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77篇
畜牧兽医   8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小香鸡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小香鸡的生长及屠宰性能,选用111只小香鸡进行了生长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小香鸡在0日龄时,公鸡与母鸡之间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1周龄后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20周龄时公鸡体重为1 592.23 g、母鸡为1 243.39 g,比在农村放养条件下180日龄时的体重公鸡893.4 g、母鸡849.6 g分别提高了699.19 g、393.79 g.26周龄时公鸡平均活重为1.77 kg,比母鸡重0.52 kg,增加41.6%.母鸡的屠宰率、腹脂率分别比公鸡高2.24、3.98百分点,公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分别比母鸡高6.94、4.25、8.3百分点.经t检验,公母鸡间腹脂重和胸肌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52.
(上接2012年第7期125页)6杂种猪的生长发育测定1997我们对剑白香猪作正、反交试验,其F1代作生长发育测定结果,用其判断剑白香猪基因型。结果见表1。由表1说明:杂种猪2~6月龄体重、体尺均大于纯种剑白香猪,而小于大约克猪,虽表现了杂种优势,但杂种猪的体尺、体重小于大约克同龄猪的体尺体重,说明杂种猪受矮小型基因影响而控制其体型增大,进一步说明剑白香猪是小型猪。正交F1代的平均体重、体尺均大于反交,因大约克母猪的体型大,哺乳期储备的营养多,可能与母体效应有关;反交杂种猪的体尺、体重偏向剑白香猪。反交后,不同月龄杂种猪体尺变化趋向于剑白香猪纯繁后代的体尺参数,这些参数与从江香猪相近,更说明剑白香猪是小型猪。  相似文献   
53.
利用3个主效基因分析香猪群体遗传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香猪的雌激素受体基因(ESR)、促卵泡素β亚基基因(FSHβ)、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在香猪猪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ESR基因的3个基因型从、AB、BB在香猪猪群中的频率分别为0.0000、0.9310、0.0690;FSHβ基因的3个基因型AA、AB、BB的频率分别为0.6897、0.1034、0.2069;PRLR基因的3个基因型AA、AB、BB的频率分别为0.2800、0.4000、0.3200;香猪猪群中ESR、FSHβ和PRLR基因的基因型分布偏离哈代—温伯平衡状态(P〈0.05)。对不同基因的遗传结构分析表明,ESR、FSHβ和PRLR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4357、0.3466、0.4369;群体杂合度分别为0.4976、0.3834、0.4992,属中等多态位点。  相似文献   
54.
为了开发贵州白香猪的利用价值,试验采用微卫星标记对白香猪选育群体和原始种群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个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差距较大,平均杂合度、PIC和平均近交系数均有明显变化,说明贵州白香猪选育群体已成为一个稳定的遗传群体,符合封闭群动物的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55.
贵州4个山羊群体mtDNACytb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从核酸水平上分析贵州4个山羊群体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mtDNACytb)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对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贵州麻羊及贵州小香羊4个山羊群体,共计55个个体mtDNACytb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55条山羊的Cytb基因序列均为1140bp的同源基因序列;总共发现11个变异位点,观察到10种单倍型;4个山羊群体中单倍型多样性为0.442~0.889,核苷酸多样度为0.00145~0.0025。贵州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贵州山羊可分为两大类群,即贵州黑山羊和贵州麻羊2个群体为一类;贵州白山羊和贵州小香羊2个群体为另一类。  相似文献   
56.
为了解兔肉质性状特征,给兔的品种选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取新西兰兔和加利福尼亚兔分别构建各自的DNA池,对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protein 1,UCP1)基因的第2外显子及第1内含子部分序列进行扩增,扩增产物进行双向测序,利用BLAST和DNAStar分析并确定其SNP。结果分析,在新西兰兔中发现6个SNPs:T135C、C232T、T332C、C360T、T550C和A560G,其中T135C和C232T为同义突变,T332C、C360T、T550C、A560G 4个突变位点位于内含子区。利用RNA在线预测软件预测UCP1基因RNA二级结构最小自由能由-917.51 kJ/mol变为-866.10 kJ/mol,说明SNPs对UCP1基因的RNA二级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7.
黔北麻羊LHβ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LHβ基因在黔北麻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以探讨促黄体素β亚基基因多态性与黔北麻羊产羔数的关系,以及该基因对黔北麻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LHβ基因检测到2个突变位点,在外显子2第414位点发生了由C→T碱基突变,导致苏氨酸突变为甲硫氨酸;检测到AA、Aa 2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933 4,a等位基因频率为0.066 7,2种基因型之间产羔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内含子2第718位点发生了由G→A碱基突变,检测到BB、Bb 2种基因型。B等位基因频率为0.950 0,b等位基因频率为0.0500,2种基因型之间产羔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8.
为了解贵州省石阡县鸳鸯湖鸳鸯资源现状及其活动生境,为其保护、扩繁研究提供参考,于2005年12月和2010年3—5月对石阡县野生鸳鸯常年栖息地——鸳鸯湖景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石阡县鸳鸯湖景区具有鸳鸯宜居的生态环境,目前尚有500余对鸳鸯栖居于鸳鸯湖。同时对鸳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9.
贵州黑山羊FSHR基因第1外显子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黑山羊为对象,研究促卵泡素受体(FSHR)基因的遗传多态性。测定表明FSHR基因第1外显子,没有任何突变,显示在15只母羊中的FSHR基因第1外显子661bp核苷酸系列中不存在多态性,本研究为探索该受体基因在繁殖中的作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0.
试验将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基因作为候选基因,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GDF9和BMP15基因在黔北麻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在GDF9基因外显子2的562 bp处发生了突变(A→C),导致谷氨酰胺突变为脯氨酸,检测到AA、Aa 2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273、0.2727;A、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637、0.1363。BMP15基因外显子2的480 bp处发生了突变(C→G),导致谷氨酰胺突变为谷氨酸,检测到BB、Bb 2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000、0.3000;B、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500、0.1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