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59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实验采用灌服的方法研究了11种中草药复方制剂对1+龄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生长及免疫指标的影响.实验包括6个复方和5个单方中草药添加组,每组设对照.各方剂按通常添加剂的用量对实验鱼灌服,日灌服量为每100g鱼体重灌服0.3ml药液,每日按鱼体重的2%投喂鱼类基础饲料.结果显示:贯众、方剂四、鱼腥草能显著性增加施氏鲟血浆中NO的含量,方剂五、当归、黄芪、茯苓能显著性降低施氏鲟血浆中NO的含量,鱼腥草、黄芪、甘草能显著性降低施氏鲟肝脏中NO的含量;方剂二能显著性增加施氏鲟血浆和组织样中NOS的含量;除黄芪、甘草、茯苓外其他其它中草药方剂均有降低施氏鲟血浆和组织样中MDA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中草药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抗氧化和抗疲劳等作用。在水温23℃下,给饲养在水族箱中平均体质量85.88±2.45g的鲤(Cyprinus carpio L)投喂添加了复方中草药AB(由甘草等组成)、CD(由茵陈、板蓝根等组成)的配合饲料和一个对照组,连续饲喂28d后,停食一天,采集实验鱼血清和组织(肝胰脏、脾、鳃)样本,测定溶菌酶含量。结果显示,29d时,CD组血清及各组织溶菌酶含量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AB组除肝胰脏组织外,血清和其余组织中的溶菌本科含量也和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种中草药之间溶菌本科含量除肝胰脏组织外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这两种复方中药均有不同程度促进鱼类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哲罗鱼不同组织SOD、CAT、ACP和AKP活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龄、2龄及3龄哲罗鱼肝脏、血液、鳃及肌肉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进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组织中均有这4种酶存在,但不同组织表现出活性有所差异,AKP活性水平表现为鳃肝脏肌肉血浆,ACP在各组织中的活性为鳃肝脏血浆肌肉,CAT和SOD均在肝脏中表现为最高活性,实验发现各实验组不同组织中这4种酶的活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饱和硫酸铵分步沉淀法对健康的3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G ray、2龄施氏鲟A.schrenckiiB randt和3龄达氏鳇Huso dauricusGeorgi的血清蛋白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鲟的血清电泳图谱具有各自的特有谱带,其电泳图谱的相似程度表明,中华鲟与施氏鲟的亲缘关系较达氏鳇与施氏鲟近。3种鲟血清蛋白的总浓度分别为18.70、21.25、24.60 mg/mL。  相似文献   
85.
对我国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黑龙江茴鱼的野生及养殖群体食道、胃、幽门盲囊及肠组织淀粉酶、胰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两群体4种组织中淀粉酶活性表现为幽门盲囊肠道胃食道,且野生群体在幽门盲囊及肠道中的酶活性高于养殖群体;胰蛋白酶表现为肠幽门盲囊胃食道,且养殖群体幽门盲囊、胃及肠中的胰蛋白酶活性均高于野生群体相应组织;而黑龙江茴鱼各消化器官均有一定的脂肪酶活性,且幽门盲囊与胃中酶活性较高,食道和肠较低,且养殖茴鱼幽门盲囊及胃中脂肪酶活性高于野生群体。黑龙江茴鱼体内消化酶的活性及分布可能与其偏肉食性的食性有关,而野生群体及养殖群体之间的差异,推测是由于人工驯化投喂人工饵料中碳水化合物及蛋白含量与天然饵料的差异造成的。应继续探索野生及人工养殖状态下该鱼消化及营养需求的最佳平衡点,以达到低耗高产,健康养殖的目的,并推动促进茴鱼养殖业的迅速、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由指环虫Dactylogyrus sp.寄生所引发的指环虫病呈高发态势,给淡水鱼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传统杀灭指环虫的药物通常毒性较大,中草药天然、污染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及无药物残留,在防治淡水鱼类寄生虫,包括指环虫病中逐渐得到重视。本文系统地综述了中草药防治淡水鱼指环虫病的临床应用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为指环虫病的中草药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7.
采用五种常用中草药 (黄芪、板兰根、茯苓、黄芩和鱼腥草 )作为饲料添加剂 ,按 1 0g·kg- 1 的剂量添加到饲料当中饲喂一龄鲤 ,测定这几种中草药对鲤的血清中的K+、Na+、Ca2 +、Cl- 、Mg2 +、Fe2 +、Zn2 +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草药使血清中的游离离子浓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也测试了生活在含高浓度敌百虫水中的鲤在加中草药及不加中草药时血清的几种主要离子含量 ,并同正常水体中对照组及加中草药鲤血清的离子含量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8.
史氏鲟及小体鲟不同组织中磷酸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碱性磷酸酶(AKP)是高等动物体内巨噬细胞溶酶体的标志酶,在体内直接参与磷酸基团的转移和代谢,主要存在于肝脏、脾脏、红细胞及骨骼等器官、组织中,溶酶体的水解作用是机体攻击异物的主要机制之一[1]。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ACP)及消化酶都是机体生长代谢、保持内环境稳定、维持机体健康所必需的酶,它们也同样受营养状况、环境变化及疾病和生长阶段的影响,当免疫水平降低或增高时,它们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鱼采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鲟鱼繁育技术工程中心。1龄以上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Brandt),体重0.1~0.…  相似文献   
89.
环丙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抗菌活性较强的一种,目前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于人医和兽医的临床实践[1],而且也被用作治疗水生动物全身性细菌感染的药物[2-3],由于该药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其在水产品中的残留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人们始终相信该药在水产品中的残留除对人直接危害外,更严重的是较低浓度的残留药物容易诱导人类致病菌对该药产生耐药性,因此2002年其冻存精液中抑制荧光RT-PCR扩增成分的存在,本研究在采集新鲜牛精液降温延伸后,向其中添加已知量的病毒,作为测试样品,用卵黄、甘油、果糖、青霉素/链霉素配制精液冻存液,用分别去除了上述成分之一的冻存精液和已知BVDV阴性的新鲜牛精液按1∶6对病毒进行稀释,用Trizol提取病毒核酸后进行扩增,发现新鲜牛精液本身对荧光RT-PCR扩增具有抑制性,冻存精液中的卵黄是抑制荧光RT-PCR扩增的主要成分,因卵黄中过多蛋白成分的存在,抑制了DNA聚合酶的活性,经Sephycral S-400凝胶对精液过滤处理,去除了卵黄中特异性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90.
环丙沙星是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抗菌活性较强的一种,目前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于人医和兽医的临床实践,而且也被用作治疗水生动物全身性细菌感染的药物,考虑到环丙沙星应用于水生动物的疾病防治后,可能会诱导水中或者水生动物体内的一些引起人类疾病的病原菌对该药产生耐药性,造成该药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失败,2002年我国农业部已将该药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