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56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4篇
  45篇
综合类   245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36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01.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上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每年导致的稻谷产量损失可养活6千万人口。从分子水平了解该病菌的致病机理,对新型药剂靶标的挖掘和病害防控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生物体存在两类GTP结合蛋白,一类是异三聚体G蛋白,另一类是小G蛋白。小G蛋白分子量为20~30 KD,具有GTP酶活性,在多种细胞反应中具有分子开关作用。小G蛋白结合GTP时被激活,可作用于下游分子使之活化。当GTP水解成为GDP时,则恢复为非活化状态。细胞中存在一些专门控制小G蛋白活性的调节因子,如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GEF)和GTP酶激活蛋白(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GAP)。GEF能够催化GTP的转换,而GAP的作用是加速GTP的水解,使小G蛋白向失活的状态转变。本研究在稻瘟病菌中鉴定到一个GAP蛋白MoGcsl,并对该蛋白编码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对MoGCS1基因进行敲除突变发现,△Mogcsl突变体产孢量显著下降,分生孢子形态异常且附着胞形成加快,但突变体的营养生长和致病能力与野生型比较无明显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体对外界盐胁迫敏感性升高,对细胞壁胁迫敏感性降低。上述结果表明,MoGcsl是稻瘟病菌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蛋白,参与调控病菌的无性繁殖、附着胞分化及对外界胁迫的应答。  相似文献   
802.
播期对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单958和京单58为试验材料,设置春播(5月14日播种)和夏播(6月13日播种)2个播期处理,研究播期对玉米干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播条件下,两品种的粒重、茎鞘、叶片干物质转运率及产量均高于夏播。京单58茎鞘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能力、粒重及产量均高于郑单958;其中,郑单958和京单58的百粒重分别较夏播高17.2%和15.1%;京单58(42.4 g)比郑单958(35.0 g)高20.9%;夏播条件下郑单958和京单58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较春播分别缩短了5.4 d和3.2 d。京单58的灌浆持续期(P)略短,但灌浆起始势(R0)和最大灌浆速率(Gmax)高于郑单958;粒重与灌浆期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与Gmax和R0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93**)。由此说明,播期主要是通过温度条件影响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及籽粒灌浆特性;茎秆干物质向籽粒中转运速率快、灌浆速率高是京单58在春夏播条件下粒重和产量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03.
[目的]研究土壤温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方法]利用LI-cor8100土壤呼吸观测系统,连续观测2012年6月18~30日张掖绿洲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湿度;分析了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及土壤呼吸与土壤温湿度之间的关系;评价了现有的土壤呼吸模型。[结果]张掖绿洲农田的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该区域土壤呼吸速率与4 cm深度土壤温湿度的相关性最好;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之间的相关性要远远好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水分之间的相关性。[结论]在土壤呼吸模型中,同时考虑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土壤呼吸模型的模拟结果要好于只考虑土壤温度或土壤水分的土壤呼吸模型。  相似文献   
804.
河北省北部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固碳速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了解河北省北部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本文以该区域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经济林和灌丛为研究对象,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采用的加拿大林业碳收支模型(CBM-CFS3),利用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和野外森林植被调查样地数据,拟合出研究区的蓄积-生物量转换参数和林木器官生物量比例参数,建立研究区内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蓄积生长方程、蓄积-干材生物量转换方程、生物量组分比例方程,采用这些方程评估了2010年河北省北部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和固碳速率。结果表明:拟合的不同森林植被蓄积生长方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7,蓄积-干材生物量转换方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8,生物量组分比例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评估该区域森林植被碳汇功能和潜力。2010年河北省北部森林植被碳储量为59.66 Tg(C),平均森林植被碳密度为25.05 Mg(C)×hm~(-2),森林植被固碳速率为0.07~1.87Mg(C)×hm~(-2)×a~(-1);其中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经济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别为30.97 Tg(C)、12.36 Tg(C)、15.73Tg(C)、0.60 Tg(C)和26.09 Mg(C)×hm~(-2)、26.14 Mg(C)×hm~(-2)、24.50 Mg(C)×hm~(-2)、7.53 Mg(C)×hm~(-2)。河北省北部森林植被碳密度与固碳速率均从西北到东南呈升高趋势。造林后森林面积增加6 400 km2,森林植被碳储量增加19.54 Tg(C)(不包括灌丛);林龄结构以中幼龄林为主,未来森林固碳潜力巨大。说明造林在增加森林植被碳储量和提高森林的固碳速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5.
