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4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61.
昆明蜘蛛兰和喜林芋上发现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可引起烟草、蔬菜和花卉等多种作物发生严重病害,导致世界范围内重大农业经济损失~([1]).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园林花卉发生一种新的病毒病,症状表现为系统坏死、褪绿、黄斑和叶片畸形,与Tospovirus属病毒引起的症状非常类似.本研究针对该病害进行了调查和鉴定.  相似文献   
62.
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类世界性分布、寄主范围很广的植物病毒,可引起许多重要的园艺植物和农作物的严重病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高效的病毒鉴定或检测技术是防治病毒病害的关键基础之一.因此,本文就近年来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鉴定与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介绍生物学技术、电镜技术、血清学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检测方法上的特点、发展应用方向等.  相似文献   
63.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蔬菜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供应保障,更要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山西积极推进“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全省已创建部级蔬菜标准园40个、省级蔬某标准园60个,创建面积共8.37万亩,标准园年生产无公害优质蔬菜43.5万t,产值26.1亿元。  相似文献   
64.
云南烟草野火病病原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云南省各大烟区烟草叶片上引起褪绿晕圈的病原细菌从形态学、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抗菌素反应、抗血清反应、遗传性状等方面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烟草野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tabaci Wolf &; Foser (1917) Young, Dye &; Wilkie (1978)]。  相似文献   
65.
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青枯病又称烟瘟,是一种由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是一种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最显著的症状是枯萎,一旦发病即可造成全株死亡,对烟草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是烟草上一大毁灭性病害,特别在苗期,此病致幼苗成片枯死,造成大量……  相似文献   
66.
烟草番茄斑萎病是一类在局部地区产生严重危害的烟草病害,由布尼亚病毒科番茄斑萎病毒属典型成员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系统侵染引起。目前该病在中国许多省均有发生的报道,在云南烟区广泛分布,在局部地区可造成60%以上的严重损失,烟草番茄斑萎病被认为是世界上对烟草最具潜在危险病害之一,较为系统全面的综述了烟草番茄斑萎病的发生与分布,病害症状学,病原物,致病机制,病毒基因组结构和功能以及病害的流行及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7.
对采自云南各大烟区的烟草野火病菌株进行了分离、鉴定,用通过筛选致病力强的烟草野火病菌株为抗原,制备了烟草野火病菌特异性的抗血清,建立了一套快速检测烟草野火病菌的方法,制备了SPA-ELISA反应试剂盒,应用玻片凝集或协同凝集反应与SPA-ELISA反应试剂盒相结合的方法,使检测真正做到了简便、快速、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68.
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本研究探讨了景观设计中考虑生态适应性植物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的意义和影响。生态适应性植物作为具有适应能力和生态功能的植物种类,在水循环、空气净化、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实现生态适应性植物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本研究提出了选择适应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合理配置植物、注重植物与景观要素的融合以及管理和维护措施等指导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9.
对广东佛山地区田间烟粉虱隐种种群动态及其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和番茄褪绿病毒(To CV)的情况进行了检测。烟粉虱隐种鉴定结果表明,三水区烟粉虱种群全部为MED隐种,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为MED和MEAM1种群混合发生。烟粉虱带毒率检测结果表明,采集自佛山6个地点的烟粉虱田间种群均携带TYLCV和To CV。除南海区狮山镇石门中学外,其余5个地点烟粉虱种群TYLCV带毒率均超过50%。除南海区丹灶镇金沙上安村外,其余5个地点烟粉虱种群To CV带毒率均达到100%。由烟粉虱传播的TYLCV和To CV在佛山地区的迅速扩张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0.
为明确2021—2022年华东4地区灰飞虱田间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及抗性机理,采用稻苗浸渍法分别测定了江苏仪征、盐城,浙江长兴和安徽庐江4地区灰飞虱田间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并测定了3种解毒酶抑制剂增效醚(PBO)、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和磷酸三苯酯(TPP)对噻嗪酮防治灰飞虱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4个灰飞虱田间种群对噻嗪酮产生了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RR=61.5~148.8);对毒死蜱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RR=14.9~28.3);对烯啶虫胺(RR=0.7~9.9)、噻虫嗪(RR=1.6~8.3)、呋虫胺(RR=2.9~10.0)和氟啶虫胺腈(RR=2.5~8.7)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对吡蚜酮(RR=1.0~5.0)和三氟苯嘧啶(RR=0.5~2.3)均仍处于敏感水平。增效试验结果显示,3种解毒酶抑制剂对噻嗪酮均无显著增效作用,表明3种解毒酶可能不参与灰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研究结果可为灰飞虱的田间抗性治理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