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3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摸清兰州市宠物犬、猫胃肠道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于2008年6月~2009年5月通过肛门直接收集,或采集自然排出的粪便,册沉淀法和漂浮法相结合对256只犬、57只猫进行了虫卵或虫体检查。结果显示,256只犬中有48Z犬感染胃肠道寄生虫,感染率18.75%,主要检出犬弓首蛔虫、泡状带绦虫、犬钩虫、犬复孔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华支睾吸虫6种虫卵或/和虫体;57只猫中有14只感染胃肠道寄生虫,感染率24.56%,主要检出犬复孔绦虫、华支睾吸虫、泡状带绦虫3种虫卵或/和虫体。  相似文献   
32.
兰州市犬类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防疫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临床和实验室方法对兰州市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4个区的宠物犬和近郊4个养犬场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胶体金诊断技术、试纸条快速诊断、试管凝集试验、ELISA、X光、血相分析等手段,对1 208例病犬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进行诊断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共有疾病38种,其中,病毒病占37.66%,细菌病占16.14%,真菌病占9.60%,寄生虫病占7.53%,普通病占29.07%.由此可见,犬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对犬类健康威胁严重的疾病占70.93%,极大地制约了兰州市养犬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3.
兰州市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及犬副流感的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清兰州市宠物犬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副流感的感染情况,本研究对2004年~2009年前来宠物医院就诊的有临床症状的犬进行检测,共采集犬瘟热疑似病犬眼鼻分泌物、唾液2238份;犬细小病毒病疑似病犬粪便2423份;犬副流感疑似病犬眼、鼻分泌物334份。用快速检测试纸卡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兰州市宠物犬犬瘟热平均阳性率达27.52%,自2004~2009年间呈逐渐下降趋势。犬细小病毒病平均阳性率为25.88%,自2004~2008年间呈逐渐下降趋势,2009年略有反弹。首次证实犬副流感在兰州市宠物犬中流行,其中犬副流感病毒平均阳性率为37.72%,犬腺病毒Ⅱ型平均阳性率为19.46%,从流行周期看,2004年以犬副流感病毒感染为主,2005年以犬腺病毒Ⅱ型感染为主,而后连续两年以混合感染为主,到2008年又以犬副流感病毒感染为主,2009年再次以混合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34.
旨在筛选表征种公牛精液活力的生物标志物。本试验采集24份西门塔尔种公牛精液,根据精子活力进行分组,其中异常组11个样本,正常组13个;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了2组精浆代谢轮廓和代谢物的变化趋势。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异常组精浆代谢轮廓较正常组发生明显变化,6种代谢物水平显著降低(P0.05),19种代谢物水平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进一步检测了这些差异代谢物对分类的识别能力,结果显示,仅有6种代谢物(鞘氨醇、环己胺、四氧嘧啶、5′-脱氧腺苷、N6,N6,N6-三甲基-L-赖氨酸、戊酸)对2组精浆具有显著的区分能力。综上表明,精浆中鞘氨醇、环己胺、四氧嘧啶、5′-脱氧腺苷、N6,N6,N6-三甲基-L-赖氨酸、戊酸可作为表征种公牛精液活力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可为研究精液品质的判定技术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35.
甘肃省犬猫弓形虫的相关报道极少,笔者2008年5月~2009年8月运用弓形虫抗原快速检测试纸卡对兰州、嘉峪关、白银、武威、甘南等5市州家养的宠物犬猫弓形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6.
自八十年代以来,在甘肃省庆阳市的西峰、合水、庆城、华池、镇原等县(区)牛群中,开始零星散发一种以犊牛双眼失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998年春季发病数逐渐增加,范围不断扩大.笔者从2000~2003年7月对上述县(区)的82头牛进行了眼底观察,其中成年牛35头(健牛19头,瞎牛16头),犊牛47头(健康犊20头,瞎犊27头),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鉴别诊断等,证实该病是牛食用黄花根或茎叶引起的萱草根素(Hemerocallin)中毒所致.用YZ6E检眼镜对病牛眼底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37.
甘肃省陇东南地区马类家畜驽巴贝斯虫病实验室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在我省南部及部分中、东部地区的马类家畜中,流行着一种以高热、贫血、黄渲、心肺机能障碍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九十年代以来该病发病范围、数量不断扩大,死亡率也很高,给流行区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和巨大经济损失。因病原不清,故一直视为马类家畜疑难病。1996年元月以来,该病呈暴发流行,以陇南地区礼县为中心,蔓延到4个地、市12个县、区53个乡、镇。发病马类动物共4844匹,死亡3406匹,死亡率70.3%。通过Ilta床症状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该病与马巴贝斯虫病、马传贫、马流行性感冒、马布病、炭疽、巴氏杆菌等病相似。为…  相似文献   
38.
海狸鼠“疳尾”病诊治1993年12月8日,兰州市某养殖专业户的一对海狸鼠所生的6只(5母,1公)20日龄小海狸鼠,先后全部发生由尾尖部一节节坏死,脱落的“疳尾”病。精神沉郁,饮食欲减退,生长缓慢,体温375—379℃,尾端红肿,坏死继之结痂脱落。...  相似文献   
39.
马类家畜驽巴贝斯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0.
甘肃省陇东南地区的礼县、西和、秦城、北道等县、区的马类家畜中,流行着一种以高热、黄疸、贫血、心肺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其流行范围大,致死率高,严重影响着当地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健康发展。因病原不清楚,故称其为马类家畜疑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查明了病原为马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传播媒介为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和草原革蜱(Dermacen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