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45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68篇
  37篇
综合类   409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87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881.
昆虫抗真菌肽作为昆虫防御外来病原菌的第一道防线,是构成昆虫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需要免疫记忆并能直接有效地消灭外来入侵的病原体。随着昆虫抗真菌肽的深入研究,目前已发现昆虫抗真菌肽80多种,其主要是通过破坏真菌细胞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及细胞内ROS的产生发挥抑制和杀灭真菌的作用。抗真菌肽的这种作用机制使其广谱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在农业、食品及医药等多个领域中,昆虫抗真菌肽作为生物农药、天然的防腐剂及新型的抗真菌物质,尤其是对某些耐药性病原菌的杀灭作用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882.
韩心之  刘磊 《草业科学》2017,34(9):1955-1961
精准扶贫是实现我国青藏高原牧区全面脱贫和进入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本研究以甘肃省天祝县为例,分析了青藏高原牧区贫困的特征,评述了天祝县精准扶贫的绩效,发现该县贫困率从2010年的50.8%降低到2016年的12.6%,人均年收入从3 199元增加到6 870 元,然而发现,在青藏高原牧区精准扶贫措施中,存在以全国贫困状态制定标准、执行刚性扶贫政策时缺乏灵活性、 扶贫以“输血式”为主的问题。鉴于此,提出了基于全国扶贫政策基准建立贫困户档案、细化贫困户特征,扶贫资金应按贫困户脱贫需求投资、增加灵活度、挖掘贫困人口自身的生产潜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8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谷氨酰胺添加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獭兔毛皮品质和肠道屏障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断奶獭兔1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各组分别饲喂谷氨酰胺添加水平为0(对照)、0.3%、0.6%、0.9%和1.2%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饲粮中谷氨酰胺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毛皮面积、毛皮重量、被毛长度和被毛厚度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谷氨酰胺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9%谷氨酰胺显著升高了空肠中闭合小环蛋白mRNA的表达量(P0.05),显著降低了空肠中丙酮酸激酶mRNA的表达量(P0.05);此外,饲粮中添加0.9%谷氨酰胺显著增加了十二指肠黏膜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谷氨酰胺添加水平没有影响到生长獭兔的毛皮品质,但改善了肠道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在本试验条件下,断奶至3月龄獭兔饲粮中谷氨酰胺适宜的添加水平为0.9%。  相似文献   
88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泛酸对生长獭兔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似的断奶獭兔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獭兔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獭兔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20和40 mg/kg泛酸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 mg/kg泛酸显著降低了生长獭兔肩胛、胃周和肾周脂肪沉积率(P0.05);饲粮中添加10~20 mg/kg泛酸显著降低了生长獭兔肝脏中脂滴的含量(P0.05)。饲粮中泛酸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血浆中总胆固醇和白蛋白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粮中泛酸添加水平的升高,生长獭兔血浆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先降低后趋于稳定,20、40 mg/kg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0~40 mg/kg泛酸显著升高了生长獭兔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激素敏感脂酶(HSL)和骨骼肌中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基因的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20~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基因的表达量(P0.05);饲粮中添加10~40 mg/kg泛酸显著增加了肝脏中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和骨骼肌中CPT1基因的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泛酸影响生长獭兔肝脏内脂肪代谢,泛酸添加水平为40 mg/kg时可降低肝脏内脂肪的沉积,并能降低机体脂肪沉积率,增加骨骼肌对脂肪酸的摄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885.
2006年和2007年每年5月下旬,在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采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以垂直拖网方式进行了仔稚鱼调查,从南至北共设8个断面,范围为(121°17′E~121°55′E、32°00′N~32°28′N),对调查海域仔稚鱼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多样性以及优势种进行了研究.本次调查共采集到仔稚鱼1 541尾,隶属于8科,16种,其中2006年采集到仔稚鱼1073尾(平均密度为58.4 ind/m3),2007年采集到仔稚鱼468尾(平均密度为23.8 ind/m3).2006年的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均高于2007年,第4-6断面为仔稚鱼的密集区,主要的种类有斑(Konosirus punctatus)、鱼(Liza haematochelia)、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黄姑鱼(Nibea mitsukurii)等,鱼为2006年的最优势种,斑为2007年的最优势种.根据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仔稚鱼的出现和年际变化规律以及数量分布规律,揭示了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是多种仔稚鱼的保育场,应加强对近岸水域的保护,将有利于保证仔稚鱼的资源补充量.  相似文献   
886.
针对我国河湖污染治理领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污染源监控管理工程、污水大规模再生利用、调污治沙和荒漠生态建设工程、水的城镇-农业大循序利用、开发性河湖污染治理等5项重大工程,并阐述了建设这些工程的意义、目的、内容、原则。  相似文献   
887.
研究了20%敌畏·氰戊乳油在桃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并对其安全使用标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桃生长的不同时期,应用20%敌畏·氰戊乳油以施药剂量200mg/L进行消解动态试验,敌敌畏的消解半衰期为1.0~1.3d,氰戊菊酯的消解半衰期为4.1~4.6d。最终残留试验表明,按推荐剂量(100mg/L)和高剂量(200mg/L)使用2次和3次,在桃收获前7d或14d,敌敌畏残留量为未检出(<0.01mg/kg)~0.023mg/kg,氰戊菊酯残留量为0.010~0.066mg/kg。综合多方面因素,建议20%敌畏·氰戊乳油在桃上按推荐剂量(100mg/L)喷雾使用,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不小于7d,MRL推荐值为敌敌畏0.2mg/kg,氰戊菊酯为0.2mg/kg。  相似文献   
888.
中药材中有机氯类农药的GC-NCI-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负化学电离)质谱联用法和选择离子监测(SIM)技术对中药材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法排除了杂质的干扰,提高了分析灵敏度,是有效、实用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89.
淡紫拟青霉E7菌株对香蕉根结线虫的致病性和生防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淡紫拟青霉E7菌株对香蕉根结线虫致病性和生防效果,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利用不同浓度E7孢子悬浮液侵染香蕉根结线虫卵,处理18 d后含孢子109个/mL的E7孢子悬浮液对卵的相对寄生率为96.5%:利用不同稀释倍数的E7发酵滤液处理2龄幼虫,稀释1.5倍液处理6 d后相对死亡率为98.2%.在温室盆栽试验中.用剂量为20、10和5g/株固体菌剂处理,90 d后香蕉根围土壤中香蕉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群体密度比对照分别降低84.5%、71.1%和66.7%,香蕉根重分别增加27.7%、20.6%和8.4%,株高分别增加17.2%、49.6%和16.9,地上部鲜重分别增加31.9%、23.9%和21.1%.3 g/株阿维地线净处理的虫口减退率为70.7%,与10g/株和5g/株固体菌剂处理效果接近.高剂量的E7菌剂防病和促生效果均高于剂量为3/株阿维地线净处理.  相似文献   
890.
对虾"偷死症"是目前严重困扰对虾养殖的一大病害。今年6-7月间,福建省的福清、长乐等地,因气候多变,"偷死症"频繁发生,持续蔓延,给养殖生产带来了惨重的损失。为了探索防治"偷死症"的有效途径,笔者于6月28日至7月初在长乐市漳港对虾养殖场进行了"南美白对虾偷死症综合防治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