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6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98篇
林业   436篇
农学   862篇
基础科学   250篇
  382篇
综合类   2086篇
农作物   218篇
水产渔业   346篇
畜牧兽医   1317篇
园艺   329篇
植物保护   15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MS营养成分对橡胶树幼态微型芽条培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明春  李玲  管艳  王亚  田海  梁国平 《热带作物学报》2016,37(10):1849-1854
为了探索基本培养基中各营养成分对橡胶树幼态微型芽条培育的影响情况,以橡胶树优良无性系‘云研73-477’花药体胚植株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MS营养成分对橡胶树幼态微型芽条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茎段为外植体培育幼态微型芽条时,MS培养基中4种营养成分对诱导率的影响均不显著;大量元素、有机成分及铁盐对繁殖系数的影响差异极显著;微量元素、有机成分及铁盐对死亡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理论上最优组合为全量大量元素+4/5微量元素+全量有机成分+全量铁盐;以茎尖为外植体培育幼态微型芽条时,培养过程中,外植体无死亡现象发生,均有新芽产生;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及铁盐对繁殖系数的影响差异极显著,而有机成分不显著,理论上最优组合为2/5大量元素+2/5微量元素+4/5有机成分+全量铁盐。  相似文献   
992.
开展蒲瓜穴盘育苗技术实践,从品种选择、穴盘的选择与消毒、基质的配制与消毒、播种育苗等环节进行技术规范,研制出一套适合广东地区春夏两季蒲瓜标准化生产的穴盘育苗技术,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生物炭施用方式及用量对土壤水分入渗与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研究生物炭施用方式及用量对土壤水分入渗、蒸发特性的影响,可为旱区农业与生态建设中应用生物炭改良土壤水文特性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该文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方法,研究了3种生物炭施用方式A(施在表层0~10 cm)、B(施在下层10~20 cm)和C(施在耕层0~20 cm)和4种质量添加比例(0、1%、2%和4%)对土壤水分湿润峰、累积入渗量及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对土壤水分入渗、蒸发的影响受施用方式和用量的共同制约。与对照(不施生物炭)相比,A与C施用方式在1%和2%用量均可以减缓湿润峰运移速度,而较高用量(4%)可以促进湿润峰运移;B施用方式2%用量明显促进湿润峰运移,1%与4%用量无明显影响;以入渗时间50 min为例,A4%能显著增加累积入渗量,增量达对照的10.63%(P0.05),而B1%、A1%、C2%、C1%、C4%可显著降低累积入渗量(P0.05),减少量分别达对照的13.90%、12.46%、8.49%、5.32%、4.66%,其余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在同一施用方式下,除C2%和C1%外,各处理累积入渗量均随生物质炭用量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各处理土壤湿润峰运移距离与时间之间呈幂函数关系,且累积入渗量与时间关系可用Kostiakov入渗经验公式描述,Philip入渗模型可用于描述耕层(0~20 cm)混合生物炭土壤累积入渗量变化过程。各处理35d累积蒸发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A4%可显著增加耕层土壤入渗能力,在改良质地较黏土壤入渗性能时,在土壤表层添加较高用量(4%)生物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4.
