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47篇
水产渔业   100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两种颜色虹鳟卵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化学分析法,分别对两种颜色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um卵的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颜色的虹鳟卵其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氨基酸、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基本相同,均高于虹鳟肌肉(除水分外),两种颜色卵的受精率、发眼率、破膜率和上浮率相近。  相似文献   
32.
甲醛及孔雀石绿对哲罗鲑发眼卵MHC及IL-1β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甲醛及孔雀石绿消毒对哲罗鲑发眼卵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及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的影响。将哲罗鲑发眼卵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3000粒卵,按照500 mg/kg和2 mg/kg浓度对鱼卵进行甲醛和孔雀石绿浸泡消毒,每天1次,每次持续30 min,对消毒前、后30 min采集的样品进行MHC及IL-1β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甲醛及孔雀石绿消毒均对哲罗鲑受精卵中MHC和IL-1β含量造成了一定影响。甲醛消毒促使卵内MHC含量稳步提升,而对IL-1β含量无明显影响;而孔雀石绿消毒导致卵内MHC产生无序剧烈变化,且IL-1β含量急速提升,可能已对卵造成了炎症反应。甲醛消毒对卵免疫系统产生的影响明显小于孔雀石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用于哲罗鲑鱼卵日常消毒使用。  相似文献   
33.
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人一兽一鱼共患病的条件致病菌。其危害的产生与其外毒素、胞外蛋白酶及表面分子等毒力因子的分泌、表达相关。研究其毒力因子有利于深入了解该菌的致病机理,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综述了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4.
鱼类可以分泌不同种类的带有正电荷的氨基酸短肽分子——抗菌肽(antimicmbialpeptides,AMPs),用于机体防御机制。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热稳定性好、抗菌机理独特等优点,成为免疫学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综述了鱼类抗菌肽的主要功能研究进展,讨论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将诺氟沙星按照0、20、40、60、80和100 mg/kg浓度,对小体鲟及史氏鲟连续口服给药5 d,停药2 d后对其血浆及肝脏组织中过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进行测定,以期掌握不同诺氟沙星给药浓度下,两种鲟两种组织中SOD活力变化趋势,并探讨评价该药在鲟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最适剂量,以及对鱼类肝脏的损伤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鲟两种组织内均含有一定量的SOD酶,且在对照组及所有给药组肝脏中酶活力均高于血浆中。不同给药浓度下,两种鲟两种组织中SOD活力变化均呈现规律的先受诱导升高,而后被抑制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40 mg/kg给药浓度组达到最大值。血浆中SOD活力受给药浓度影响较小,起伏较平稳,在40 mg/kg给药浓度组史氏鲟血浆中SOD值高于小体鲟,而其他组别均为小体鲟较高。而肝脏中SOD活力变化较剧烈,且在对照组、诱导最高SOD活力的40 mg/kg给药浓度组和最高给药浓度组,小体鲟均高于史氏鲟,且小体鲟肝脏中SOD在40 mg/kg给药浓度组活力值极高,形成一个尖锐的峰值。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对两种鲟给药浓度为30~50 mg/kg时,既能使药效最好而又不会对肝脏产生明显的损伤。  相似文献   
36.
黏孢子虫 (Myxosporean)属于黏孢子门 ,黏孢子虫纲。除少数种类寄生在蠕虫、两栖类和爬行类外 ,绝大部分寄生于鱼类 (包括海水鱼类和淡水鱼类 ) ,可以说黏孢子虫是鱼类特有的一类寄生原生动物。自Gluge首次发现黏孢子虫以来 ,至今国内外报道的有近 12 0 0种 ,其中我国淡水鱼类中寄生的就有 6 0 0余种 ,此类寄生虫几乎在鱼类所有器官中发现。近年来 ,鲤鱼黏孢子虫病在黑龙江频繁的发生 ,由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困难 ,大多数鱼病工作者仅能在疾病发生的末期诊断该病 ,因此不能及早的控制该病 ,给渔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作…  相似文献   
37.
38.
杂交鲶是在鲶鱼人工繁殖成功的基础上 ,根据杂交组合优势的原理 ,以怀头鲶 (♀ )的生长速度和鲶鱼 (♂ )肉质细嫩的优良性状 ,通过种间杂交培育出的生长迅速、肉质鲜美的杂交鲶鱼新品种。杂交鲶的抗病力较强 ,套养时由于放养密度较稀很少发病 ,但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 ,由于养殖驯化密度较高 ,时常会发生一些病害 ,导致其发病的原因主要包括 :(1 )病原生物的侵袭使杂交鲶发病 ,主要包括细菌、寄生虫、霉菌引起的疾病 ;(2 )溶解氧量 :杂交鲶属于耐低氧的鱼类 ,但当水体中含氧量过低时亦会引起杂交鲶的死亡 ,溶氧过高时小苗则会发生气泡病 ;(3)…  相似文献   
39.
水中镧在鲤鱼体内富集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初步研究了硝酸镧在鲤鱼体内的富集与分布情况。实验分为三个梯度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0.5ppm组,Ⅲ组为2ppm组。结果表明:鲤鱼对水体中硝酸镧的富集作用轻微,其富集能力的顺序为肾>鳃盖骨>鳃>肝。  相似文献   
40.
几种抗菌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突变选择窗(MSW)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测定盐酸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和卡那霉素对5株临床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MSW范围,本研究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测MIC,平板稀释法测MIC99,以超过1010 CFU接种于药物平板上的方法测MPC,确定了3种抗菌药物对5株临床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突变选择窗范围.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和盐酸恩诺沙星对5株嗜水气单胞菌的MIC99相差不大,但MPC之间的差异较大:卡那霉素对4号菌株的MPC明显大于其他几种菌株,恩诺沙星对2号菌株的MPC明显小于其他菌株;氟苯尼考对2号菌株MIC99明显大于其他4种菌株,而MPC值均大于128 μg/mL.因此认为,目前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治疗嗜水气单胞菌的给药方案虽可发挥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容易导致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