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59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40篇
  47篇
综合类   537篇
农作物   81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243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富硒肥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富硒肥的开发和应用,是提高农作物中可食部分的硒含量,进而改善人类硒营养的重要途径。综述了外源硒的种类与形式、施用硒肥对农作物硒含量及其化学形态和农作物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富硒肥和富硒农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2.
银后粗肋草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后粗肋草的幼嫩叶片为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以带侧芽的茎段为材料,研究不同接种方式、不同6-BA和NAA组合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以愈伤组织诱导的不定芽和茎段诱导的丛生芽为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丛生芽的增殖和生根的影响;最后研究不同移栽基质组合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叶片接种在MS+6-BA 2.5 mg/L+NAA 0.1 mg/L培养基培养中60 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3.41%,不定芽再生率为26.88%,平均生成芽数为3.80个。(2)带侧芽的茎段水平放置接种在MS+6-BA 2.0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上,丛生芽诱导率为91.91%,平均生成芽数为5.29个。(3)将经叶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所得的不定芽和经茎段诱导所得的丛生芽切成单株,接种到MS+6-BA 3.0 mg/L+NAA 0.1 mg/L或MS+KT 3.0~4.0 mg/L+NAA 0.1 mg/L增殖培养基中,不定芽和丛生芽增殖和生长良好。(4)将在增殖培养基中长至4 cm以上的小植株转入到1/2 MS+NAA 0.2 mg/L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 d后,生根率达100%,平均根长4.49 cm,每株平均根数6.80条。(5)生根苗移栽到1/2木屑+1/4珍珠岩+1/4菜园土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95.40%。  相似文献   
973.
[目的]探索黔产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次数、提取时间对吊石苣苔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吊石苣苔总黄酮的最适宜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55%、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 h、浸提2次,在该条件下黔产吊石苣苔总黄酮提取率为5.152%。[结论]该工艺可为吊石苣苔的进一步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4.
三工河流域典型灌溉条件下畦田长度对灌水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测三工河流域典型灌溉条件下不同长度畦田的水流推进和消退过程,推求其沿畦水流入渗历时线,结果表明,畦田长度为35和70 m时沿畦各点的入渗历时比较均匀.以灌水均匀度(Ed)和灌溉效率(Ea)为指标对各畦长的灌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为:畦长35 m灌水均匀度最高,为91.4;,畦长70 m灌溉效率最高,为91.68;.  相似文献   
975.
十足目甲壳动物卵黄蛋白原的生化特性及生物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生力  刘红 《水产学报》2017,41(1):150-158
十足目在甲壳动物中种类最多,经济价值最大,分为枝鳃亚目(对虾类)和腹胚亚目(真虾、螯龙虾、蟹类)两大类。十足目种类卵黄蛋白原基因c DNA全长基本都在8 kb左右,编码2500~260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具有高度保守性。然而这两类生物的卵黄发生机制却存在显著差异。人工育苗过程中,对虾类卵巢不易发育,通常需要切除眼柄促熟,而腹胚亚目种类容易成熟甚至需要控制早熟。对虾类的卵黄蛋白原由卵巢和肝胰腺共同合成,一般卵巢贡献更大。尤其在卵巢发育前期,卵巢合成卵黄蛋白原较肝胰腺显著旺盛,具有"卵巢内源基因表达型"的特征。在真虾等腹胚亚目种类中,卵巢虽然也参与合成卵黄蛋白原,但以肝胰腺为主,绝大多数种类肝胰腺的贡献率超过90%。本文探讨了两类甲壳动物在卵黄发生机制中的显著差异与其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性腺发育的不同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76.
团头鲂TYK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团头鲂为研究对象,克隆获得络氨酸激酶2(tyrosine kinase 2,TYK2)基因的ORF序列,该序列长3 489 bp,编码1 162 aa。团头鲂TYK2基因包含23个外显子和22个内含子,与大多数脊椎动物的基因结构相似。蛋白质结构域预测结果显示,TYK2包含4个结构域:B41、SH2、TyrKc(假激酶区)和TyrKc(络氨酸激酶区)。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均显示,TYK2在进化过程中非常保守。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健康成鱼中,TYK2在中肾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血液、脾脏和头肾,在肠道、脑、鳃、心脏、肌肉和肝脏中的表达量较低。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TYK2在脾脏和肠中有相似的表达模式:在感染后4 h显著降低并达到最小值,在12 h显著上升且达到最大值(P0.05);在中肾中,在24 h极显著上升且到达最大值,在36 h极显著降低并达到最小值。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YK2基因在团头鲂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7.
鸡红螨和新勋恙螨是鸡养殖产业中2种最为常见和危害最为严重的体外寄生虫,前者主要危害笼养蛋鸡和种鸡,后者主要危害放养的黄羽肉鸡,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这2种寄生虫的生物特征、流行情况以及防控方法,旨在为这2种螨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8.
[目的]在无法根据实测值得到具体模型参数的地域,对经验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区域蒸散发模型的精度.[方法]通过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综合遥感试验水文气象观测数据集中的大满超级站气象要素梯度观测系统的数据,研究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的蒸散发模型优化问题.采用差分进化自适应算法,以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为优化目标,引入能量闭合因子对模型参...  相似文献   
979.
隆化病毒株GX—IBDVE10C25C15为研究对象,将此毒株通过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连传25代。通过对克隆化毒株1、5、10、15、20、25代次传代毒TCID50(0.1m1)的测定及对41日龄的SPF鸡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克隆化毒株不同代次传代毒致病力逐代降低,从15代毒开始免疫器官指数、病理组织学变化与健康对照鸡相比差异不显著,由此证明此毒株已经被驯化为弱毒株,并且随着传代代次的增加遗传性能稳定。该弱毒株有望为控制vvIBDV的感染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80.
随着水产养殖行业快速发展,养殖过程中水产动物各类疾病也频繁出现,严重阻碍水产养殖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治疗水产疾病,传统形式为应用各种化学药物及抗生素,在此过程中极易发生滥用药物的问题,造成水环境污染,还会导致药物残留等诸多问题,严重危及人类的身体健康。人类逐渐将目光转向中草药,当前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业中的运用主要有2种形式,一种是饲料添加剂,另一种是临床治疗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