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林业   80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木聚糖酶水解制取低聚木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比较了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水解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的效果,并在10L酶解罐中研究了搅拌速率和酶解时间等因素对木聚糖酶水解的影响。优化了酶解工艺条件,当木聚糖质量浓度为30g/L,木聚糖酶体积用量为1%,搅拌速率180r/min时,酶解2h低聚糖得率可达35.2%。总糖得率为41.9%。产品酶解液中25.9%固形物是聚合度2-5的低聚木糖。  相似文献   
82.
氮源对里氏木霉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氮源种类和比例、碳氮比(C/N)等因素对里氏木霉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生物合成的影响。在各种氮源中,蛋白胨是最好的氮源。复合氮源中当硫酸铵N和尿素N的比例为1:3时,木聚糖酶活力最高,达93.3IU/mL;当比例为1:1时,滤纸酶活力和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力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63FPIU/mL和0.026IU/mL。当控制培养基的C/N为8.0和6.0时,它们对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诱导作用最强,分别为95.1IU/mL和0.310FPIU/mL。  相似文献   
83.
实验采用以 15.0 g/L 木糖和 30.0 g/L 葡萄糖混合物,来模拟植物纤维原料水解液作为发酵底物,在工作体积约为 1.5 L 的两个串联的全混釜生物反应器中,控制发酵温度 35 ℃,通风量100~150 mL/min,进行了树干毕赤酵母二级连续发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固定化和低pH值处理技术对连续发酵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当底物流加速度约为 60 mL/h 时,二级连续发酵液中酒精平均质量浓度为 13.79 g/L,还原糖利用率 83.09 %;当底物流加速度约为 45 mL/h 时,发酵液酒精质量浓度平均值为 15.41 g/L,还原糖利用率为 90.38 %;当采用固定化技术和低pH值处理技术后,该系统在连续发酵 35 d 的运行中从未发现"染菌"现象,发酵操作相当稳定.  相似文献   
84.
不同培养条件对树干毕赤酵母戊糖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下,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P2生长和发酵戊糖(主要是木糖)生成酒精的规律。单独采用尿素作氮源,树干毕赤酵母P2生长和发酵木糖情况良好,与以蛋白胨为单一氮源相接近。研究表明,树干毕赤酵母P2生长最适温度是25~30℃,最佳pH值范围是4.6~5.8。当温度分别为25和35℃时,树干毕赤酵母P:发酵木糖的最适pH值范围分别为3.4~4.2和3.8~5.0。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木聚糖碱抽提液超滤过程中截留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GC5、GC10、G-C30这3种超滤膜对木聚糖截留率均大于90%,操作压力、进料速度、木聚糖浓度等操作参数几乎不影响它们对木聚糖的截留能力;另外,操作压力、进料速度、木聚糖浓度等操作参数增大时,PS6超滤膜对木聚糖的截留率随之略有增大,在76%~87%之间。上述4种超滤膜对木聚糖碱抽提液中非还原糖类固形物的截留率均小于15%。GC5、GC10、GC30、PS6等4种超滤膜适用于纯化木聚糖碱抽提液,但GC类超滤膜更适合于木聚糖碱抽提液的超滤纯化过程。  相似文献   
86.
阔叶材亚硫酸盐制浆废液的酒精发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株休哈塔假丝酵母R(Candida shehatae R)在“限制性供氧“条件下对含固形物15.0%-16.0%、高浓度发酵抑制物和富含戊糖的亚硫酸盐制浆废液进行了洒精发酵研究。废液经石灰中的预处理以后,在38±1℃、500mL发酵罐、空气流量2.5L/L.h、原糖33.44g/L的条件下发酵糖利用率为92.5%,洒精浓度过去.70g/L,得率为0.41g酒精/g消耗的糖,是理论得率的85.  相似文献   
87.
