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4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试验旨在建立高效的经产母猪定时输精(timed artificial insemination,TAI)技术,研究了定时输精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断奶-分娩间隔、不同胎次母猪产仔性能及断奶后7 d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309头2~8胎次二元(长×大)经产母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母猪进行常规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试验组母猪进行断奶后24 h注射PMSG 1 000 IU,间隔72 h注射GnRH 100 μg,在注射GnRH后24和40 h各输精1次的定时输精技术。通过统计两组母猪的断奶1周内发情率、受胎率、分娩率、窝均产仔数等,判断定时输精对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断奶时间和分娩时间的统计,检测定时输精对经产母猪断奶-分娩间隔的影响;用放射免疫(RIA)方法检测2~4胎次母猪断奶1周内血清E2、LH、FSH和P4的含量,研究定时输精对母猪生殖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母猪发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受胎率、分娩率差异不显著(P>0.05),窝均产仔数、窝均合格仔数和繁殖效率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定时输精显著缩短了母猪的断奶-分娩间隔(P<0.05)。在胎次方面,3~4胎母猪使用定时输精的效果较好,其发情率、受胎率和分娩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生殖激素方面,试验组E2水平在注射PMSG后迅速上升,且在定时输精处理后66~96 h内持续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P4水平在断奶后至配种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配种后快速升高,并高于对照组;LH和FSH的含量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综上,定时输精可有效提高经产母猪的断奶发情率,并减少其非生产天数,可显著提高3~4胎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2.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 IGF2H19 印记基因在长白猪和蓝塘猪中的表达水平.测定了1日龄和180日龄2个阶段的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转录表达水平,按照生长性状分组,对组间的表达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不同日龄长白、蓝塘猪各组织中 IGF2H19 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仔猪初生体质量大的组肝脏组织中 IGF2 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初生体质量轻的组;180日龄猪皮脂厚的组脂肪组织的 IGF2 基因表达量高于皮脂薄的组;1日龄仔猪肝脏、肌肉和胃组织中 IGF2 表达量高于其他测定组织和180日龄的各组织;180日龄蓝塘猪肾脏组织中的 H19 表达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3.
影响绵羊体外胚胎生产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胚胎生产能够扩大胚胎来源,降低胚胎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种质资源的国际间交流和拯救濒危动物,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桑润滋,2002)。但目前完全体外化生产胚胎还有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如囊胚率较低、质量差。本研究着重于系统地探讨体外受精中的一些影响因素,以期为改善绵羊体外胚胎生产技术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SOHLH1与SOHLH2属于基础型螺旋-环-螺旋(bHLH)转录因子,具有生殖细胞的特异性,在生殖细胞分化及发育早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SOHLH1与SOHLH2的进化、表达及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未来人类生殖相关疾病的研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
为缓解夏季高温热应激和提高种公猪精液品质,将24头大白种公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饲粮中添加40 mL/头"雅士勇"营养液,连续饲喂40 d,对照组不添加营养液。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雅士勇"对种公猪采精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提高种公猪精液的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P<0.05),并极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P<0.01)。  相似文献   
26.
母猪定时输精基本理论及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主要根据母猪的生殖生理阐述了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定时输精的基本理论,以及定时输精对母猪的利用率、分娩率和产仔数的影响,利用定时输精实现猪场的批次化生产等方面进行应用效果的评价,同时对定时输精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猪场采用定时输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初步研究了负压低氧环境对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体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培养相比,负压培养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无显著影响(P>0.05);但负压培养极显著降低了受精卵的卵裂率(P<0.01);负压培养对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培养效果无显著提高,由于本试验所用材料数量较少,因此其结果还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骨桥蛋白(osteopontion,OPN)是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分泌性糖基类酸性蛋白质,富含天冬氨酸、谷氨酸和丝氨酸。有研究表明,骨桥蛋白在雌性、雄性哺乳动物生殖系统中广泛表达,与哺乳动物的生殖机能息息相关。它不仅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胚胎的着床,且在精卵融合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OPN在哺乳动物生殖上的相关作用和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该蛋白今后在生猪生产上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9.
以长大二元杂种母猪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19.0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对79 679个胎次的产仔数据进行分析,以研究母猪胎龄变化与其繁殖性能的关系。结果显示,母猪群分娩率和胎均总仔数的高峰值主要集中在第3—6胎,在第7胎或第8胎后出现逐步下降。此外,母猪群在剔除连续第1—2胎的总仔数均小于10头的母猪个体后,其群体的平均分娩率提升至94.58%,极显著提高了2.30个百分点(P<0.01);胎均总仔数达到12.78头,极显著提高了0.50头(P<0.01)。结果表明,通过前2胎的成绩来优化种猪群体,能够极显著提升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30.
为了完善中国南方地区鸡场公鸡精液的保存技术、提高精液的利用率,本试验研究了在低温(4 ℃)保存的条件下,不同的保存时间(0、4、8、24 h)、不同的稀释液配方(原精液、配方Ⅰ和配方Ⅱ)对精液的精子活力变化以及人工输精繁殖效果的影响。选用33周龄黄鸡母鸡192只、公鸡42只,192只母鸡依笼号分为12组(3种处理精液×4个保存时间),每组16只母鸡,公鸡不分组。统一采精后用两种不同稀释液稀释、低温(4 ℃)保存至0、4、8、24 h后观察精子活力,并对母鸡输精,分组收集鸡蛋,对各组受精率、出雏率、健雏率进行比较分析,以原精液低温保存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两种稀释液组的精子低温(4 ℃)保存4、8、24 h,其精子活力极显著高于原精液组(P<0.01),配方Ⅱ组精子的活力高于配方Ⅰ组(P>0.05);两种配方稀释液组的精液低温(4 ℃)保存4 h,输精受精率高于原精液组(P<0.05);两种配方稀释液组的精液在低温(4 ℃)保存8 h,输精受精率极显著高于原精液组(P<0.01)。表明这两种精液稀释液更有利于精液保存,经稀释后的精液可以显著提高受精率,可为中国南方鸡场种公鸡精液保存技术的完善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