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51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41篇
  76篇
综合类   319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91.
为明确大豆U-box型E3泛素连接酶介导植物抗病性的机理,以抗胞囊线虫品种灰皮支黑豆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GmPUB24基因的蛋白质编码区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接种大豆胞囊线虫,进行诱导表达分析。结果表明,GmPUB24基因CDS总长1 254 bp,编码41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6.78 ku。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显示,GmPUB24编码的蛋白质含有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β折叠,α螺旋占比最高为58.9%,为亲水蛋白质且无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蛋白质系统进化树表明,其与野生大豆亲缘性最高,亚细胞定位显示其定位于细胞质中。GmPUB24基因上游1 500 bp启动子区含有CGTCA-motif、TGACG-motif等响应抗病通路的作用元件,以及ABRE、WUN-motif、TATA-box等响应非生物胁迫的作用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qRT-RCR)结果显示,GmPUB24在接种大豆胞囊线虫1~3 d持续上调表达,接种3 d时根部表达量为未接种线虫样本的6.14倍,表明GmPUB24基因可被大豆胞囊线虫诱导表达,可能参与大豆抵御胞囊线虫的过程。研究结果为阐明大豆U-box家族基因在抗大豆胞囊线虫病中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2.
亚硫酸为一种还原剂,常作食品的消毒剂,还可用于造纸、淀粉制造等工业。因而亚硫酸常可通过种种途径,进入动物体内,与各种有机成分相互作用,在伴有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对机体呈现出一定的毒害作用。我们在1986年5至6月间,对江西红星垦殖  相似文献   
793.
浙优9号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粳型杂交稻新组合。表现产量比对照甬优1号和甬优3号增产均极显著,抗病性和米质与甬优1号相仿,生育期中等偏迟。该品种于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浙江省宁波市粳稻种植区及生态条件相似稻区作单季稻种植。浙优9号的选育对加速浙江省的晚粳品种更新,提升水稻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4.
耕牛钼中毒的血液学变化在国外早已报导,但其生化变化则仅有零星资料。有关水牛的资料尚未见。为了探讨耕牛钼中毒病的血液学,生化变化,以及今后对本病发病制机的研究提供数据,对57例现症病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检查,对长期喂服硫酸铜、控制发病的保护牛22例,亦进行了相同的检查。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95.
为规范种子公司种子贮藏、保管和发放管理,防止出现种子变质、机械混杂等,保证种子在贮藏、保管和发放过程中质量安全,为农业生产和种子客户提供合格的农作物种子,让农民用上放心种。我们制定了此工作程序,该程序适用于农作物种子贮藏、保管和发放过程控制。制定的相关文件有“五无”仓库管理制度和种子经营档案。其职责为市场营销部与储运公司负责种子发放控制;仓储部负责贮藏、保管控制;检验室负责种子的检验。1出入库手续1.1种子收购入库或调运入库,先放置于待检后或待检标识,由仓储部根据收购单或调货单,清点其数量,核实其包装无损,产品…  相似文献   
796.
"晋临红1号"枣是从山西省临县"木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19年12月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果个大,圆柱形,平均单果重20.5 g,纵径4.7 cm,横径2.7 cm,大小较整齐均匀,果面较平滑,深红色。果肉汁液较少,肉质致密,味酸甜。鲜枣可食率96.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7.1%.  相似文献   
797.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改土物料对苏打碱土中磷(P)素的吸附、解吸及P素形态的影响,为科学改良苏打碱土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东北松嫩平原苏打碱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添加改土物料(CK)和添加有机肥(M)、硫酸铝(Al)、石膏(Ca)、硫酸铝 + 有机肥(Al + M)、石膏 + 有机肥(Ca + M)六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改土物料对土壤P素的吸附解吸和P素形态的影响。  结果  有机肥处理会降低苏打碱土对P素的吸附,增加对P素的解吸,其它四个处理均会增加土壤对P素的吸附,降低对P素的解吸,其中以Al和Al + M处理差异较大。不同改土物料处理土壤无机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M、Ca和Ca + M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中Ca2-P含量(P < 0.05),以Ca + M处理增幅最大,达到21.43%;不同改土物料处理均可增加缓效态P(Ca8-P、Al-P和Fe-P)含量,增幅为1.00%-112.03%,其中Ca、Al、Ca + M和Al + M处理均可显著提高Al-P和Ca8-P含量,增幅为66.37% ~ 250.1%和18.06% ~ 74.36%。与Ca处理相比,Ca + M处理显著增加了Ca2-P含量(P < 0.05),显著降低了Al-P和O-P含量(P < 0.05)。  结论  在苏打碱土中石膏和有机肥配施可减少土壤对P素的吸附,增加土壤有效态P含量,是提高苏打碱土P素有效性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798.
不同枣吊类型枣果实矿质元素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年生壶瓶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枣吊类型枣果实生长发育期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枣吊类型枣果实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基本相同。其中,幼果期K、Ca、Mn、Fe、P、B元素的含量较高;幼果期至果实膨大期,K、Ca、Mn、Fe、P元素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果实膨大期之后,P元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Fe元素含量呈上升趋势,K、Ca、Mn、B元素的含量呈下降趋势;B元素含量在果实膨大期最高,随后呈现下降趋势。木质化枣吊果实P、K元素的含量比非木质化枣吊果实的含量高,Mn、B元素含量则是非木质化枣吊果实含量高于木质化枣吊果实,不同枣吊类型枣果实Ca、Fe元素含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99.
为了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对樱桃谷肉鸭的致病性。本试验利用1株鸭源H9N2亚型AIV分别通过静脉注射和鼻内接种途径感染2周龄健康樱桃谷肉鸭,观察感染鸭的症状、排毒规律及组织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变化规律,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检测脾脏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并测定血清HI抗体效价。结果显示,攻毒后,静脉注射组鸭出现体质量增长显著缓慢、呼吸道症状以及全身性感染,而鼻内接种组鸭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发生局部感染;两攻毒组鸭泄殖腔较气管排毒量高且排毒时间长;外周血CD8^+T细胞显著升高,并且脾脏IFNA、IFNB、IFNG和IL2表达水平上调,IL1B和IL6表达水平仅在静脉注射组上调;血清HI抗体水平低且维持时间短。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H9N2亚型AIV对樱桃谷肉鸭致病力较弱,仅静脉接种组引起鸭体质量增长缓慢及呼吸系统出血、淋巴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800.
番茄LBD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序列鉴定及其进化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从番茄全基因组中鉴定LBD基因,并进行基因进化、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以及组织表达和诱导表达分析,为番茄LBD基因的功能研究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番茄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番茄LBD家族成员;采用MEGA5软件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通过perl程序、MapDRAW及GSDS工具进行基因结构及染色体定位分析;利用已有的番茄芯片数据进行组织表达谱和基因表达响应分析。【结果】系统分析鉴定了 46 个番茄LBD 家族基因,根据基因结构及系统进化分析将其分成class I与class II两类,细分为5个亚家族(Ia、Ib、Ic、Id与II)。基因定位表明,12 条染色体中的 10 条均有LBD 基因,该基因家族的分布具有广泛性。各个发育阶段表达谱的分析结果表明,LBD 家族基因具有不同的组织表达模式,在各个发育时期均有LBD 基因的表达。基因响应分析发现,不同LBD基因响应不同的外界信号。【结论】通过全基因组分析,番茄LBD家族基因包括 46 个成员,在进化上分为两大类,5 个亚家族,分布于 10 条染色体上,组织表达模式及基因响应具有多样性。这些信息为番茄LBD基因家族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