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5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鸡羽毛生长速度的遗传变异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益平  朱庆 《四川畜牧兽医》2000,27(1):17-17,19
通常,鸡只在出壳时主翼羽和副翼羽都很明显,并且长于其上面的覆羽,鸡只其余部份长满绒羽,此后4~8周内,绒羽逐渐而有序地被廓羽取代,然后又依次换上青年羽和成年羽。鸡只的羽毛生长一般受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控制,本文仅就遗传上对鸡羽毛生长速度的变异作些报道,鸡羽毛生长速度变异的基因在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快慢羽基因(K,K+),它在自别雌雄配套系中比银白色基因(S)和金黄色基因(s),横斑基因(B)和非横斑基因(b)应用更为广泛,因显性白羽基因(I)对控制羽毛生长的基因(K,K+)无上位效应(Hutt,19…  相似文献   
62.
一、历史回顾鸡的人工饲养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鸡育种的开始也可追溯到数千年前。选育的方法主要是靠人们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以品种外貌特征为主,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风格的地方品种。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遗传学的诞生,使家禽育种工作由过去依靠经验从动物表现型简单选择与培育进入依一定的遗传理论对家禽进行选育阶段。1950年前的家禽育种实践和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反映了基础遗传学的进展,蛋鸡的重要生产性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蛋数从1929年的平均120个/只,提高到1950年的175个/只。…  相似文献   
63.
藏鸡林地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鸡是世界上在高海拔生活历史最久的原始地方小型鸡种,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2200~4100米的农牧区,主要在西藏的山南、拉萨、昌都、日喀则、那曲和阿里等地区,另外青海、云南和四川的藏民聚居区也有少量分布。藏鸡体型轻小、胸腿肌肉发达、性情活泼、好斗性强、极耐粗饲、抗病力强,对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和低氧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肉质鲜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64.
李雨顺  王也  刘益平 《中国家禽》2012,34(14):62-63
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着鸡的生长和产蛋性能。其中环境因素在家禽生长、生产力表现的诸因素中占50%~95%,是主要的影响因素[1]。而光信息作为环境因素最基本且广泛的影响因素之  相似文献   
65.
分子遗传标记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子遗传标记是近年来现代遗传学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本文就RFLP、RAPD、VNTR和mtDNA等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概况及其在家禽育种上的应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66.
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启动子区在朗德鹅中的AfαⅠ酶切片段多态性分布.FAS基因启动子区具有3个AfαⅠ酶切位点(位点A、B和E),3个位点在朗德鹅中均具有多态性.通过X2检验显示3个酶切位点都不符合哈代-温伯格法则.最小二乘分析结果显示:E位点中FASEE基因型个体在活体质量、填饲期增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胸肌质量、腿肌质量方面比FASee基因型个体高出12.78%~19.67%(P<0.05);位点B具有类似的影响趋势;而位点A对屠宰性能没有显著影响(除了胸肌质量)(P>0.05).在3个酶切位点中,位点A和B的杂合基因型FASAa和FASBb个体产肝性能比纯合基因型好,而E位点的FASEE基因型个体肝质量比FASee基因型个体高33.09%(P<0.05).3个酶切位点对体脂沉积性状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67.
以AA白鸡、广西鸡、E1矮小鸡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鸡细胞外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EX-FABP)的2个片段进行PCR扩增,分析了EX-FABP基因在3个鸡品系的多态性。结果表明:EX-FABP基因在2对引物扩增片段中均存在PCR-SSCP多态性。对于引物1扩增片段,3个鸡品系均检测到BB基因型,AA基因型只出现在AA白鸡中;而且B等位基因频率在3个鸡品系中均明显高于A等位基因频率。对于引物2扩增片段,3个鸡品系均检测到HH和Hh基因型,hh基因型只出现在E1矮小鸡中;H等位基因频率在3个品系中均明显高于h等位基因频率。引物1和引物2的多态性片段测序分析表明,EX-FABP基因第641位点和645位点分别发生了单碱基的转换(G-A和T-C),第3264位点发生了转换(T-C)。  相似文献   
68.
天府乌骨鸡与贵州山地乌骨鸡线粒体DNA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12只天府乌骨鸡、11只贵州山地乌骨鸡和11只矮小型乌骨鸡共34个个体的控制区(D-环)部分序列(539bp),结果显示线粒体D环部分序列有11种单倍型,分布在4个不同的序列变异类型中,提示其至少有4个不同的母系来源。  相似文献   
69.
不同品系鸡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比较品系对鸡肉肌内脂肪和肌苷酸沉积的影响,选取9个品系鸡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索氏浸提法提取肌内脂肪,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肌苷酸含量。结果表明,同一性别不同品系间肌肉肌内脂肪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除S07、D99和S06×S07 3个品系外,各品系肌内脂肪母鸡高于公鸡;肌苷酸含量在同一性别内不同品系间差异显著(P<0.05),在S07、D99、S06×S01和S06×S07品系母鸡肌苷酸含量高于公鸡。本试验为鸡的进一步选育,特别对肌肉风味和鲜味特性的育种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大恒优质鸡不同品系胸肌肌苷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强  刘益平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10):232-235
试验选取70日龄大恒优质肉鸡4个纯系与2个杂交品系共120只(各品系公、母各10只)为试验材料,对其胸肌肌苷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肌苷酸含量在品系间存在差异,其中S08品系的含量最高;除了S03与S08、S02与 S06、S02与 S08×S01、S06与 S08×S01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他各品系两两间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②谷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在各品系间存在差异,其中杂交品系S08×S01的5种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最高;③性别对肌苷酸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大部分品系不同性别间的5种鲜味氨基酸含量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