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52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40篇
  34篇
综合类   409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176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建立实现牡蛎疱疹病毒(OsHV-1)在贝类宿主组织中的精确定位方法,基于原位杂交PCR (ISPCR)技术建立了OsHV-1的间接原位杂交PCR (indirect ISPCR)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OsHV-1在魁蚶主要器官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和分析。首先选择适合原位杂交PCR的引物,在载玻片上实现对原位固定靶组织内病毒DNA的稳定、特异扩增,然后与使用相同引物制作的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最后通过免疫酶标技术显示样本内OsHV-1的组织分布。为了达到最佳检测效果,对间接ISPCR的扩增循环数以及组织消化的蛋白酶K浓度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最适PCR扩增循环数为20,蛋白酶K浓度为20μg/mL。利用经优化的间接ISPCR检测方法,对OsHV-1在魁蚶外套膜、鳃、肝胰腺、斧足和闭壳肌5个样本中的组织分布情况和亲嗜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病毒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魁蚶外套膜结缔组织中浸润的血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肝胰腺和鳃浸润的血细胞、斧足和闭壳肌中坏死肌肉细胞的细胞核中。本研究建立的间接IS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和精确定位的优点,通过组织切片上显示的病毒核酸阳性信号,能判别OsHV-1在不同组织部位的分布特点和受感染的细胞类型;适用于OsHV-1感染的确诊、病毒对不同组织器官的亲嗜性、病毒侵染途径和致病机理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2.
一株引起坛紫菜绿斑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韩晓娟  茅云翔  李杰  李贵阳  李晨  刘莉  莫照兰 《水产学报》2015,39(11):1721-1729
为了明确引起坛紫菜绿斑病的病原,对2012年发生在福建省莆田养殖海区坛紫菜叶状体绿斑病开展了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利用2216E海水培养基平板,从患病藻体分离得到一株优势细菌X5;在实验室条件下将X5进行回接感染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坛紫菜叶状体发生组织病理变化,出现绿斑病症状:感染初期出现黄绿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出现空洞,最后导致紫菜叶片流失;用浓度为104~108 cfu/mL的X5感染坛紫菜时,在7 d内引起紫菜出现10%~100%病斑面积,这些结果表明X5为坛紫菜绿斑病的病原。利用生理生化和多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X5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大小为0.6 μm×0.4 μm~1.0 μm×0.4 μm,无鞭毛,在温度4~42℃、盐度50~150、pH6~10范围内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16℃,最适生长盐度为50,最适pH为7,对甲硝唑、林可霉素和青霉素耐药,对25种抗生素敏感,Biolog和API ID-32E细菌鉴定系统的结果显示X5为弧菌属细菌(Vibriosp.);基于多基因序列(16S rRNA,rpoA,recA,pyrH)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X5与V.casei、V.litoralis、V.rumoiensis聚为一支,进化距离为0.095~0.108,这些结果说明X5为弧菌属的一个新种或是V.casei、V.litoralis、V.rumoiensis之一的一个新亚种。本研究报道了弧菌X5能够引起坛紫菜绿斑病,为紫菜流行病学及疾病防治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3.
电渗析与酸淋洗模拟紫色土酸化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电渗析与酸淋洗试验模拟紫色土酸化的效果,在重庆地区采集了不同pH(5.00和7.06)的2个紫色土,分别进行不同天数(1,2,5,7,10天)的电渗析和酸淋洗试验处理,并分析了试验处理前后土壤的酸度特征和交换性盐基成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10天的淋溶处理过程中,2种紫色土的pH均无显著变化,说明紫色土具有一定的酸缓冲能力,短期的酸雨淋溶不能实现紫色土的严重酸化。而采用电渗析处理10天后,中性紫色土和酸性紫色土的pH分别降低3.4和1.1个单位。在整个电渗析处理过程中,土壤的交换性酸含量显著升高,盐基离子大量淋失。电渗析可以实现对紫色土的快速酸化处理。2种紫色土中,电渗析处理后中性紫色土的酸化程度大于酸性紫色土。这是由于中性紫色土的表面负电荷量更高,导致更多致酸离子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最终造成中性紫色土的酸化程度更加严重。因此,电渗析处理比酸雨淋溶处理对紫色土酸化效果更好,且可用于紫色土的酸化机理研究。进一步结合2种方法的技术可操作性,认为电渗析法是研究紫色土酸化问题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4.
艾薇  番玮  刘莉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5):103-104,108
通过腹腔注射重组瘦蛋白研究其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重组瘦蛋白,在注射后的1-2周内使猪采食量减少5%-7%(p<0.05),2周后采食量逐渐恢复正常;使猪的日增重和料重比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重组瘦蛋白对猪的生长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5.
分析了岸堤水库集水流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林业生态保护体系规划设计的思路,包括重点工程和重点示范区的规划设计等内容,以期提高森林生态、经济效能,以解决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6.
犬常见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起犬皮肤瘙痒、脱毛、结痂和皮肤异常变化的疾病统称为皮肤病.引起犬皮肤病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有传染性的也有非传染性的.如何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复发率,是宠物医护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对犬皮肤病流行情况的调查、临床诊断和防治研究观察,获得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芳香物质是衡量甜瓜果实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由不同挥发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酮类、萜类、酯类以及含硫化合物等。主要综述不同品种甜瓜芳香物种类及其芳香物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8.
阐述了线青椒早上市的重要性,分析了适宜早春栽培的线辣椒品种,详细介绍了栽培技术和要注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9.
本文针对多层砖砌体建筑工程中,悬挑式沉降缝结构设计若干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