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2篇
  19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目的】明确山地草甸毒害草蔓延现状下的合理载畜量,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植被特征、毒害草白喉乌头种群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取样的方法,在那拉提山地草甸测定不同放牧强度(轻牧13.5只羊/hm2,中牧20.3只羊/hm2,重牧26.3只羊/hm2,极牧33.0只羊/hm2)下绵羊增重量、白喉乌头的种群特征以及草场质量指数状况。【结果】(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可食牧草的生物量、高度、盖度均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放牧区可食牧草生物量和草场质量指数比对照区极显著降低了32.2%~70.2%、23.6%~65.7%(P<0.01);(2)白喉乌头重要值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且放牧区极显著高于对照的51.5%~114.7%(P<0.01);(3)放牧强度与单位绵羊增重、可食牧草生物量、草场质量指数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负相关系(P<0.01),但与白喉乌头重要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在毒草增生的山地草甸合理的放牧强度为20.0只羊/hm2。  相似文献   
262.
盾叶薯蓣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以试管培养的盾叶薯蓣为材料,研究了基因型、外植体种类、光暗培养条件、激素配比等因子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盾叶薯蓣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有较大差异;同一基因型,4种外植体(微块茎、幼芽、叶片、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有所不同,胚和微块茎易诱导出愈伤,幼芽居中,而叶片较难,光暗培养条件下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有差异,暗培养对叶片愈伤诱导有利,而光培养有利于微块茎愈伤组织的形成;2,4-D可以诱导微块茎、幼芽、胚形成愈伤,但6-BA和2,4-D的组合可以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需要添加NAA和6-BA。  相似文献   
263.
纳米碳对黄绵土水分运动及溶质迁移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黄绵土为研究对象,均匀添加不同含量纳米碳(质量含量分别为0,0.001,0.005,0.01,0.05g/g),采用室内土柱试验分别测定土壤累积入渗量曲线、溶质穿透曲线及水分特征曲线,初步研究了纳米碳含量对黄绵土水分运动及溶质迁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纳米碳的存在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产生阻碍作用,入渗率随着纳米碳含量增加而减小,Philip方程能较好地描述添加纳米碳的黄绵土入渗过程;(2)纳米碳可以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随着纳米碳含量增加,土壤饱和含水量增加,相同土壤水吸力下的土壤含水量增大,van Genuchten模型可较好拟合含有纳米碳的黄绵土水分特征曲线,进气吸力随纳米碳含量增加而减小,形状参数(n)随之减小;(3)纳米碳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吸持溶质能力,随纳米碳含量增加,初始穿透时间提前,完全穿透时间延长,弥散度增大;土柱被置换液完全穿透后,土样中Cl-平均含量随纳米碳含量增加而变大。  相似文献   
264.
分别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BamHⅠ和KpnⅠ酶切含PRVFa株gI片段的质粒pPI,补平连接后得到去除EcoRⅠ、HindⅢ、EcoRⅤ、BamHⅠ和KpnⅠ酶切位点的大小约5.7kb的质粒pPI-2,再以CMV早期启动子控制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将其插入pPI-2中gI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下游的StuⅠ位点,构建了以gI为同源序列含有EGFP报告基因的转移载体质粒pPI-2.EGFP。然后根据AnaI.Ranz等报道的猪细小病毒(PPV)NADL-2株的序列,设计一对包含其结构蛋白VP2基因的PCR引物,扩增得到VP2基因后,将其插入转移载体质粒pPI-2.EGFP中,首次构建了含PPVVP2基因及其EGFP报告基因的PRV基因缺失转移载体质粒pPI-2.EGFP.VP2,为进一步构建PRV重组PPVVP2基因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同时EGFP的引入也为进一步研究PRV在机体内的定植和感染机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5.
温度是影响机体生长的重要因子.有研究表明温度通过影响消化和代谢等,进而影响机体存活与生长.肠道是鱼类重要消化器官,定植着丰富的微生物群落,温度会对肠道微生物产生直接影响.如全紫娇等在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养殖刺参的肠道菌群结构时发现,优势菌群在不同温度下占刺参肠道菌群的比例互不相同.石萍等在研究温度骤变对日本医蛭肠道菌群的...  相似文献   
266.
盆花有着极强的消费潜力,作为主要盆花之一的仙客来发展前景广阔。介绍仙客来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繁殖方式,并从繁殖方法、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4个方面阐述仙客来的栽培养护技术,以期为仙客来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进而提高仙客来的产品质量,促进仙客来盆花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67.
新时期,涉农专业人才教育的探索需要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角度展开。农村土地加速流转,发展智慧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其快速发展对农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必须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抓住新农科与“双一流”的建设契机,构建以适应“三农”发展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只有切实满足农业建设对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农业教育才能够真正跟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成为智慧农业发展的领跑者,是实现“强农兴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68.
<正>森林在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林木的生长周期较长,分布范围较广,而且缺乏相应的科学管理,因此很容易遭受虫害和疾病的侵害。虽然我们国家十分注重林业害虫的防治,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可以说,防控的形式不容乐观。一、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一)人工林和天然林比例的不协调目前,我国的天然林被大量的采伐,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只能通过不断扩大人工造林来实现。然而,人类植树造林往往存在着生态系统单一化和退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9.
为了解天津市肉羊养殖现状,调查组随机选择部分养殖场,采用入场调查、电话咨询等方式对天津市58个养殖场进行了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肉羊养殖(除龙头企业外)规模化、品种化饲养程度不高,养殖档案或系谱不够完善,新技术推广力度不足。因此,应加大良种及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完善养殖档案和系谱记录,提升肉羊养殖规模和设施设备。  相似文献   
270.
针对毛乌素沙地土壤肥力低下、保水保肥能力差的问题,以中科羊草为指示作物,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1∶2,即EC-T1、1∶1,即EC-T2和2∶1,即EC-T3)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用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改善风沙土物理结构。与对照相比,EC-T1、EC-T2和EC-T3处理土壤含水率分别提高7.55%、2.04%和0.93%,容重分别降低4.13%、4.65%和2.46%,孔隙度分别提高6.79%、5.10%和3.95%;②施用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改善土壤化学性质。与对照相比,EC-T1、EC-T2和EC-T3的pH分别降低1.27%、2.51%和2.33%,有机质含量分别提升98.33%、148.33%和133.33%,速效钾分别提高49.58%、66.73%、41.09%,有效磷分别提升38.92%、64.32%、58.38%,水解氮分别提升148.82%、150.39%、196.20%;③施用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能显著增加中科羊草株高、生物量及叶面积。与对照相比,EC-T1、EC-T2和EC-T3株高分别提高5.36%、11.37%和11.71%,生物量提高9.03%、42.88%和73.86%,叶面积提高54.09%、57.55%和96.86%。④施用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的处理得分均高于CK,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配比2∶1的处理综合改良效果最佳,得分为2.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