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篇
  6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哀牢山常绿阔叶林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哀牢山站常绿阔叶林内2005年土壤烘干水测定的观测资料,分析常绿阔叶林内土壤水分的季节和空间变化,以期了解本区域常绿阔叶林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6—10月份土壤含水量较高,11—1月份次之,2—5月份较低;②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上层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大于下层;③水平方向上研究区域不同位点土壤含水量差异变化不显著;④降雨是影响研究区域土壤含水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土壤含水量的峰值出现的时间要滞后于降雨量峰值(6月)出现时间,8月土壤含水量最高。  相似文献   
32.
根据哀牢山东西坡农业考察资料并结合该山地气候资料,研讨山地农作物物候期和产量随海拔高度与坡向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3.
在滇中海拔1870米地区地膜覆盖种植花生试验表明:与无膜对照区比较,地膜区(A)增产124%,柴灰加盖地膜区(B)增产145%,其中B比A区又增产约10%。文中讨论了盖膜增温效应,云南省花生产量与气候的关系,以及盖膜种植在云南南、中、北部推广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
热带森林林窗湿热季气温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窗是群落演替的起始地,其本身的特征影响着环境因子,进而影响森林的结构、物种组成、种群动态等.利用西双版纳湿热季次生林林窗的实测气温资料,探讨该林窗气温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热带次生林林窗4个方位不同位置的气温日变化具有2~3个峰值;日平均气温的高低顺序是林窗边缘>扩展林窗边缘>林内;林窗内气温日较差较小;林窗内不同位置相对林窗中央具有增加低温和降低高温的效应,这种增温效应(0.4~0.6℃)较降温效应(-1.4~-1.5℃)弱.其结果可为林窗小气候形成机制及森林群落的演替与更新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哀牢山常绿阔叶林地的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玉洪 《林业科学》1993,29(6):547-552
哀牢山纵贯云南高原中部,由西北向东南延伸,海拔一般在2000m以上,形成了天然的地理分界线,对云南季风气候有其独特的作用,特别在哀牢山北段山顶部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内的森林气候更具有其独特的分布特征。在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获取森林内的各种气象要素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6.
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温度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玉洪 《林业科学》1991,27(6):639-643
森林内的土壤温度是森林气候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它的变化不仅受太阳辐射的支配,而且还受林冠阻截再分配的影响,使得林内外地温的差异远较气温大。另外,土壤温度与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林内地温对植物生长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地温对植物的蒸腾,根的呼吸和吸收以及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凋落物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等,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森林对空气湿度的气候效应是森林生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云南哀牢山北段自然保护区的景东徐家坝生态工作站(24°32′N,101°01′E,海拔2450米),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定位研究中,我们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有木果石栎Lithocarpusxylocarpus、景东石栎Lithocarpuschintungensis、腾冲栲Castanopsiswattii等)内,设立常规气象观测站,限于条件,所观测的仅是1.5米高的空气湿度。为作对比,在林外旷地也相应设观测点。每日观测三次(08、14和20时),02时水汽压用08时记录代,相对湿度由自记记录。林内与林外旷地两测点相距约500米。本文就1986年1~12月的湿度资料,对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38.
热带雨林林缘不同热力作用面热力特征初探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片断化森林林缘不仅具有水平空间特征,同时也具有立体空间特征.为探讨立体林缘壁面的热力效应是否存在,该热力效应与林内外地面、林冠的差异,该文利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南向边缘的表温观测资料,采用同期资料对比方法,分析了片断化热带雨林林缘不同热力作用面表面温度的水平、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差异. 指出在片断化热带雨林林缘,林缘壁面的热力效应是不可忽视的.在林缘区域,除了公认的林外地表面、林冠面和林内地表面3个热力作用面之外,林缘壁面构成了一个新的第4热力作用面. 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将有助于解释森林边缘的小气候效应和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39.
哀牢山常绿阔叶林林冠的截留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评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水源涵养服务功能,选择哀牢山典型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定位监测了林冠层对1a中共144次降雨的截留分配效应。观测期间降水总量为1707.8mm,穿透雨量、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分别是1421.8,15.4和270.6mm,穿透雨率、茎流率和截留率分别为83.3%,0.9%和15.8%。总降雨量大于3.7mm时才观测到林内牙透雨和树干茎流,“漏斗”状的林冠结构和持续的降雨,均可造成穿透雨量大于林外大气总降水量,而树木较大分枝角度和较多附生物,可能使有些胸径和冠幅较大树木的树干茎流量反而更小:穿透雨量和茎流量、林冠截留量与降水量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而林冠截留率随降水量增大而减少;降雨特征和林分特征是影响林冠截留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群落生态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样地调查资料,分析了云南哀牢山徐家坝地区群落物种组成、区系特点、群落层次结构及生态外貌特征。结果表明,在1hm2固定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166种,隶属77科138属,植物的科属组成丰富。群落内区系成分复杂,热带区系成分高于温带区系成分。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层间植物非常丰富。群落的生态外貌主要由中叶、单叶、革质、非全缘为主的常绿高位芽植物所决定。无论从区系地理成分组成还是群落结构和生态外貌上均体现了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