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割草地群落特征与土壤化学性质对利用年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呼伦贝尔不同利用年限的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日阴菅(Carexpe pediformis)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杂类草两种类型的割草地群落特征、植物营养成分及土壤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多年刈割使群落盖度降低,贝加尔针茅株丛破碎化、小型化,羊草退化;多年刈割的贝加尔针茅+日阴菅样地群落Mar-gar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同类型围封3年的样地,羊草+杂类草割草利用多年的样地Margarlef丰富度指数高于利用5年的样地。随刈割年限的增加,蔷薇科、菊科、毛茛科等一年生植物随之增加,地上生物量、枯落物现存量随着刈割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多年刈割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的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22.
四个紫花苜蓿品种对秋冬低温条件的生理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4个紫花苜蓿品种根部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研究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低温的生理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阿尔冈金苜蓿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明显高于其它品种,抗寒能力较高;品种牧歌401和驯鹿居中,三得利根部中的积累比其它品种低,三得利抗寒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23.
呼伦贝尔割草地由于在利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固定,连年打草导致割草地严重退化。为保护呼伦贝尔割草地和促进草地生态恢复,采用打孔及"3414"土肥配方试验,施用氮、磷和钾肥作为试验处理因素,结合回归拟合及模拟寻优等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论。单因素氮肥在非打孔区域对生物量的影响显著,且存在最佳施肥水平(施肥量为105kg·hm^(-2))和理论最高草地生物量(55.66g·m^(-2));双因素中,打孔区域氮、磷和钾两两之间的组合效应均高于非打孔区域,说明打孔与施肥同时进行可改善施肥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程度,也说明打孔对草地生物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天然割草地采用"3414"土肥配方试验需要增加处理重复或者样点重复,以保证数据的集中性反映施肥处理效果。依据氮、磷和钾全信息模拟寻优结果,非打孔区域对应的施肥量分别为246.14kg·hm^(-2)、246.75kg·hm^(-2)和8.68kg·hm^(-2),此时草地最大地上生物量为62.09g·m^(-2);打孔区域的最优处理组合施肥量分别为氮肥231.50kg·hm^(-2)、磷肥374.50kg·hm^(-2)和钾肥25.20kg·hm^(-2),获得最大草地地上生物量为58.12g·m^(-2)。  相似文献   
24.
以内蒙古高原荒漠草原植物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由放牧(CG)和围封(CK)两个试验处理,对植物种群生态位及生态属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尺度上,建群种短花针茅、优势种无芒隐子草、碱韭的总生态位宽度均明显高于其他植物种群,其在群落中依然占主导地位。在时间尺度上,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围封区草地的退化特征明显,采用适度自由放牧可在一定程上延缓群落退化。总生态位宽度与围封区和自由放牧区生态位宽度构成直角三角形关系。自由放牧使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生态位宽度增加,而碱韭的生态位宽度下降。生态属性可反映植物种群在群落中的演变方向,基于时间尺度探讨生态响应速率有助于理解和反映植物种群在时间轴上的发展和消亡过程。  相似文献   
25.
典型草原不同生境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家庭牧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禾本科牧草在不同的处理区中的高度和盖度最大,豆科牧草在不同处理区中的密度最大;(2)禾本科牧草在不同的处理区中的重要值最高,豆科牧草最低;(3)在不同处理区中的土壤都是以砂粒的比重最大;(4)高平原草地氮素、磷素、钾素的潜在供应能力最高,低湿地草地速磷和速钾的实际供应能力最高;土壤肥力高平原草地最高,低湿地草地次之,沙质草地最低.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沙质草地与高平原草地六种牧草的总糖含量与还原糖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沙质草地与高平原草地供试牧草的总糖含量变化(除糙隐子草外)和还原糖含量变化不同;除羊草和寸草苔外,其余几种牧草的还原糖含量都是高平原草地高于沙质草地.  相似文献   
27.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建群种和优势种不仅具有相对较高的地上现存量,也具有特定且复杂的空间分布区域,其在维护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建群种空间分布特点及其随放牧强度的变化规律,引入多重分形理论,揭示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形式、生态位变化和种内个体关系。结果表明:建群种短花针茅在各放牧强度处理的空间分布均存在特有的多重分形特征。短花针茅空间分布主要受低密度分布区影响,随放牧强度的增加,高密度分布区的作用在加强,其生态位宽度增加,空间分布均匀性增大,个体间的竞争强度增加。多重分形不仅可用于植物种群空间分布研究,其在揭示不同植物种空间分布特异性的同时,能够给出较为丰富的种群生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28.
家庭牧场尺度不同高程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外地形、土壤实地调查资料为数据源,利用GIS软件建立DEM并进行高程分带和空间叠置分析等,研究了家庭牧场尺度上土壤空间分异与其理化性质相互关系,阐明了该牧场土壤不同海拔高度的肥力状况。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异差异性较大,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有机质、细粉粒表现为在海拔最高处含量最高;土壤pH值、盐分与海拔高度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9.
在家庭牧场尺度上,对禁牧、休牧等放牧方式下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地上现存量、土壤含水量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禁牧区地上现存量为134.56g/m2,与休牧区(129.73g/m2)差异不明显,但均显著高于自由放牧区(84.80g/m2)(P0.05);禁牧、休牧有利于土壤含水量的增加;主要种群的地上现存量受10~30cm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群落地上现存量与0~40cm土壤含水量有显著回归关系(P0.05),回归方程为Y=2.7245X1+0.0556X2×X3×X4。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以东乌珠穆沁旗沙化人工补播草地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植被组分、群落特征、重要值、产量动态和草群营养成分等对比分析,评价了不同处理补播草地改良措施对草地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补播后草地群落生物量、营养成分、平均高度、盖度、密度增加,群落特征发生了动态的变化,补播种小叶锦鸡儿、沙打旺、沙蒿、羊柴在群落中占有优势地位逐渐显现。研究成果可为东乌珠穆沁旗及条件类似地区沙化草地改良和植被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