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3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解决"前喂式"自动饲喂机占用管理通道、阻碍清理地面卫生、不适于规模饲养的问题,设计一种"背喂式"自动饲喂机。该机主要由食槽和料斗、电控系统、减速电机、驱动轮和导向轮、辅助平衡轮、行程开关、集料盘、传动机构及机架等组成。自动控制运行起止时间、运行期间循环移动和停留时间、端点延时与端点折返;实现单条轨道运行、2列鸽笼共用食槽和料斗,集料盘结构减少饲料落地量,自动完成在2列鸽笼背靠背排列的间隙通道中,即"背喂式"饲喂种鸽流程。结果表明:该机以单条轨道作为驱动和导向着力点,在2列鸽笼背侧、宽度300 mm通道中自动、稳定运行,移动和停留时间、单次移动距离控制精度达到98%以上,饲料浪费率在1%以下,饲喂效果与"前喂式"无显著差异。该机自动饲喂位置实现了由"前喂式"到"背喂式"的转换,增加了停机复位和意外断电再供电时延续预设流程的自控功能,避免了喂料机与管理通道、食槽与蛋鸽笼集蛋槽之间的空间占位矛盾,应用范围扩展到规模化蛋鸽饲养。  相似文献   
22.
近几年养鸽业的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养鸽业已逐渐成为畜牧业的一个独立的产业分支。但目前关于乳鸽能量、粗蛋白质、氨基酸、矿物元素和维生素需要量的研究鲜有报道,这可能是由于乳鸽在达到成年体重之前一直由亲鸽哺喂所致。本文综述了乳鸽早期生长及鸽乳营养水平的研究进展,为乳鸽营养需要研究和人工育雏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肉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3.
试验旨在研究三种全价饲料的颗粒料型和蛋白质水平2个试验因素对肉种鸽生产性能的影响,以便为规模肉鸽生产中种鸽全价颗粒饲料的加工方法和蛋白质水平优化组合提供科学依据。因素A为颗粒料型:A1柱状、A2球形、A3原粮颗粒与柱状颗粒混合;因素B为饲料蛋白质水平:B1低(12.8%)、B2中(14.8%)、B3高(16.8%)。用2因素3水平交叉分组有重复的试验方法,选取白羽王鸽成年繁育期亲鸽324对随机分成9组,分别饲喂9种不同日粮,每组36对,每对单笼饲养,试验期90 d。检测乳鸽21日龄体重、料重比、种鸽产蛋间隔、种蛋受精率、种鸽增重及二因素互作效应。结果为:A2与A1和A3比较,可提高21日龄乳鸽体重4.23%和2.50%,节省饲料6.45%和22.25%;A1比A3节省饲料16.89%,但A2有降低种蛋受精率的趋势。随饲料蛋白质水平提高,21日龄乳鸽体重增加3.11%,饲料利用率提高5.76%~6.33%,产蛋间隔呈现缩短,但种蛋受精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试验因素A、B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综合分析结果:种鸽哺育期颗粒饲料以A2B3组合为优,非哺育期颗粒饲料以A1B1组合为优。  相似文献   
24.
乳酸菌基因组学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乳酸菌的遗传和代谢机制,通过分析相关功能基因与益生功能的联系,能够充分发挥乳酸菌应用潜力。作者就乳酸菌基因组基本特征、代谢特点、重要功能基因、乳酸菌的比较基因组学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5.
抗菌肽广泛分布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它们相对分子质量小、水溶性好、热稳定性较高、无免疫原性且抗菌谱广,同时对真菌、肿瘤和病毒等也具有抑制作用,可作为传统抗生素的替代品,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新型抗菌促长剂.前人对抗菌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离纯化、鉴定及抗微生物活性等方面,关于抗菌肽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26.
不同饲喂方式对肉鸽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敞开式自动落料食槽和行走式自动饲喂机对肉鸽生产性能的影响,为今后饲喂方法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敞开式自动落料食槽饲喂和行走式自动饲喂机2种新型的饲喂方式,可以减少饲料浪费率,提高劳动效率。但与传统饲喂方式的饲喂效果还有一定差距,需在乳鸽21日龄以后挂上人工饲喂食槽弥补其缺陷。对这2种饲喂方式应继续改进结构和饲喂使用技术,才可以更好地适应规模化肉鸽饲养的实际情况,达到或超过人工饲喂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豆粕替代豌豆对乳鸽体重与肉质的影响,以成年白羽王鸽为对象,以不同比例豌豆和豆粕组合为试验因子,采用单因子三水平随机分组方法进行饲养试验.将504对亲鸽随机分为3组,即豌豆组(B1)、混合组(B2)、豆粕组(B3),分别饲喂豌豆、豌豆+豆粕、全豆粕为蛋白饲料构成的混合型颗粒饲料,检测乳鸽28日龄体重和肉质.结果:豆粕替代豌豆对乳鸽体重、胸肉剪切力、系水力和肉色,以及乳鸽肉蛋白质、氨基酸、肌苷酸、α-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可显著降低乳鸽肉脂肪含量(B3<B2、B1),有提高蛋白质含量的趋势(B3>B2>B1),但会导致乳鸽屠体肤色变浅.虽然豆粕替代豌豆不降低乳鸽体重和肉质,但应进一步研究保持屠体肤色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8.
以(A)豆粕前处理(1普通豆粕、2挤压豆粕和3膨化豆粕)、(B)菌种组合(1米曲霉、2枯草芽孢杆菌和3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C)加水量(1低、2中和3高)为试验因素与水平,采用留空列和二重复的L9(34)正交试验设计,及好氧和厌氧结合的发酵工艺发酵豆粕,检测不同发酵阶段豆粕失重率、蛋白质水解度、酸溶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和酸度等指标,进行数据的极差、方差、相关系数和变动趋势分析,研究发酵豆粕工艺参数优化组合及发酵豆粕指标相关性。结果表明:降低失重率工艺参数优化A3B3C1,提高蛋白质水解速度工艺参数优化A3B1C3;蛋白质水解度及其降解产物的积累主要发生在好氧发酵24 h和厌氧发酵的第1周,酸度积累发生在厌氧发酵第1周;失重率与蛋白质降解相关性很低,蛋白质水解度与酸溶蛋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高度相关,与低分子肽含量有较高相关。  相似文献   
29.
以情期受胎率、受胎分娩率和产羔率3者的乘积作为圈养绵羊繁殖率的指标,以日粮营养水平供给模式为试验因子对圈养绵羊母羊繁殖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选择5月龄左右、无角道赛特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的杂一代母羔羊26只,分成2组,分别在育成期、妊娠期、哺乳期饲喂两组营养水平不同的日粮,其中低水平营养模式为对照组,高水平营养组为试验组,测定比较两组母羊各生理阶段体重变化和繁殖性能。结果表明,日粮营养供给量模式对母羊体增重和繁殖率有重要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较,高营养日粮的试验组配种体重提高13.8%,繁殖率提高28.86%。  相似文献   
30.
糊化淀粉尿素在圈养母羊日粮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糊化淀粉尿素为试验因子,代替全舍饲繁殖母羊日粮2.2%可消化粗蛋白,以母羊的体重增减和繁育性能为指标,验证了非蛋白氮补充物在舍饲肉羊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其基本结论是:玉米糊化淀粉尿素作为非蛋白氮补充物使用在生产中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在哺乳期的使用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总体上对推广全舍饲肉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