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8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20篇
  5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茶园生物菌肥的营养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K1菌株(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及K2(胶质芽孢杆菌)、K3(胶质芽孢杆菌),两类细菌在实验室条件下的解磷、解钾作用,通过对特定波长、不同pH值条件下培养液的吸光度来确定单位体积菌数的多少,结果显示,在pH值为5.5~6.5之间的吸光度较高,即这些菌株能在此pH值范围内较好生长。将菌株发酵液与菜籽饼混合,配制成生物菌肥施入茶园土壤具有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促进茶树新梢生长、增加茶叶产量的效果。结果表明:所选菌株作为菌种配制茶园生物菌肥,对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茶树生长,增加茶叶产量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2.
中芝14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有性杂交方式育成的白芝麻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耐)病性强、品质优的特点。于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3.
芝麻新品种中芝12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北鄂州和武汉进行了芝麻新品种中芝12的播期、密度、打顶、化控及高产攻关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的最适宜播期为5月30日,密度为每公顷15万株,第3对真叶期间隔1周连喷两次150mg·kg-1或200 mg·kg-1缩节胺.中芝12在高肥水条件下不宜打顶,但在一般种植条件下以初花后25 d打顶效果好.鄂州和武汉高产攻关公顷产量分别为2 139.75kg 和2 418.75kg.  相似文献   
54.
沸石粉、寡糖及益生素在黄鸡饲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体质健康的新兴黄鸡5000羽,随机分成5个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3、4、5组每吨饲料中分别添加50kg沸石粉、100g低聚木糖、50kg沸石粉+100g低聚木糖和50kg沸石粉+100g低聚木糖+100g地衣芽孢杆菌.本试验主要研究沸石粉、低聚木糖和地衣芽孢杆菌在黄羽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添加低聚木糖和地衣芽孢杆菌组肉鸡的生产性能皆优于对照组,其中第4和第5组分别比对照组的日增重高出3.2%和3.4%,第4、5组的料重比都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2%和5.4%.血清抗氧化指标显示,试验组的抗氧化效果都比对照组好,且单独添加低聚木糖组T-SOD酶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3、4、5组的MDA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低12.3%、4.5%、9.4%和11.2%.试验组肉鸡肌肉中的胆固醇浓度都比对照组低,其中第2和第4组分别比对照组低15.4%和17.0%,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5.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茶叶香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79—2019年WOS(Web of science)和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收录的茶叶香气品质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分别从年代、作者、机构、国家、研究热点、演进趋势等方面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以后相关研究文献呈显著增长趋势,目前已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但各群体间的合作研究相对较少;在该研究领域,我国影响力最大,其次是日本和美国;热点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香气形成机理、香气物质提取方法、检测手段及关键香气物质等方面。综上结果,结合时区图谱,进一步指出茶叶香气的研究历程及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6.