采用PCR SSCP技术检测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及大通牦牛钙蛋白酶1(CAPN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分析SNPs对甘南牦牛部分胴体及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类群牦牛在CAPN1基因第1内含子区检测到g.100+606G>T突变,形成了AA、BB和AB 3种基因型,检测区域表现为中度多态; CAPN1基因第1内含子突变影响不同年龄段甘南牦牛肌肉嫩度、失水率和眼肌面积,AA基因型个体嫩度剪切力值较低而眼肌面积较高,其中3岁和5岁牦牛AA型个体嫩度剪切力显著低于BB或AB型(P<005),4岁和5岁牦牛AA型个体眼肌面积显著高于BB或AB型(P<005);另外6岁牦牛AA型个体失水率显著高于BB和AB型(P<005)。CAPN1基因g.100+606G>T突变可用为甘南牦牛此类性状潜在的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806.
作者旨在探讨鸡痘病毒ORF073或ORF214基因缺失后,在母源抗体存在情况下对重组病毒免疫效力的影响。将构建好的在ORF073或ORF214基因插入H5亚型AIV H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LP-△73LRH5A、rFPVLP-△214LRH5A)及单表达H5亚型AIV H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LP-12LSH5A)分别免疫SPF鸡和商品鸡,检测重组疫苗诱导的免疫效力。结果:3种重组鸡痘病毒在SPF鸡产生较高的HI抗体效价及100%的免疫保护;在HI母源抗体效价为2.45的商品鸡体内基因缺失株重组病毒比rFPVLP-12LSH5A易于清除,抗体上升缓慢而且免疫28 d后HI抗体效价较低,免疫保护率低,分别为16.7%和23.3%;在母源HI抗体效价为0的商品鸡体内基因缺失株重组病毒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效价高,免疫28 d后分别达到3.50和3.17。结果表明在商品鸡体内母源抗体影响下,缺失ORF073或ORF214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的免疫效力降低。  相似文献   
807.
生物安全: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动物疫病已成为制约我国养殖业发展的颈瓶之一,不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而且带来食品安全等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公众的消费心理。而生物安全又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中最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808.
不同饲喂方式下荷斯坦公犊牛生产小牛肉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全乳饲喂(Ⅰ组)、牛奶+定量采食犊牛料(Ⅱ组)和牛奶+自由采食犊牛料(Ⅲ组)3种饲喂方式对荷斯坦公犊牛生产小牛肉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经3个月肥育后,Ⅰ组、Ⅱ组和Ⅲ组荷斯坦公犊牛的体质量分别为64.55、69.15、81.10kg,日增质量分别为380、400、560g,胴体质量分别为34.10、36.49、44.56kg,屠宰率分别为55.91%、55.89%、56.77%.其中,Ⅲ组犊牛体质量、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III组犊牛全期平均日增质量、胴体质量及肉骨比也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3组犊牛生产的小牛肉,肉质细嫩、柔软多汁、肉色呈浅红色,组间差异不显著,均属优质牛肉.说明牛奶+自由采食犊牛料的肥育方式可提高犊牛的生长速度和部分屠宰性能,是奶牛公犊牛较好的肥育方式.  相似文献   
809.
新城疫病毒的进化及其新型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城疫病毒(NDV)虽然只有一个血清型,但其强毒已进化出现了九个基因型。近年来,ND疫苗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使用,但免疫鸡群中ND强毒感染仍然常见。常用疫苗株LaSota对不同基因型的ND强毒流行株虽能产生完全的临床保护,但并不能防止流行株在免疫鸡中的感染复制和排出。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当疫苗株与流行株的基因型一致时,其不仅能提供理想的临床保护,而且能显著降低免疫鸡的强毒感染率和排毒量,在临床上可有效控制免疫鸡群中非典型ND的发生。当前我国NDV的优势流行株属基因VII型,因此该型ND疫苗在控制我国ND的流行中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10.
为了检测高效表达鸡马立克氏病病毒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B/R)的纯净性,对纯化后的0代重组病毒毒种进行了细菌和支原体检验;并对中间试制的冻干疫苗在-20℃保存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病毒毒种高度纯净,没有污染任何细菌或支原体,符合新制品制造和检验规程申报的要求;中试冻干疫苗在-20℃保存了12个月,病毒含量始终大于109PFU/mL,疫苗保存期可达12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