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橙绒果酱和生牛乳为原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蔗糖、橙绒果酱及稳定剂的添加量,确定橙绒凝固型酸奶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建立响应面回归模型为Y=95+2.25A+2.5B+2.25C+2AB-0.5AC-BC-0.75A2-11.25B2-6.75C2;最终得出橙绒凝固型酸奶最佳生产工艺参数为:蔗糖添加量7.00%、果酱添加量6.39%、稳定剂添加量0.61%,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橙绒凝固型酸奶,感官评分为97.00 分,与预测值97.04 分一致。  相似文献   
12.
以嗜热链球菌grx02发酵的慕斯为基础,添加胡萝卜汁制成一款新型胡萝卜益生菌慕斯。以感官评价为依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的胡萝卜益生菌慕斯的最佳工艺配方如下:胡萝卜汁55 g,淡奶油60 g,绵白糖10 g,发酵乳140 g,吉利丁粉4 g。对最佳配方制得的慕斯的质构、pH值、酸度进行了测定,质构指标如下:硬度0.82 N,最大黏附力-0.08 N,黏附性0.86 mJ,内聚性0.46 Ratio,弹性10.16 mm,胶黏性0.46 N,咀嚼性5.07 mJ,其中硬度与咀嚼性随配方的改变慕斯变化最为明显,最佳配方对应的pH值为4.65、酸度为52.50°T。以最佳配方制作的胡萝卜益生菌慕斯口感较好、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3.
14.
以膳食纤维和低聚木糖为功能因子,制成一种集营养和保健于一体的膳食纤维保健酸奶。通过研究,提出了膳食纤维保健酸奶生产配方和生产工艺。其最佳生产配方为:膳食纤维添加量1.5%,低聚木糖添加量0.30%,白砂糖5%,复合稳定剂0.6%;最佳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20MPa,杀菌温度95℃,杀菌时间300s.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3h。  相似文献   
15.
以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V108、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 grx08和干酪乳杆菌(L.casei) grx123株人源乳酸菌及其混合菌株(菌株LV108、grx08和grx12的混合比例为2∶1∶1)为研究对象,利用胆固醇降解率、同化量、沉淀量等指标考察益生菌降胆固醇特性,并研究乳酸菌活性、pH值及葡萄糖、胆固醇、胆盐浓度等因素对乳酸菌降胆固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V108同化胆固醇作用较强,优于菌株grx12、grx08及混合菌株,且降解优势于发酵20 h后逐渐显现。热灭活菌株主要通过共沉淀作用,而未处理的休眠菌株则主要通过同化作用降解胆固醇。此外, pH值、葡萄糖、胆固醇及胆盐对益生菌降胆固醇作用具有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乳酸菌发酵乳对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与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将体重为(120±10)g的 40 只 SD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 组)、高脂模型组(M 组)、L. rhamnosus LV108 发酵乳组(LV组)及混合乳酸菌(LV108 发酵乳∶grx08 发酵乳∶grx12 发酵乳=2∶1∶1)发酵乳组(H 组),每组 10 只,建模后干预(1 mL/100 g,1×108 CFU/mL)4 周,测定大鼠血脂及大鼠粪样细菌 16S rDNA 的 V3-V4 区,并对大鼠肠道微生物和血清血脂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V 组和 H 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体重增长被抑制;LV 组和 H 组中大鼠肠道菌群的丰度及多样性显著提高,且 H 组大鼠肠道菌群的丰度高于 LV 组(P<0.05);LV 组和 H 组大鼠粪便中 Lactobacillus spp.、S24-7 spp 和 Treponema spp.等菌属显著升高,Peptostreptococcus spp.、Clostridium spp.、Turicibacter spp、Escherichia spp.及 Desulfovibrio spp.等菌属显著降低。结果提示,L. rhamnosus LV108发酵乳及混合乳酸菌发酵乳均能改善大鼠血脂水平并恢复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菌群构成。  相似文献   
17.
主要论述了中小型乳品厂酸奶生产各质量控制环节对酸奶成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乳脂率奶牛血浆和乳中代谢物的差异。实验基于江苏省某奶牛场2020年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在相同饲粮条件下选取高乳脂率中国荷斯坦奶牛(5.82%,H组)及低乳脂率中国荷斯坦奶牛(3.60%,L组)各5头。L组和H组奶牛的胎次均为1.80,L组的泌乳天数为317.80 d,H组的泌乳天数为218.80 d,L组和H组奶牛的日产奶量分别为28.54 kg和27.96 kg,且2组牛的胎次、泌乳天数及日产奶量差异均不显著。收集血样及乳样,测定常规乳成分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通过非靶向液相色谱-质谱(LC-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血浆及乳中代谢物。结果显示:H组血浆中β-羟丁酸浓度高于L组(P<0.05);血浆代谢组发现了5种差异代谢物[差异倍数(H/L)≥1.5且P<0.05],与L组相比,H组显著上调的代谢物有磷脂酰胆碱(20:0/20:5)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18:3,下调的代谢物有胆碱、3-羟基-L-脯氨酸和植物鞘氨醇,这些代谢物富集在胆碱能突触、甘油磷脂代谢及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通路;乳样代谢组也发现了5种差异代谢物[差异倍数(H/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