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6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
放牧强度对南方人工草地和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牧强度对草地生存环境和家畜生产性能关系密切[1]。我国对放牧强度的研究集中于北方[2],南方草地建设比较晚,尤其是南方人工草地相关研究比较少。本试验旨在探讨南方人工草地不同放牧强度与草地植物产量和放牧家畜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为确定合理的载牧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改造鼠荒地,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鼠荒地是害鼠破坏草原植被以后形成的次生裸地。在鼠荒地上 ,原生植被破坏率达80 %~ 90 % ,并滋生一、二年生杂草 ,植被稀疏 ,群落结构简化 ,植被盖度不及 10 % ,地上植物量为37.5~ 152 .5kg/hm2 。土壤侵蚀严重 ,地表形态支离破碎 ,并出现沙化特证 ,对周边草场构成沙尘暴和扬沙威胁。进一步对鼠荒地的发生与发展、鼠荒地的生态环境特征等问题作了深入论述 ,并针对鼠荒地提出了几项有效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安全有效的除草剂 ,分播后萌前和成坪时期 ,在室内和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几种除草剂对马唐和稗草的防效 .结果表明 ,播后萌前施药 ,果尔 0 .75kg/hm2 、恶草灵 3 .0 0kg/hm2 和丁草胺在 1.0 0kg/hm2 用量下可以抑制马唐和稗草的萌发或杀死其幼苗 .在已成坪的草坪上 ,恶唑禾草灵的用量为 0 .0 7,0 .15 ,0 .3 0kg/hm2 ,拿扑净 0 .3 0kg/hm2 ,敌稗 1.5 0kg/hm2 ,可以有效防除苗期的马唐、稗草 .  相似文献   
14.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阿克塞县农牧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生产、生态与生活三个子系统的25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工业总产值、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城乡人均住宅面积是各自第一主分量,占权重最大的因子,其内在联系反映了在新形势下,由于人口增长,强化了资源开发利用,而忽视了自然资源保护等问题。作者建议通过有效调控反映生产发展、改善生活及保障生态平衡的各项指标来控制整个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评价甘肃境内鼢鼠凸颅亚属母性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研究该亚属的分子系统发育。测定了分布于甘肃11个不同地方31只属于鼢鼠中凸颅亚属的不同鼢鼠,其中包括:9只高原鼢鼠、9只甘肃鼢鼠、9只斯氏鼢鼠、4只秦岭鼢鼠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140bp。从GenBank获得包括平颅亚属在内的21个细胞色素b全序列总共52条全序列,用MEGA 软件分别绘制出本研究的31条全序列和总共52条全序列的2个系统发育树。运用测定序列,结合相关软件分析31条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的变化特征;分析和探讨本试验的犈狅狊狆犪犾犪狓亚属4个种的分类及系统发育。本研究为鼢鼠的系统发育提供了分子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3种鼢鼠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 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3种鼢鼠Mospalax spp.18个个体的线粒体控制区(Control region)核苷酸全序列,并进行了结构分析。通过与仓鼠亚科其他啮齿动物的控制区序列进行比较,将鼢鼠的控制区分为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3个区域。同时识别了鼢鼠中一系列保守序列,并给出了它们的一般形式。选用普通田鼠Microtus rossiaemeridionali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小家鼠Mus musculus、鼹鼠Nannospalax ehrenbergi为外类群,采用NJ和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鼢鼠中控制区基因适于系统发育分析,根据分子系统学、形态学的结果初步认为高原鼢鼠M.baileyi和甘肃鼢鼠M.cansus达到了种级地位。  相似文献   
17.
杀虫双防治草坪二化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荣堂  刘昕 《草业科学》2003,20(9):58-59
用杀虫双对草坪中的优势害虫二化螟做防治试验,测得ED50为0.0507g/m^2,ED95为0.111g/m^2,根据用药浓度与防治效果的对应关系,绘制出了防效与适宜用药量模拟图,旨在探索草坪二化螟防治的理论和技术,提高草坪管理的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高羊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研究对内生真菌 (AcremoniumcoenophialumMorgan Jones&Gams)侵染 (E+)和未侵染 (E- )的交战Ⅱ (CrossfireⅡ )高羊茅 ,在温室持续干旱胁迫下膜系统保护酶活性变化连续测定 ,发现 :在干旱胁迫过程中E+植株的茎、叶中过氧化氢酶 (CAT)的活性均显著高于E- 植株CAT的活性 (P <0 .0 5) ,在茎中的变化差异极显著 (P <0 .0 1)。但E+植株与E- 植株中的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表现与CAT活性相反 ,也就是在干旱胁迫过程中E+植株POD酶活性显著低于E- 植株POD活性 (P <0 .0 5)。干旱胁迫下 ,E+植株在抗旱形态特征表现均优于E+植株 ,其根量、卷叶率均高于不带菌植株 ;干旱后的恢复率带菌植株达到 70 %以上 ,而不带菌植株不到 2 %。  相似文献   
19.
为给种间鉴别提供科学依据,应用抱器及第9背、腹板的细微结构,研究了15种古塞细蠓复合组雄性成虫抱器及第9背腹板的特征,研究发现古塞细蠓复合组雄性成虫不同种抱器端节形态、大小,端部端突形态、有无鬃毛因种而有异;第9背板有无中突、突的形态、大小,背板中部有无小鬃、数量、着生部位及第9腹板凹陷宽窄、深浅和膜上微毛有无等均因种而异.因此,古塞细蠓复合组雄性成虫抱器及第9背、腹板细微结构的变化规律也具有种间鉴别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长爪沙鼠种群数量预测的模糊聚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荣堂 《草业学报》1997,6(1):44-52
采用1988-1995年全野外调查所获的长爪沙鼠,逐月种群密度(绝对数量)、繁殖指数和壮龄模糊聚类,预测种群数量。提前2个月预测结果,准确率达到62.51-98.19%,平均为80.56%,其中对3、6、7、11月份数量预测准确度最高,均大于92.35%;提前6个月预测结果,准确率达到47.22-93.72%,平均为81.64%,其中对5、7、9月份预测效果最好,准确率均大于92.79%;提前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