鸽小肠黏膜进行观察,发现鸽在发育过程中小肠表面的黏膜突起经历了由山脊状到W形板状,再到指状绒毛的变化。在胚胎发育的第13天(胚胎发育总过程的72.2%阶段),小肠表面黏膜突起为山脊状,第14~15天(胚胎发育总过程的77.8%~88.3%)变为W形板状,第16~18天(胚胎发育总过程的88. 9%~100%)变为指状。从出生的幼体到成体小肠表面由指状绒毛转变成断裂的W形排列的板状绒毛,发育到成体时转变为扁指状绒毛,推断这种发育过程中小肠绒毛形态的改变可能是一种对祖先的重演,而喂食鸽乳的特殊育雏方式对其演化方向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水貂发情期卵巢动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发情期水貂卵巢进行系列切片,研究其卵泡生长,闭锁,排卵,间质腺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组织化学变化。水貂卵泡生长呈波浪式,卵泡闭锁分了3种类型,闭锁有腔卵泡内膜中上皮样细胞增殖,在原有卵泡腔的位置上形成新的间质腺组织。并对含有甘油三酯及磷酯的脂滴分布双及涉及到类固醇生物合成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0.
原位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铜复合物修饰电极、羧甲基壳聚糖/银复合物修饰电极和壳聚糖/聚苯胺/钯复合物修饰电极,金属粒子均匀分散于聚合物薄膜中.3种修饰电极对H2 O2 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检测性能,它们对H2 O2 的线性响应范围依次为1.0 μmol/L~10.0 mmol/L, 10 μmol/L~6.0 mmol/L和10 μmol/L~7.0 mmol/L,相关系数依次为0.999 7, 0.999 9和0.999 8,灵敏度依次为33 μA·L·mmol -1 ·cm -2 ,37 μA·L·mmol -1 ·cm -2 和46 μA·L·mmol -1 ·cm -2 ,检测限依次为:1 μmol/L,1 nmol/L和1 μ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