杜鹃花种子细小且发芽率低,为探索有效促进种子萌发的方法,选用杜鹃花主栽品种春鹃紫蝴蝶自交种子为材料,通过蒸馏水浸种、GA3浸种和无菌播种添加NAA、KT、ZT及GA3的处理方式,比较不同处理对杜鹃花自交种子萌发时间、发芽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蒸馏水浸种处理以24 h浸种的效果最佳,发芽率达43%;无菌播种结合2.0 mg·L-1 GA3+0.05 mg·L-1 NAA处理的效果最佳,发芽率达75%;GA3浸种以1 600 mg·L-1 GA3处理24 h的效果最佳,发芽率可达82%,是对照组的1.82倍。以GA3浸种法处理杜鹃花2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子,发现其各项发芽指标均优于对照,其中29号杂交种子的最适GA3处理为1 200 mg·L-1浸种24 h,发芽率达96%;59号杂交种子最适GA3处理为1 600 mg·L-1浸种24 h,发芽率可达95%,二者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0%和71%,萌发时间分别提早2和8 d。因此,适宜浓度尤其是高浓度GA3浸种处理能有效促进杜鹃花自交和杂交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不同气调包装材料对鲜切茭白品质及表面微生物的影响。[方法]将茭白鲜切处理,置于不同材料的塑料袋包装中,在0~4℃进行自发性气调贮藏,定期检测茭白的色泽、失重率、硬度、电导率、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酸度以及菌落总数和乳酸菌数。[结果]试验表明,贮藏6 d时,3种包装材料对茭白的色泽、失重率,固形物含量变化都有一定的延缓作用;贮藏12 d时,所有处理组茭白的电导率均小于对照组;贮藏16 d时,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包装鲜切茭白硬度低于对照,高密度聚乙烯包装袋茭白还原糖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聚乙烯包装袋内茭白总糖高于对照组,所有处理组茭白总酸度均低于对照组;贮藏至22 d时,所有处理组茭白表面的菌落总数和乳酸菌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及聚丙烯包装材料对鲜切茭白均有延长保藏期的作用,但也存在差异,自发性气调贮藏对鲜切茭白有延长保质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在“十二五”期间转为全面运行服务阶段,建立有效的平台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对服务效果定量评价,便于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平台实现服务职能情况,确定资金的分配,保证平台更好地运转,提高平台服务效果。【方法】从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实际出发,在分析影响平台服务效果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按照评价指标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原则,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多维多指标的平台服务绩效评价体系。首先参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绩效考核指标,对评价指标重新分类、整合,按照影响平台服务效果的因素将评价指标分为不同维度,每一维度下又分成不同级别的评价指标。然后对经典的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采取专家打分、归一化处理等步骤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并将各级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相乘,得到评价指标的实际权重。最后对各级评价指标加权计算,得到平台服务效果整体评价值和某一维度下的评价值。【结果】使用该方法对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十二五”期间的运行服务数据定量分析,试验结果如下:(1)平台“十二五”期间整体运行服务效果良好且稳定增长。(2)平台资源整合数量持续增加,但资源整合增速缓慢,资源鉴定评价和繁殖更新数目较少。(3)平台运行管理服务规范,但多年很少变化。(4)服务成效增速显著,资源服务量和信息服务量已达到一定规模,技术推广等服务力度不够。(5)服务用户群体比较稳定,服务企业用户比率增加。(6)平台未来服务潜力提高很大。(7)科技支撑服务和典型服务数量增速明显,但具体服务数量仍很有限。未来应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资源鉴定评价和繁殖更新工作,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平台服务深度;加强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平台运行管理体制,使平台服务人员更加专业化,提高平台服务效率;服务重点应继续放在企业和个人用户方面,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平台服务广度;重视平台服务对高水平科研的支撑作用,规范专题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平台服务质量。【结论】该多维多指标的绩效服务评价体系可对服务效果全方位评价,评价指标体现了服务深度、服务效率、服务广度、服务质量及服务潜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997.
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薯蓣皂苷元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及相关酶的研究进展,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推断,以期为盾叶薯蓣皂苷元合成相关的研究以及利用生物工程进行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8.
为提高风洞试验俯仰机构的运动精度,减少初始误差,提出了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俯仰机构运动误差优化分析方法。针对影响俯仰机构运动精度的3个误差源——弧形导轨半径R、连杆长度L、直线导轨安装位置yOa,建立俯仰机构运动误差分析数学模型;推导了可用于分析误差的改进蚁群算法模型,将俯仰机构3个误差源的求解转换为对目标函数优化问题的求解,采用改进算法进行误差优化。对比传统数值方法,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对误差求解精度达到10~(-5)mm级,有效地避免了结构自身产生的初始误差源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电力系统当中的电力设备按照其绝缘结构分类,电容型设备占有很大一部分。这类设备的特点是高压端对地有较大的等值电容。对于该类设备而言,通过对其介电特性的监测可以发现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绝缘缺陷。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提高口岸和基层实验室检疫和监测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利用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根据内切葡聚糖酶(EGase)基因前导序列,设计2个内引物和2个外引物,对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进行快速检测。结果表明,使用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近缘种或引致相似症状的病原菌菊欧文氏菌玉米致病变种Erwinia chrysanthemi pv.zeae、玉米内州萎蔫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nebraskensis、燕麦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venae、杓兰欧文氏菌Erwinia cypripedii检测其特异性,仅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有扩增。LAMP检测灵敏度达到2 pg DNA,为普通PCR的100倍;与其它检测方法相比,LAMP方法检测时间短,效率高,不仅降低了设备投入,易于操作,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适合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的现场检疫和大规模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