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放牧制度对短花针茅群落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结果证实放牧制度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植物生长存在影响 ,放牧制度对植物生长速度的影响较大 ,且轮牧和禁牧区植物生长速度大于自由放牧区 ;而对株丛枝条数无显著影响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植物贮藏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轮牧区高于自由放牧区和禁牧区 ,且长势最佳  相似文献   
92.
2008年6~9月在中科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试验地,采用跟群放牧观察法测定了不同放牧强度下、不同放牧时期和放牧制度下蒙古羊的牧食习性。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蒙古羊采食时间增大,反刍、休息和行走时间减少。6种放牧强度下蒙古羊的各个行为所占时间之间的关系为:采食>反刍>休息>行走>饮水、舔盐砖时间,蒙古羊的采食与饮水、舔盐砖时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反刍、休息和行走时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7、8、9月3个放牧时期,蒙古羊的采食、反刍、饮水、舔盐砖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休息和行走时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放牧强度为4.5只羊/ha的连续性放牧和划区轮牧放制度下,蒙古羊的采食和饮水、舔盐砖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反刍、休息、行走时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3.
对苏尼特右旗家庭牧场建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尼特右旗在家庭牧场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牲畜数量过多,草地超载过牧,家畜结构不合理,草地经营粗放等问题,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旨在建议在该旗家庭牧场建设过程中使资源,环境与经营管理形成合理配置,使家庭牧场经营更加完善,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4.
本文对1985-1988年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上不同放牧强度和放牧方式的投资情况及投资效益进行了静态指标的比较分析。旨在确定该草地类型适宜的放牧强度及放牧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中度放牧和划区轮牧无论在维护生态环境还是获取经济效益方面均取得了最佳结果;轻度放牧对草地利用不足;而重度放牧对草地量 种掠夺式的利用。其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95.
2012年7—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谢尔塔拉种牛场南1km处对三河牛青年牛的牧食行为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三河牛青年牛24h内有7~8个卧息(反刍)—采食—卧息(反刍)小周期,采食时间>卧息时间>反刍时间>站立时间;不同反刍周期间反刍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24h内平均排粪11次,排尿12次,其他活动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96.
内蒙古草地是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屏障。但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和破坏,草地生态环境发生严重退化。本文阐述了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退化现状、原因及治理对策,这对今后草地环境退化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
对三种不同秋眠类型9个苜蓿品种进行晚秋的最后1次刈割试验,研究不同刈割时间对苜蓿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日期刈割的不同秋眠类型的苜蓿,其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在11月20日达到峰值,但在此时不同秋眠类型苜蓿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别,此后游离脯氨酸含量开始下降,到翌年苜蓿开始返青时再次上升,低秋眠类型苜蓿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地高于高秋眠类型苜蓿。  相似文献   
98.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对比研究了划区轮牧和自由放牧两种放牧制度对草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划区轮牧与自由放牧相比,表层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土壤机械组成优化;划区轮牧表层土壤质地有所改善;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含量均较自由放牧区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9.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氮对不同放牧方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荒漠草原土壤氮素对不同放牧方式的响应,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由放牧(CG)、禁牧(BG)、休牧40天(DG1)、休牧50天(DG2)和休牧60天(DG3)试验处理,于2008年8月对各处理区内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进行同一土层间的分布差异和处理区内的垂直分布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G区土壤全氮含量最低,其各层含量均值为0.76 g/kg;速效氮含量相对其他处理区在0~10 cm和10~20 cm层含量较高,其含量分别为87.41 mg/kg和131 mg/kg。BG区速效氮含量在20~30 cm和30~40 cm层较低,含量分别为56.82 mg/kg和51.59 mg/kg。在垂直分布上,土壤全氮在0~10 cm和30~40 cm层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分别为1.33 g/kg和1.09 g/kg;土壤速效氮含量在10~20 cm层含量较高,各处理区平均为91.86 mg/kg。休牧相对于自由放牧有利于草地土壤氮素的保持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0.
中国草原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草原生态系统是世界草原生态系统的极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有助于从研究生命物质不同结果层次中的元素循环、平衡等角度阐明中国草原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是中国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为增进对中国草原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理解,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中国草原生态化学计量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中国草原生态化学计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并按植物生长季节(物候节律)、年际演替、空间变异和对全球变化响应等角度,试图揭示中国草原植物C,N和P化学元素其可能存在的内在机理、传递与调节机制及驱动因子,提出中国草原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拟加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