比较研究休哈塔假丝酵母单菌发酵、休哈塔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两步发酵、休哈塔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同步发酵3种发酵模式下对混合糖(葡萄糖和木糖)的利用情况,结果显示2种酵母同步发酵能够有效解除葡萄糖的抑制,加快木糖利用速率。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设计,对2种酵母混菌利用戊糖己糖发酵生产乙醇的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培养基条件:硫酸铵9.09 g/L、磷酸二氢钾8.96 g/L、氯化钙0.34 g/L,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乙醇产量为21.71 g/L,较优化前(19.85 g/L)提高了9.4%;混菌在优化后的培养基下进行发酵,酵母浊度OD由12.12增长到了21.87,木糖利用率由优化前的82%增长到优化后的93%。  相似文献   
88.
徐红  徐勇  勇强  余世袁 《林业科学》2012,48(11):92-97
以红柳为材料研究蒸汽爆破预处理强度系数lgR对木质组分和纤维素酶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对红柳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它可以有效破坏红柳的天然物理结构,并且导致大部分半纤维素(木聚糖)产生自水解反应生成单糖和低聚糖溶出,同时产生乙酸、甲酸和糠醛等小分子降解产物。基于纤维素回收率和纤维素酶水解得率分析,在蒸汽爆破强度系数达到4.239时(爆破温度210℃和保温时间10min)对红柳的预处理效果最佳,汽爆物料中纤维素的含量可达到52.4%,残余木聚糖含量仅为2.01%,并生成0.76%甲酸和3.17%乙酸。采用每克纤维素20.0FPIU的纤维素酶用量水解5%(w/w)该汽爆红柳物料48h,纤维素酶水解得率可达到86.6%(未处理的原料仅为15.5%)。这表明无化学品添加的蒸汽爆破是适于红柳糖化及生物炼制的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9.
低聚木糖对羔羊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6只健康的60日龄母羔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分别在饲喂奶中添加0%和0.02%低聚木糖,研究添加低聚木糖对羔羊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d的试验期内添加低聚木糖对羔羊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但低聚木糖组羔羊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低聚木糖有降低血浆尿素氮、总胆固醇水平,提高血糖水平的趋势(P>0.05).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毛竹低用碱量硫酸盐法处理的黑液木质素和残留在浆料中木质素结构特征和热学性质,为竹材工业木质素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12%有效碱的硫酸盐法处理毛竹竹屑,通过酸化和酶解得到硫酸盐木质素(KL)和酶解木质素(EHL)。利用有机溶剂对2种木质素进行纯化后,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仪(GPC)测定木质素分子质量大小,运用核磁共振定量碳谱(~(13)C谱)、二维碳氢相关谱(2D-HSQC)和定量磷谱(~(31)P谱)对木质素结构的键型连接、内部连接键含量和官能团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应用热重分析仪(TG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对木质素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GPC测定结果表明,KL的重均分子质量为5 414 g·mol~(-1),低于EHL的重均分子质量(7 673 g·mol~(-1))。利用定量~(31)P谱,结合定量~(13)C谱和2DHSQC谱分析可知,EHL中的脂肪族羟基含量(4.87/100 C_9)高于KL中的脂肪族羟基含量(3.13/100 C_9),而总酚羟基含量(1.58/100 C_9)低于KL中的总酚羟基含量(3.09/100 C_9);EHL内部木质素单元连接键含量高于KL内部木质素单元连接键含量,EHL的β—O—4芳基醚键、β—β、β—5和β—1含量分别为30.85/100C_9、7.43/100C_9、2.40/100C_9和0.19/100C_9,而KL这些连接键含量仅为11.75/100C_9、2.35/100C_9、0.71/100C_9和0.09/100C_9。热学性质分析表明,在加热条件下KL和EHL的木质素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135℃和162℃,最大失重率温度分别为339℃和361℃。【结论】竹屑经低用碱量硫酸盐法预处理后,溶解在黑液中的木质素分子质量大小、内部连接键含量均低于残留在浆料中木质素的含量;而黑液木质素具有更多的酚羟基和羧基,脂肪族羟基含量较少。黑液木质素可能比残留在浆料中的木质素更有优势用来制备热塑性材料,因为其具有更低热稳定性和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