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对作物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产量统计方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品种区域试验是作物品种评价、布局和推广的依据。在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中,由于试点间地力或管理水平不同,各试点的产量水平差别很大,往往存在一点或少数试点产量水平明显高于或低于其他试点,这些试点的产量数据在汇总时占的份额过高,导致这些试点结果对整体试验结果影响过大,甚至基本可以决定整体试验结果的情况。因而,如何使试验结果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参试品种的实际产量水平,一直是制约区域试验工作和品种审定工作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作者在多年从事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的实践中,总结出用各承试点的理论产量代替实际产量进行汇总,即将各承试点对照的产量进行平均,然后,以这一数据为基础,依据参试品种在各承试点较对照增减产的比例,计算它们在相应试点的理论产量,将各承试点的产量调整到同一水平,剔除地力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经验证,该方法统计的参试品种较对照增减产比例与各试点增减产比例的平均数基本一致,基本反映了参试品种的实际产量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区试资料的汇总工作具有较大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在玉米生育期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平均数量表现为MNP(有机肥+N+P)>M(有机肥)>NP(N+P)>CK(对照),与CK相比,MNP、M和NP处理细菌数量分别提高了302.82%、183.96%和136.23%,而放线菌数量则分别提高了93.97%%、62.64%和54.28%。土壤真菌平均数量表现为MNP>NP>CK>M,其中MNP和NP分别比CK提高了33.74%和29.08,而M则比CK降低了8.39%。土壤好气性固氮细菌平均数量表现为MNP>NP>M>CK,MNP、M和NP分别比CK提高了55.46%、24.63%和40.87%。(2)在玉米收获期土壤有机质和各营养指标含量均比播种期降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播种期和收获期均表现为M>MNP>CK>NP,而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在播种期表现为MNP>NP>M>CK,在收获期表现则不尽一致。(3)土壤细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均与土壤全氮、全磷和碱解氮含量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及各养分含量之间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提升南宁市武鸣区沃柑的品质与效益,探究有机肥料结合化肥施用对调节沃柑树体营养变化和改善沃柑春梢生长期农艺性状的作用,在南宁市武鸣区沃柑幼树园中进行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8%生物发酵饼肥4 500 kg/hm2+45%硫基复合肥(15-15-15)750 kg/hm2后,沃柑叶片转绿快、叶色浓绿。施用8%生物发酵饼肥4 500 kg/hm2+45%硫基复合肥(15-15-15)750 kg/hm2对沃柑树势、春梢的前期伸长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能增加挂果数量。生物发酵饼肥能明显提高沃柑幼树树势,调节沃柑树体营养变化。  相似文献   
14.
芡实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芡实(Euryale ferox Salisb.)俗名“鸡头”,属睡莲科,芡属,为一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芡实种仁(干芡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可鲜食。芡实能健脾益胃,又能补充人体营养。此外,芡实可做优等副食品,其味香糯,也可加工成粉,制饴糖,还大量用于医药助剂。芡实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为芡实的推广种植提供了广阔前景。南四湖最大水域面积达1266km2,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可为芡实的大规模种植提供充足的水域条件。1场地选择芡实种植田块应避风向阳,选择水深适宜,土壤肥沃、微酸性或中性,便于管理的水域。根据种植的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水位。以收芡米为主的场地水深宜为30~50cm,以收鲜茎秆为主的场地水深宜为80~100cm。2品种南四湖野生种,属于北芡,全身都有刺,芡米较小,粳性,品质中等。3播种育苗3.1浸种催芽4月上旬将上一年保存的种子捞起,清洗干净后进行粒选。选色深、无损伤的种子进行催芽。催芽时每盆放置种子的厚度不宜超过30cm,加水淹没种子。盆口加盖塑料薄膜增温,晚上将催芽盆搬到室内保温,保证温度白天在20℃以上,晚上不低于15℃。到第4d至第5d换一次清水,5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梨果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当前生产中,梨果生产技术操作繁琐,果园劳作多为手工操作。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劳动力紧张,现有的栽培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合当前生产形势的需要。怎样从几乎完全的手工劳作中解脱出来,走现代化果业道路,是果业管理者不断探索的问题。梨树简约化栽培技术省工、省力,便于机械操作,适合规模化果园管理,辛集市在这项技术的探索与推广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木工机械进入中国的回顾(续四)刘苗,李黎,徐明追溯中国大陆进口意大利木工机械的历史,自1986年以来,砂光机的进口数量逐年减少,以致到目前为止,除人造板生产线配套的大型砂光机以外,只有少数的企业还在引进通用型的砂光机,用于家具和小规模的人造板覆...  相似文献   
17.
刘苗  李建磊  赵媛媛 《农技服务》2009,26(12):39-39,114
介绍了超临界萃取的原理、常用溶剂、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超临界萃取技术在土壤农药残留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重金属分级提取和生物可给性体外模拟试验,研究了腐植酸钾对污染土壤中铅化学形态组成、生物可给性及基于生物可给性的健康风险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腐植酸钾均可显著提高铅污染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含量,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大而升高;添加腐植酸钾可显著降低土壤中弱酸提取态铅和可还原态铅含量,增加可氧化态铅和残渣态铅含量,其影响随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强;土壤中铅的生物可给性随腐植酸钾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基于生物可给性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显示,经口摄入铅污染土壤造成的危害水平随着腐植酸钾添加量的增大而显著降低,且儿童危害商(非致癌风险)高于成人,约为成人的1.8倍;土壤中铅的安全含量限值随腐植酸钾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非敏感用地高于敏感用地。研究表明,腐植酸钾可有效降低铅污染土壤中铅的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可用于铅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鄱阳湖流域施用氯硝柳胺灭螺可能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对氯硝柳胺在鄱阳湖植物-土壤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特性进行了盆栽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氯硝柳胺在苔草、藜蒿根际土壤和空白土壤中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分别为14.6、18.3、21.7 d;在植物-土壤系统中,植物根系会促进氯硝柳胺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转化的主要中间产物有2,5-二羟基苯甲酸,2-氯-4-硝基苯胺,2-氯-4-硝基苯酚,5-氯水杨酸等;苔草和藜蒿根际土壤中氯硝柳胺残留量与微生物数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中,细菌在苔草根际土壤降解氯硝柳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藜蒿根际土壤中起主导作用的微生物为放线菌;不同的时间,氯硝柳胺在苔草和黎蒿中的残留量及中间产物浓度不同;黎蒿地上、地下部分的最大残留浓度分别为2.47、0.99 mg·kg~(-1),均出现在盆栽的第10 d;苔草地上、地下部分的最大残留浓度分别为1.7、1.0 mg·kg~(-1),均出现在盆栽的第6 d。氯硝柳胺及其降解的中间产物在植物中残留时间较长,施药期间食用可食植物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羊肚菌是武陵山区野生的珍稀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武陵山区极具开发潜质的珍贵菌类。基于武陵山区的地理、气候等特点,本研究以黔江区为实例,系统地研究了武陵山区羊肚菌的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探索了羊肚菌在生产过程中重要环节的管理措施,为实现羊肚菌工厂化栽培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