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2篇
  33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为了检验NaCl能否模拟盐土对梭梭种子进行盐分胁迫,以及研究不同种源梭梭种子对不同盐分胁迫的适应能力,用NaCl和盐土两种盐溶液的5个浓度水平,对5个不同种源的梭梭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NaCl和盐土盐溶液对各种源梭梭种子的发芽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影响程度逐渐加剧,其中对发芽率的影响程度明显低于对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速度的影响;NaCl和盐土胁迫下,不同浓度间各种源梭梭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速度均达到极显著相关;NaCl胁迫当浓度为3%时,各种源梭梭种子的发芽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疆植物园梭梭、内蒙古磴口县乌兰布和沙区、甘肃民勤沙生植物园、新疆植物园白梭梭;盐土胁迫当浓度为4.45%时,仅有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梭梭有5%的发芽率,而其它各种源的梭梭种子几乎全部丧失了发芽能力,浓度2.97%时,甘肃民勤沙生植物园梭梭种子发芽能力最强,新疆白梭梭最弱;NaCl对各种源梭梭种子发芽能力的胁迫程度低于盐土。  相似文献   
172.
NFT系统和松树皮基质栽培对草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室采用 NFT系统和松树皮基质栽培法培植草莓 (seascape和 pajaro)。分别测定其叶片数、鲜重和干重 ,结果数、鲜重和干重 ,分蘖数、鲜重和干重 ,根长和干重及其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比值。在 NFT系统和松树皮基质中 ,seascape草莓营养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差异明显 ;被清除果实后 ,其叶面积的生长和新的坐果率成负相关 ,叶面积的同期增长速率较大 ;seascape和 pajaro草莓生殖器官的干物质积累无差异 ;pajaro草莓的地上和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无明显差异。在 NFT系统中 ,不同时间定植的 pajaro,其干物质积累差异不显著 ,但定植时间晚影响其坐果 ;seascape干物质积累量小于树皮基质中的积累量。 NFT和松树皮基质栽培方式对 seascape和 pajaro草莓根的影响较大。 NFT系统更适合温室草莓栽培  相似文献   
173.
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是石羊河下游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人工固沙林,具有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增加碳汇等生态功能。近年来,人工梭梭林的普遍退化严重威胁着民勤绿洲的生态安全。因此,及时摸清人工梭梭林的健康状况,对人工固沙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文献及咨询专家(调查问卷),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的人工梭梭林健康评价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基于野外调查数据,运用生态健康综合指数(HI),对人工梭梭林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下游人工梭梭林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健康指数值在0.50~0.67之间,均值为0.617。造成人工梭梭林处于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群落结构不合理及生境因子的影响等,建议采取间伐、平茬以及围封等抚育管护措施来提高人工梭梭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4.
通过2种非均匀结构林带对风速效应比较,探索低覆盖度的防护林结构模式,为干旱区防风固沙林建植提供参考。在风洞内布设覆盖度25%和30%的前密后疏结构的仿真防护林带,测定在6 m/s和10 m/s风速的林带水平与垂直方向风速,分析风场变化模式。结果表明,覆盖度30%林带与25%的防风效能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覆盖度林前与林后的风速降低率差异显著(P<0.05)。覆盖度25%的防护林带对6 m/s风速降低率>10 m/s的分别有88.32%和80.52%的观测点的风速降低;有2个较为明显的减速区,林带前2倍树高,第1个林带的第1行与第2行之间区域,即距第1行之后1~2H范围的风速降低最大。相同风速下,覆盖度25%的风速减速区较30%的面积大。覆盖度25%的林带降低风速率最大为83.38%,是覆盖度30%的风速降低率的1.11倍,25%覆盖度的前密后疏林带降低风速明显。适宜林带结构可提高低覆盖防护林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