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9篇
  10篇
综合类   181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本研究旨在获得布鲁氏菌BspD蛋白,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并分析其潜在生物学功能。根据流产布鲁氏菌(Brucella abortus)2308的BspD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NC_007618.1)获得BspD基因序列,对布鲁氏菌BspD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将目的基因嵌入pMD19-T载体,使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下目的基因重组入pET-28a(+)载体,构建pET28a-BspD重组载体,经过双酶切、测序验证后,IPTG诱导表达菌株,SDS-PAGE法鉴定BspD的表达,His标签蛋白纯化柱纯化BspD蛋白,BCA试剂盒检测蛋白浓度。用纯化BspD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Western blotting鉴定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的效价及反应原性。结果表明,成功表达出37 ku BspD蛋白,BCA方法测得纯化BspD浓度为2 000 μg/mL;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制备的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间接ELISA检测出BspD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12 800,成功制备出BspD多克隆抗体,但其反应原性较低。生物学信息分析得出BspD蛋白具有亲水性,存在跨膜区,无信号肽,有17个磷酸化位点和11个抗原决定簇,BspD蛋白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达到86.80%,还存在少量延伸链、无规则卷曲、β-折叠等;在线软件Phyre 2构建BspD三级结构证实其多为α-螺旋。以上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布鲁氏菌分泌蛋白BspD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博乐地区棉花多年单一的种植方式,使绝大多数棉田病虫害发生越趋严重.为了解决倒茬难的问题,2006年博乐市种子站在贝林乡托森哈夏新村小面积试种棉花与花生间作栽培取得成功,每公顷产皮棉1187.7千克、花生2 055千克.  相似文献   
93.
1大规模鱼死病的诊断 鱼场发生大规模鱼死现象,有时甚至是全军覆灭性鱼死,鱼死前正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突然大规模死亡.  相似文献   
94.
新疆野生树木资源及其城市园林绿化应用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的野生树木资源丰富,其树种类型多样,有很多优良观赏树种,也有不少具有独特观赏价值的而且能产生特殊地方特色景观的地方树种——“特色树种”。为了满足新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当前的特珠发展要求并且在园林树种选择和配置等方面创出一种地方特色,就必须充分利用新疆独特而丰富的野生树种资  相似文献   
95.
沼液是沼气中各种有机物经过厌氧发酵后的残余产物。由于它富含营养,对促进棉花发芽、出苗和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沼液的各种增产潜力及优点,2005年在精河县大河沿子镇棉田进行了沼液在棉花上的综合利用试验。一、沼液浸种和喷施试验  相似文献   
96.
灭蜱灵油剂是一种新型外用杀虫剂 ,主药为 2 -异丙氧基苯 - N-甲基氨基甲酸 ,由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研制。该药对畜禽硬蜱、软蜱、蚊、蚤、蟑螂有特效 ,持效期为 4~ 6个月。 1 999年 6月 ,我们用灭蜱灵油剂对 1例犬疥癣病进行了治疗试验 ,治疗效果很好 ,现介绍如下。受治犬症状为 :腹部皮肤发红、掉毛 ,有轻度的黄痂 ,病犬奇痒 ,用后肢踢搔患部 ,引起局部皮肤破损出血 ,经刮取患部皮屑进行检查 ,虫体为犬疥螨(Sarcoptescanis)。治疗 :用灭蜱灵油剂涂擦局部病灶 ,并对全身进行了喷洒。从第 2天开始 ,病犬踢搔患部次数减少 ,第 4天停止…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取食外源施硅的玉米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探究施硅玉米被草地贪夜蛾取食后其防御酶活性的变化,为外源施硅提高作物抗虫能力提供实践范本和理论参考。【方法】以采集自福建省漳州市的草地贪夜蛾为研究材料,对玉米施以不同浓度[(1)对照(CK)(0 g Si/kg土),(2)5倍施硅处理(3.85 g Si/kg土),(3)10倍施硅处理(7.70 g Si/kg土)]的硅肥,观察施硅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将初孵草地贪夜蛾幼虫分别接在不同施硅处理的玉米植株上,至3龄后以7 d为一个周期调查记录草地贪夜蛾体重、体长、发育历期、化蛹率、蛹重和羽化率;利用试剂盒测定被草地贪夜蛾取食前后的玉米植株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结果】增施硅肥短期内(21 d)有助于玉米株高和茎粗的生长,其中对玉米茎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下同)。取食外源施硅玉米影响了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在处理第21 d时取食10倍硅浓度处理玉米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重最轻,只有0.2023 g,显著低于CK,且较CK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26.02%,羽化率显著下降27.78%。玉米经不同硅浓度处理后,未被取食的玉米植株体内SOD、CAT和PPO活性均以10倍施硅处理最高,其中SOD和PPO活性均显著高于CK和5倍施硅处理,CAT活性在3种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被草地贪夜蛾取食后24 h时,3个硅浓度处理间玉米植株体内的SOD活性无显著差异,而CAT和PPO活性均以10倍施硅处理玉米最高,且均显著高于CK和5倍施硅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叶片的防御酶(SOD、CAT和PPO)活性与草地贪夜蛾体重呈负相关关系,即防御酶活越高,草地贪夜蛾体重越轻。【结论】外源施硅可通过提高玉米植株体内SOD、CAT和PPO等防御酶的活性以参与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防御响应。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阿魏菇(Pleurotus ferulae)新菌种,为新疆野生阿魏菇新品种的保育及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原生质体制备技术获得阿魏菇单核菌株并进行交配型测定。【结果】酶解3.5 h时,PL01、PL163与 PL176等3株野生阿魏菇亲本菌株的原生质体释放量最大,浓度最高达20.6×105个/ mL,通过优化的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最终获得50个单核菌株,亲本菌株PL163、PL01、PL176原生质体单核化率分别为 25.68%、12.8%、10.8%,获得率较低。对其进行了交配型测定,每株亲本菌株得到2种交配型的单核菌株。其中,菌株PL01与PL163、 2种交配型获得比例均为1∶3,而PL1762种交配型获得比例为1∶4。每个亲本菌株与获得的单核菌株在菌丝长速、菌落形态方面均具有差异。以不同交配型的单核菌株PL01-P16、PL01-P49、PL163-7、PL163-24 、PL176-23、PL176-39作为杂交育种材料进行配对,获得12株性状优良的杂交菌株。拮抗反应表明,12株杂交菌株与亲本之间形成明显隆起的拮抗带,与亲本菌株显著不同。【结论】3株阿魏菇野生菌株在原生质体再生单核获得率、长速、形态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获得的杂交菌株为新疆阿魏菇新品种的保护奠定了基础,并为选育优良阿魏菇杂交品种提供了良好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99.
【目的】筛选白灵菇褐腐病防治的有效药剂。【方法】利用纸碟法评价对20种杀菌剂对5株白灵菇褐腐病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结果】唑酮·乙蒜素和二氯异氢尿酸钠对病菌的抑制能力较强,在稀释浓度为150倍下,唑酮·乙蒜素抑菌率区间为41%~50%,在稀释浓度为300倍下,二氯异氢尿酸钠抑菌率区间为40%~62%,2种药剂杀菌效果皆明显,且2种商品药剂又都属于高效、低毒和环境友好型杀菌剂。【结论】二氯异氢尿酸钠和唑酮·乙蒜素可作为白灵菇褐腐病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00.
棉花蕾铃脱落原因及防止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蕾铃脱落是制约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棉花生产上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地膜覆盖在棉花生产中的运用,棉花的生育进程提前,脱落高峰也随着提前,一般棉田脱落在6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