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128篇
农学   108篇
基础科学   56篇
  118篇
综合类   725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274篇
园艺   149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以9个高油玉米自交系和9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按NC Ⅱ遗传设计组配的81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了春夏播环境务件下7个穗粒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两类亲本大多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其间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ZPL 10单株产量的GCA在2种环境下均为极显著正值,ZPL 10×GY 237 A单株产量超对照27.94%,有待进一步试验鉴定其在育种和生产上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不同苜蓿品种刈割时期与产草量·粗蛋白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苜蓿刈割时期与产草量、蛋白质含量的关系。[方法]以6个不同的苜蓿品种为材料,于2002年刈割2次2、003年刈割4次2、004年刈割2次,每次刈割后测定苜蓿的产量、粗蛋白含量。[结果]1年刈割4次,6个苜蓿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均以第2茬最高,其次是第3茬,第1茬最低,其中苜蓿王和爱菲尼特平均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22.95%和22.53%;干草产量均以第1茬最高,其次为第3茬和第4茬,第2茬最低。1年刈割1次,6个苜蓿品种播种当年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第2年。6个苜蓿品种2003年、2004年干草总产量均高于2002年。[结论]1年刈割4次,苜蓿的粗蛋白含量以第2茬最高,干草产量以第1茬最高。  相似文献   
993.
HPLC法测定蓝莓中鞣花酸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蓝莓提取物中鞣花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色谱条件:ODS HYPERSILC18柱(100 mm×4.6mm,5μm),柱温40℃,用0.05 mol/L CH3OH-EtOAc-KH2PO4/H3PO4(体积比44∶2∶54)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表明,鞣花酸含量在0.318~318.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42%,RSD为1.03%。  相似文献   
994.
白城地区秋白菜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蚜虫、菜青虫、小叶蛾等。这些病虫害如不及时防治,将直接影响秋白菜的产量和品质,下面介绍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95.
蚜虫诱导的小麦基因cDNA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蚜虫是小麦的重要害虫之一,而且能传播多种病毒病(包括大麦黄矮病毒),最终导致小麦严重减产.防治虫害对小麦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依靠化学杀虫剂防治虫害,不但费用较高而且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同时还会造成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传统小麦抗虫育种周期长、见效慢.转基因技术为培育抗虫小麦提供了一条快捷、高效的方法.然而在长期选择压下,害虫对转基因作物产生抗性已成为制约抗虫作物推广应用的现实因素[1].如何防止或延缓害虫产生抗性,已经成为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的另一重要研究内容.在目前的抗虫转基因植物中,使用最多的是组成型表达的启动子,它使抗虫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全周期以及各种组织中都表达.这种长期的选择压,无疑会大大提高害虫对转基因植物产生抗性的几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已经开始重视使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2]和诱导型启动子[3],使抗虫基因只在特定部位、特定时间或者只在植物受到害虫侵害时进行表达.这样就减少了害虫处于选择压下的时间,从而可以延迟或阻止害虫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996.
甲壳质、壳聚糖是从虾、蟹壳中提取制备的生物高分子物质 ,由于其无毒、可生物降解、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膜性等优良特性 ,近年来已在化工、环保、医药、食品、化妆品、农业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甲壳质特殊的化学结构 ,几乎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酸、碱及水中 ,壳聚糖亦只溶于稀酸中 ,这就大大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以及理论研究。因此 ,制备水溶性的甲壳质、壳聚糖是研究和开发利用甲壳质、壳聚糖的重要课题[1 ] 。目前 ,水溶性甲壳质或壳聚糖的制备主要有三种方法[2 ] :①在温和均相条件下 ,控制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在 50 %左右制备…  相似文献   
997.
分析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能够给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依据。基于1995年、2005年、2015年和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InVEST模型、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模型(PLUS)等方法,研究罗霄山区1995—2020年生境质量时空变化规律及预测2035年自然发展—耕地保护—生态保护情景的生境质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罗霄山区以林地为主导地类,1995—2020年间,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占比均减少,而建设用地面积增幅高达0.69%,且91%以上由耕地和林地转入。2)罗霄山区整体上生境质量较好,高级和较高级生境质量的面积占比达57%;1995—2020年,生境质量呈退化趋势,退化区域主要位于茶陵县、南康区和宜章县。3)与2020年相比,2035年自然发展、耕地保护情景下高等级生境质量面积占比均呈小幅度减小趋势;相反,生态保护情景下的高等级生境质量面积占比提升7.14%,生态保护情景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选择。控制具有高级生境质量的林地和耕地向低级生境质量的建设用地转化,对改善区域生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贵阳市2018~2020年奶牛结核病感染情况,以指导全市奶牛结核病防控工作,作者采用牛分枝结核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来自全市7个奶牛场的28781头奶牛开展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奶牛结核病个体阳性率为0.066%(19/28781),奶牛场的群体阳性率为19.05%(4/21);2018年的阳...  相似文献   
999.
以自选的菊苣株系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9月9日播种,播种后76~181 d每隔1周左右采收1次,测定根的糖分、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软化后芽球的形态指标,探讨不同采收期对根系营养成分及芽球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和叶含水量均随气温下降而降低并在大寒节气前后达到最低点;在播种后76~153 d,根的总糖含量持续增加,而还原糖含量则为当最低气温低于0℃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增加,153 d以后根的总糖含量逐渐下降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也发生了改变;根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104~146 d明显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在90~160 d上升,以后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播种后76~153 d采收的植株,其芽球直径和重量分别与根的干重、总糖、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相关,芽球转化率仅与单位重量根中的还原糖含量呈显著相关,软化天数分别与根干重、总糖、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表明,所选菊苣株系在越冬期间未发生冻害,适当延期采收可使包括糖分和氨基酸在内的干物质充分积累,在南京地区1月初至2月上旬采收植株有利于保证芽球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00.
EMS处理对草莓离体叶片再生植株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给草莓抗逆诱变育种提供技术和方法,以草莓继代苗为试材,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其叶片进行处理后,叶片的存活率和再生率比对照均有所下降,再生植株以0.8%NaCl为选择压力进行初步筛选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丙二醛(MDA)含量减少,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对盐渍环境表现出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