【目的】为了探讨线粒体COI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鳅科鱼类物种鉴定中的有效性及在系统进化关系分析中的适用性,对鳅科鱼类3亚科18属61种共358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61种鳅科鱼类的种内和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10和0.162,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16.2倍。鳅科鱼类遗传距离在种内、种间重叠较少,能形成一定的DNA条形码间隙。ABGD分类把61个物种划分为66个OTUs,OTUs的划分与距离法基本一致。系统聚类中,有6组鱼类物种个体间相互混杂,不能按各自的物种聚类,有4个物种分化成明显的两支,46个物种能按各自的形态学分类分别聚成单支。南鳅属、花鳅属、似鳞头鳅属、瘦身鳅属和泥鳅属中部分物种没有按其形态学分类的属聚在一起。沙鳅亚科能形成单系,但条鳅亚科和花鳅亚科不能形成单系。在研究中,COI条形码可以鉴定鳅科鱼类75.41%的物种,另外,COI条形码也能够明确大多鳅科鱼类属和亚科的分类地位,研究结果可为鳅科鱼类的物种鉴定和系统分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试验采用40、70、100 mg/kg的臭氧气体处理3种蔬菜种子(油菜、白菜和菠菜)30 min,研究不同臭氧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为该方法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油菜干种子经100 mg/kg的臭氧气体处理后发芽率达到最大值,为94.0%,与CK相比,发芽率提高27.0%;白菜湿种子经70 mg/kg臭氧气体处理后发芽率达到最大值,为99.0%,与CK相比,发芽率提高44.1%;菠菜干种子的发芽率经臭氧气体处理后随着臭氧浓度的升高差异性不显著,其发芽率最高达到80.0%。不同蔬菜种子对臭氧的敏感性不同,导致种子内部的酶活性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直接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杀菌技术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过程及品质的影响,为DMDC应用于巨峰冰葡萄酒发酵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400 g/L的浓缩葡萄浆醪中,分别添加250 mg/L DMDC和200 mg/L亚硫酸盐进行杀菌处理,比较2种杀菌处理方法对巨峰冰葡萄酒发酵期间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酒精度、pH、总酸、挥发酸、花色苷等理化指标及酒体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处理前,当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400 g/L时,其对葡萄醪的微生物菌落总数无显著影响。与处理前相比,DMDC处理能降低葡萄醪的菌落总数、霉菌和乳酸菌菌落数,优于亚硫酸盐处理;DMDC处理使葡萄醪的酵母菌菌落数降低至检测限之下,而亚硫酸盐对酵母菌只有微弱的杀菌作用。当糖质量浓度为400 g/L时,DMDC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质量浓度均高于亚硫酸盐处理,且二者之间差异显著;当糖质量浓度为350 g/L时,DMDC与亚硫酸盐处理之间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质量浓度无差异显著。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当糖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400 g/L时,DMDC处理的酒精度、pH均高于亚硫酸盐处理,DMDC处理的花色苷质量浓度低于亚硫酸盐处理,但二者总酸质量浓度差异不大。在发酵前期,各处理组的挥发酸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在发酵后期,当糖质量浓度为400 g/L时,DMDC和亚硫酸盐处理的挥发酸质量浓度均较高。由感官评价结果可知,DMDC处理能改善巨峰冰葡萄酒的口感,酒体颜色呈桃红色;亚硫酸盐处理巨峰冰葡萄酒的口感较差,酒体颜色呈紫红的宝石色。【结论】用250 mg/L DMDC对葡萄浆醪进行处理可能成为一种有效控制发酵冰葡萄酒品质的杀菌前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9.
芝麻黄化突变体YL1的叶片解剖学及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艳  周芳  李俊  杨敏敏  周婷  郝国存  赵应忠 《作物学报》2017,43(12):1856-1863
表型性状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芝麻地方种质"庙前芝麻"中发现了能够稳定遗传的黄化突变体YL1,对该突变体的叶片解剖特征、光合特性及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表明,突变体YL1黄化心叶和平展叶在各个发育时期的叶绿体结构均与同时期野生型存在明显差异,下表皮气孔保卫细胞数是正常叶的2倍左右。YL1的叶绿素a、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只有同时期正常含量的30%~40%,叶绿素b含量只有正常叶的20%;光合速率在初花期及以前均显著低于同期正常叶,但到终花期与正常叶相当;YL1的生育期和初花期显著推迟,株高和单株蒴果数明显降低,每蒴粒数和千粒重略微降低。显微观察表明,YL1的叶绿体形态结构发育不规则,基粒和基粒片层数目明显少于野生型,使得叶绿素含量过低,属于叶绿体发育异常导致的叶绿素缺少型突变体。  相似文献   
60.
对湖南红茶标准样及安化群体种与黄金茶等三种不同嫩度红茶样进行了香气感官品质评价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芽头红茶样品中醇类含量占比最高,呈现出馥郁高长的鲜甜香;一芽一叶红茶样品中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含量居中,多表现为纯正较浓的甜香;一芽二叶茶样样本间差异较大,碳氢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在标准样品中占比较高,其花香明显,在安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