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9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猫慢性肾病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病(CKD)属于广义范围的疾病,宠物临床中多发于老年犬猫,主要影响肾脏的结构和功能。CKD主要的症状是由肾脏损伤引起的贫血、电解质紊乱和脱水等并发症,最终动物会因并发症而死亡。CKD对肾脏的损伤是不可逆且无法预防的,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上述情况给宠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给畜主情感和经济上造成了很大压力。因此,论文对猫CKD的流行、诊断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宠物医生及畜主对于CKD的理解和预判,从而更好的管理该病。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辽宁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细菌性病原种类及致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特征,本研究选取辽宁地区某大型奶牛场75头临床表现为乳房炎的奶样进行细菌培养与分离,通过生化方法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鉴定,并对分离到的奶牛源大肠杆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结果发现,该场奶牛乳房炎细菌性病原主要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检出率分别为58.7%、64.0%和54.7%,存在二重感染和三重感染等混合感染的情况。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场分离株对磺胺类药物(耐药率>85%)及氯霉素类药物(耐药率>30%)耐药性较高,对氨苄西林(9.5%)、环丙沙星(9.5%)、头孢噻呋(7.1%)和氧氟沙星(4.8%)比较敏感。上述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病毒为一类主要依靠蚊、蜱等媒介传播的虫媒病毒。近年来,由于全球气温不断升高,以及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该病毒感染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目前在我国已经发现乙型脑炎病毒、4个血清学的登革病毒和蜱传脑炎病毒等,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本文对黄病毒进行简要介绍,并就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阿维菌素(avermectin),又称阿佛曼菌素,是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环结构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体内、外寄生虫具有极强的杀伤活性,无抗真菌和细菌活性。可用作家畜驱虫剂,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家畜体内、  相似文献   
15.
对辽宁阜新地区不同自然环境中麻雀源病原菌进行分离、生化反应鉴定.结果表明,在129个样本来源中共鉴定出300株病原菌,其中有98株大肠杆菌(32.67%)、76株沙门氏菌(25.33%)、92株葡萄球菌(30.67%)及34株巴氏杆菌(11.33%),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为阜新地区麻雀携带的最主要病原菌.该研究可为阜新地区对野禽引起的流行性疾病进行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阿维菌素(AVM)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的杀虫、杀螨剂,是土壤微生物灰色链霉素的发酵代谢产物。甲氨基阿维菌素对不同动物的急性毒性不同,美国EPA将其归为中等毒性类农药[1-2]。A.Awasthi等[3]研究发现,甲氨基阿维菌素对蜜蜂和大鼠有毒害作用;但未见甲氨基阿维菌素对大型蚤的急性毒性研究报道。本试验选取4种市售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类农药,进行大型蚤的急性毒性试验,为其水生生态效益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苯尼考(FlorFenicol),又称氟甲砜霉素,是氯霉素类广谱抗菌药物中甲砜霉素的3位氟衍生物。氟苯尼考是美国先灵-葆雅(ScheringPlough)公司于1988年成功研制的一种新型兽医  相似文献   
18.
黄病毒简介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病毒为一类主要依靠蚊、蜱等媒介传播的虫媒病毒。近年来,由于全球气温不断升高,以及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该病毒感染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目前在我国已经发现乙型脑炎病毒、4个血清学的登革病毒和蜱传脑炎病毒等,严重影响人类健康。本文对黄病毒进行简要介绍,并就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黄病毒科简介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第三代P-糖蛋白抑制剂tariquidar对细菌多重耐药性的抑制作用.试验将金黄色葡萄球菌29213 (SA29213)和1199B(SA1199B,NorA过表达)、铜绿假单胞菌27853、嗜麦芽寡养单胞菌BAA-85分别置于环丙沙星+tariquidar及无抑制剂条件下,并以elacridar为对照,通过测定MICs、时间—杀菌曲线和细菌细胞内环丙沙星量来评估两种p-糖蛋白抑制剂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抑制作用,tariquidar的活性与elacridar相当,并且呈剂量依赖性.该效果在SA1199B中最明显,通过加入tariquidar使环丙沙星的MIC值降低了10倍,而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elacrida提高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株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但tariquidar无此作用.细菌摄取14C标记环丙沙星的量与其敏感性改变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上述结果表明,tariquidar在体外可明显抑制细菌的外排泵;其在临床应用浓度下所具有的高活性,使该药在传染病治疗方面具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细菌体内的磷酸化蛋白可以使多种氨基酸如组氨酸、半胱氨酸、丝氨酸等发生磷酸化,对蛋白进行修饰,进而调节菌体生长、毒力和耐药等多种生理学功能。eSTK是位于细菌细胞膜上的一种磷酸化蛋白,具有与真核生物细胞内相似的催化反应区和细菌所特有的胞外区,这个胞外区域被称为PASTA。近年来发现,PASTA-eSTKs能够调节细菌菌体内多种物质的合成以及生命活动,包括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细胞形态、细胞分裂和孢子的形成等,但在细菌的进化过程中,不同细菌产生了特有的蛋白磷酸化调节机制,因而,PASTA-eSTKs在不同的菌体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也有一定差异。论文就eSTKs通过PASTA对细菌分裂等方面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为探讨该蛋白激酶对细菌细胞分裂和形态调节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