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56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4篇
  45篇
综合类   245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36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目的]为明确高寒牧区牦牛冷季补饲效果。[方法]本试验通过测定日增重和采集血液去分析补饲精饲料对不同年龄那曲牦牛生长速度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2岁、3岁牦牛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1岁、4岁(P0.05);在不同年龄间,牦牛各个年龄的试验组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但1岁、2岁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岁、4岁试验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阶段淀粉酶(AMY)、尿素氮(BUN)、尿素(UREA)差异极显著(P0.01),钙(Ca)、磷(P)和尿素氮/肌酐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一年龄的牦牛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水平下,各项生化指标中补饲牦牛的淀粉酶(AMY)、尿素氮(BUN)、尿素(UREA)极显著高于放牧牦牛(P0.01),钙(Ca)和尿素氮/肌酐显著高于放牧牦牛(P0.05),磷(P)显著低于放牧牦牛(P0.05)。[结论]表明冷季补饲有效补充了那曲牦牛的机体能量,为其机体冷季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了动力,从而提高了其越冬能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862.
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和流动性的细胞器,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增殖、迁移和生存提供能量,被称为"能量工厂".线粒体在细胞死亡、细胞衰老、自噬、脂质合成、钙稳态以及铁平衡等生物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主要由线粒体融合和分裂调节.线粒体融合将有助于ATP的产生,主要由线粒体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863.
芒果贮藏保鲜效果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检测分析表明,用热化学处理对芒果的品质没有不良影响,贮藏8 d 后可安全食用。为保持芒果风味,在13 ℃低温下贮藏以一个月为宜。  相似文献   
864.
经对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分离到的110个禽病原性大肠杆菌O18和O78分离株的外膜蛋白型(OMP型)的测定,结果表明,这些分离株共产生了4个OMP型,56个O18分离株可分为3个OMP型,54个O78分离株出现了4个OMP型,其OMP1~3型为二者所共有.  相似文献   
865.
采用已构建的能表达致断奶仔猪腹泻(PWD)和仔猪水肿病(ED)大肠杆菌保护性抗原FedA-Stx 2e B-FaeG融合蛋白的重组菌BL21(pFSFaeG)和重组菌X4550(pFSFaeG),经IPTG诱导后制成抗原,经口服及灭活后制成油乳剂苗免疫小鼠后,检测IgG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重组菌经灭活后免疫小鼠能够诱导产生针对上述3种保护性抗原的特异性抗体IgG。免疫效力试验结果显示,两种重组菌的最佳免疫途径均为灭活后经腹腔免疫。  相似文献   
866.
生态足迹法在郑州市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生态足迹的方法对郑州市近5a(1998—2002)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1998—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总平均为1.1380hm^2,而实际生态承载力为0.4229hm^2,人均生态足迹的理论值和实际值相差0.7151hm^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郑州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67.
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鳜解偶联蛋白1、2 (UCP1, 2)基因结构、组织表达水平及与产热、脂肪代谢等生理机能的关系。通过与脊椎动物UCP1、UCP2基因序列进行比对,设计简并引物与特异引物进行PCR和RACE扩增、测序、拼接序列,获得UCP1、UCP2的基因组序列和内含子/外显子结构。基因组步行法克隆鳜肝脏UCP1、UCP2 基因5′侧翼序列。应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以β-肌动蛋白作为外参照,在其指数期增长的范围内得到鳜不同组织UCP1、UCP2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UCP1基因组全序列为3 146 bp, 5′侧翼调控区为1 333 bp,含有5个内含子和6个外显子,开放阅读框(ORF)长942 bp,编码一个大小为31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UCP2基因组全序列为2 890 bp, 5′侧翼调控区为1 800 bp,含有7个内含子和8个外显子,ORF长939 bp,编码一个大小为31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UCP1、UCP2间隔外显子的内含子皆符合“GT-AG”规则,内含子的数目与哺乳动物一致。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鳜UCP1、UCP2氨基酸序列分别与鱼类UCP1、UCP2氨基酸序列聚为一支,且与UCP3、UCP4、UCP5分支区分明显。鳜UCP1、UCP2基因不同组织表达水平的高低可能与鳜本身的生态习性及各器官在产热、脂质代谢中的作用相关,但明确的分子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68.
【目的】探究秦川牛多形性腺瘤基因1(pleomorphic adenoma gene 1,PLAG1)的组织表达规律,并克隆其启动子区序列,预测分析其关键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为探究其转录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集3头20月龄秦川牛成年公牛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皮下脂肪、背最长肌、瘤胃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LAG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同时克隆PLAG1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PLAG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及启动子核心区域,分析、筛选核心启动子区域的关键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PLAG1基因在秦川牛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PLAG1基因启动子序列全长1 861 bp,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发现PLAG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位于-297―+42 bp,存在高度保守的Krüppel样因子5(KLF5)、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和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且CpG岛位于PLAG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内。【结论】PLAG1基因在肌肉组织中高表达,其核心启动子区...  相似文献   
869.
设计了一种集阻尼可控、位移自感应和振动能量采集功能于一体的自感应振动能量采集型磁流变阻尼器,对设计的单感应线圈式、双感应线圈式振动能量采集装置进行了电磁场仿真分析。搭建了试验测试系统,测试分析了单感应线圈式、双感应线圈式振动能量采集装置的能量采集效能,分析了弱导磁性不锈钢绕线架和不导磁PLA绕线架对能量采集效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在幅值为7.5 mm、频率为4 Hz的正弦位移激励下,双感应线圈式振动能量采集装置采集的感应电压幅值为2.512 V、能量采集功率为1.5 W,其能量采集效能约为单感应线圈式的2倍;弱导磁性与不导磁绕线架的能量采集效能几乎相同。  相似文献   
870.
糖基化依赖细胞粘附分子(GlyCAM-1)是粘液素(mucin)糖蛋白家族的成员,是乳腺细胞合成的一种乳脂球膜蛋白(MFGMPs)的重要组成部分。GlyCAM-1在乳腺发育和泌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该基因的序列特征、核苷酸序列变异和表达特征,以高泌乳量的小尾寒羊(泌乳高峰期和空怀期)和低泌乳量的甘肃高山细毛羊(泌乳高峰期)的乳腺组织为研究对象,利用克隆测序、RT-qPCR、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克隆绵羊GlyCAM-1基因的编码区,分析GlyCAM-1的理化性质和蛋白质结构,并检测GlyCAM-1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结果表明,绵羊的GlyCAM-1基因CDS区全长465 bp,编码154个氨基酸。测序结果表明,在该基因CDS区检测到7个SNPs,其中2个为同义突变,5个为错义突变。GlyCAM-1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延伸链则散布于整个蛋白质结构中。String分析结果表明,GlyCAM-1蛋白与CD34、MadCAM-1都作为L-选择素(L-selectin)的配体发挥作用;RT-qPCR结果表明,GlyCAM-1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品种特异性和时空特异性,乳腺、心脏、肝脏、肺脏、脾脏、肾脏、卵巢和背最长肌8个组织中,GlyCAM-1基因只在乳腺和肺脏组织中表达,在其余6个组织中均不表达,其中乳腺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泌乳高峰期的乳腺组织中,GlyCAM-1在高泌乳量的小尾寒羊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在小尾寒羊的乳腺组织中,GlyCAM-1在泌乳高峰期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空怀期(P<0.01)。本研究结果丰富了绵羊基因组数据,为深入研究GlyCAM-1基因的泌乳生物学功能及其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