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4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芝麻菜 Eruca sativa Mill 无菌苗下胚轴为材料,研究了光照条件、苗龄、酶液组合、酶解时间、酶液中甘露醇浓度及纯化条件对其原生质体分离制备的影响.以附加不同激素组合的改良KM8p培养基进行液体浅层培养.结果表明,无菌苗的下胚轴酶解10 h,用"过滤-离心-漂浮法"进行纯化后,可高效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在改良的KMSp培养基的进行原生质体培养,当密度为7×104mL-1时,分裂频率最高,为24.8%.4周后形成大量的细胞团和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植板率为5.6%.然后转移到培养基上使其增殖,当愈伤组织长至3~5 mm时,将其转到分化培养基上诱导芽的分化,芽分化率为33.6%.当芽长2~3cm 时,将其切下插入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可获得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52.
云南省蝴蝶兰上凤仙花坏死斑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 年对云南省主要花卉基地进行调查,获得症状表现为环斑、坏死,疑似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的蝴蝶兰样品。应用生物测定,结合现代电镜技术、免疫试纸条检测技术初步确定为番茄斑萎病毒属的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mpaliens necrotic spot virus,INSV),通过设计的4 对引物进行RT-PCR扩增和测序,获得核壳体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基因核酸长度为886 nts,RNA M 编码的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e protein,NSm)基因核酸长度为681 nts,依赖于RNA 的RNA 聚合酶(RdRp)基因核酸长度为1 048 nts,测序结果在NCBI BLAST 网络数据库中比对,同时应用生物信息软件DNAman 比对,其与INSV的同源性都达90%以上,都证明分离到的病原物为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NSV)。  相似文献   
53.
54.
计算了2013~2017年湖北省的产业绿色转型综合指标,从中发现湖北省在绿色生产制造和绿色减排控制方面做得很好,但是绿色支持力度还不够。从区域上看,没有发挥好长江经济带的优势,没能实现"一盘棋";虽然湖北省的传统产业亟待绿色转型,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定性和定量分析了湖北省的地域特点和经济发展形式,对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5.
云南烟草野火病病原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云南省各大烟区烟草叶片上引起褪绿晕圈的病原细菌从形态学、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抗菌素反应、抗血清反应、遗传性状等方面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烟草野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abaci Wolf &; Foser (1917) Young, Dye &; Wilkie (1978)]。  相似文献   
56.
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青枯病又称烟瘟,是一种由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最显著的症状是枯萎,一旦发病即可造成全株死亡,对烟草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是烟草上一大毁灭性病害,特别在苗期,此病致幼苗成片枯死,造成大量……  相似文献   
57.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蔬菜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供应保障,更要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山西积极推进“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全省已创建部级蔬菜标准园40个、省级蔬某标准园60个,创建面积共8.37万亩,标准园年生产无公害优质蔬菜43.5万t,产值26.1亿元。  相似文献   
58.
香草植物是一类具有芳香、观赏、食用、药用等多种用途的植物。综述了国内外香草植物发展的历史,香草的分布和类型,归纳了香草在食品、医药、环境和旅游行业以及其它行业的价值,并总结了香草繁殖技术,同时指出我国香草植物在各方面研究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9.
本研究以迷迭香叶片为外植体,探索愈伤组织形成及再分化条件。结果表明:蔗糖含量较高的培养基可促进愈伤组织形成,其中以MS+蔗糖50g/L+6-BA0.5mg/L+NAA0.5mg/L效果最好,诱导率可达88%;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不定芽时,以MS+6-BA1.5mg/L+KT0.5mg/L+NAA0.5mg/L效果较好,再分化率达50%;MS+6-BA0.8mg/L+NAA0.5mg/L诱导不定芽增殖,增殖率可达到300%多;不定芽生根时,MS+NAA0.1mg/L效果较好,生根率可达65%。同时,研究发现,尽管外植体被消毒至无菌,但75%乙醇复合其它灭菌剂共同灭菌时,会导致外植体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亚洲栽培稻CMS基因起源及水稻线粒体atp6特异性引物作为稻属DNA条形码标记的应用。【方法】用水稻atp6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检测产于中国的4种水稻,共720个个体,并对111个个体测序。【结果】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中均检测到atp6保守序列。药用野生稻中没检测到扩增产物。疣粒野生稻中检测到的5个单倍型间共计17个变异位点。澜沧、普洱、勐海居群共同拥有H1,单倍型H2、H3、H4和H5分别为新平、墨江、保亭和崖城居群特有。云南组和海南组,组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组间为0.02;组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92.08%;变异位点数(S)、单倍型数(h)、核苷酸多样性(Pi)均显示:云南组(4、3、0.002 01)遗传多样性大于海南组(1、2、0.001 31);云南组单倍型多样性Hd为0.6,海南组为1。5个单倍型与水稻atp6保守序列的相似度最高为45.19%。最大似然法ML进化树显示:澜沧、普洱及勐海一带可能是疣粒野生稻的起源地,海南疣粒野生稻可能源自大陆。【结论】水稻atp6特异性引物可作为疣粒野生稻种内条形码标记,该标记也可区分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从线粒体DNA角度证实亚洲栽培稻CMS基因源自普通野生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