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如犬瘟热在发病初期,仅表现出眼泪或眼眵增多,流鼻液,咳嗽,体温升高等与感冒极其相似的症状,许多门诊不  相似文献   
62.
论述了兽医学课程培养大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客观基础与必要性。通过每人或每小组完成一篇课程论;轮流到兽医院临床实践;请生产或科研一线专家来课堂作专题报告;举办学生课程论交流报告会和课程结束时给予方法论的指导等5个教学环节来对大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63.
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清热解署散是由香薷、藿香等多味中药组成的一个纯中药方剂,为探讨该方剂对奶牛热应激的防治效果,本试验选择30头体重、年龄、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以其常温期的各项指标为阴性对照,对热应激期的奶牛进行了治疗试验结果发现,热应激期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血清中的Na+和K+浓度以及总蛋白(T1))、球蛋白(G)浓度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血清中C1-浓度显著升高(P〈0.01),应用清热解署散可显著改善热应激奶牛上述指标的异常.表明,清热解暑散对奶牛热应激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4.
为探究丹参多糖缓解肝损伤的机制,本研究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LPS模型组(B),丹参多糖各剂量保护组500(C),250(D),125 mg/kg(E),每组10只。保护组用相应剂量的丹参多糖连续灌胃7d,1次/d。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保护组在末次灌胃1h后,腹腔注射LPS(10mg/kg)建立肝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小鼠于注射LPS 2h后,处死小鼠摘取肝组织。RT-PCR检测肝组织中CXCL-10和iNOS mRNA的表达;Westiern blot测定肝组织中NF-κB,CXCL-10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LPS能显著性提高肝组织中CXCL-10和iNOS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P0.01),可显著性促进NF-κB中P65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P0.01)。而丹参多糖提前处理可以并显著性降低肝组织中CXCL-10和iNOS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P0.01或P0.05),并能显著抑制P65和IκBα在体内外的磷酸化水平的表达(P0.01或P0.05)。结果表明,丹参多糖可以通过抑制炎症通路NF-κB和趋化因子CXCL-10的活性来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达到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进而缓解免疫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65.
为探究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对鸡造血功能的影响,本试验用环磷酰腹腔注射制造雏鸡血虚模型,然后分别用2mL/kg的生当归、酒当归、土当归、油当归和当归炭水煎剂连续灌服7d,随后采血测定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等血液生理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和血虚不用药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种当归炮制品均有较好的补血作用,其中油当归补血作用较强,当归炭最弱。  相似文献   
66.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药理学的深入发展,中医免疫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对中药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2]。研究主要是利用黄芪、淫羊藿、白术等中药组成复方制剂,探究其对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碳粒廓清指数的影响,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寻找新的有效中药免疫调节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7.
<正>仔猪营养性贫血,又称仔猪铁缺乏症,是一种因仔猪体内缺乏铁元素而造成仔猪贫血与生长缓慢的营养代谢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机体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含量下降、皮肤黏膜颜色苍白。此病常发生于寒冷的春初、冬末时节;多见于15~30日龄的哺乳仔猪,多易发于规模化猪场,仔猪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给养猪户带来了沉重的经济损失,阻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引起广大猪病科研工作者及养猪户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治  相似文献   
68.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之功效.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物质及22种氨基酸和14种微量元素,其中黄芪多糖(APS)是黄芪药理作用中起决定性因素的一类大分子化合物,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均有促进作用.本文就APS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9.
为了检测发酵马齿苋对雏鸡白痢的防治效果,设置发酵马齿苋高、中、低剂量组,非发酵马齿苋高、中、低剂量组,氟苯尼考组与阳性、阴性对照组,检测各组人工感染雏鸡的发病数、死亡数和治愈数。发现4g/L发酵马齿苋与氟苯尼考对雏鸡白痢防治效果相当(P>0.05),两者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在预防试验中能显著抑制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P<0.05);在治疗试验中能显著提高雏鸡的治愈率(P<0.05),并降低雏鸡的死亡率(P<0.05)。在雏鸡白痢防治上,4g/L发酵马齿苋效果明显,可代替氟苯尼考作为养禽业的新型绿色开口药。  相似文献   
70.
建立氟苯尼考(FFC)致雏鸡药物性肝损伤的模型,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将210只1日龄体重均匀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30只,用不同剂量的100 g/L FFC溶液对雏鸡进行饮水给药,以建立雏鸡药物性肝损伤的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的5、7、9日龄,观察FFC溶液对雏鸡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微量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以及肝指数等指标的影响。与空白组相比,7日龄时不同剂量的FFC溶液显著提高肝损伤模型组雏鸡的肝指数,提高血清中ALT和AST的活力,表明造模成功,且显著提高肝组织中MDA的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中SOD和GSH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FFC溶液对雏鸡的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破坏机体内的活性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