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牛大肠杆菌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该病危害严重,经济损失较大。最近,埃及学者研制了牛大肠杆菌K99疫苗,并对其免疫效果作了评价。试验采集119头犊水牛的粪便样品进行细菌学检查,这些犊牛是99头免疫母牛和20头非免疫母牛的子代,粪样为1~30日龄健康或腹泻犊牛的直肠拭子。由于大肠杆菌是肠道致病性革兰氏阴性菌中  相似文献   
32.
上接2012年第5期(总159期)疾病诊疗栏目4药物种类4.1抗生素应用抗生素治疗乳房炎是较为有效的方法,治疗时应选用有效的抗生素。从现行基层条件看,多数地方无法确定病原种类,因此,通常采用广谱抗生素,首选药物为青霉素和链霉素。用抗生素治疗时一般应连用3~4d,临床症状消退后应再用1~  相似文献   
33.
乳房炎是奶牛饲养业最常见、最多发的一种疾病,也是危害世界奶牛业发展的最主要疾病之一,目前,乳房炎的防治仍是饲养者和科学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热点。由于乳房炎病因复杂,同时因乳腺本身生理特性及其治疗存在的难以克服的不利因素,实现奶牛乳房炎的有效治疗较为困难,为此,加强乳房炎的科学治疗是决定乳房炎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壳聚糖-海藻酸钠胶囊是以聚电解质复合结构为囊膜形成的可降解胶囊,胶囊作为药物载药系统是目前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壳聚糖-海藻酸钠胶囊作为药物的载药系统具有缓释、控释与靶释药物性能,同时囊膜作为药物与外界环境的隔离层,能够降低酸、碱、酶等不良因素对药物的影响,保持药物的稳定性,以及作为细胞培养微反应器吸附净化有毒金属离子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壳聚糖脱乙酰度、壳聚糖分子质量、壳聚糖浓度、壳聚糖溶液pH值,以及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对囊膜强度和胶囊释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近几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周边地区养猪户反映,断奶猪、架子猪的死亡率很高,临床症状主要以高热(41℃)为主,并伴有皮肤发红,后肢无力,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等症状。用抗生素治疗只能缓解  相似文献   
36.
为进行一例鸡源致病型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无菌采集疑似大肠杆菌患病蛋鸡肝脏、脾脏等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利用培养特性检查、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鉴定、生化特性考察、PCR鉴定、测序分析以及动物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一株致病型大肠杆菌,对青霉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对丁胺卡那敏感。建议使用丁胺卡那霉素对大肠杆菌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7.
建立HPLC-UV法检测黄芪甲苷含量,比较固态发酵对发酵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采用色谱条件:Inertsustain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检测波长203nm,柱温25℃,流速1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6mg/mL~0.48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经检测,发酵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为6.336mg/g,非发酵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为4.593 mg/g,发酵黄芪较对照黄芪含量增加了37.95%,黄芪经发酵后可使黄芪甲苷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38.
1株奶牛源约翰逊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了解从奶牛垫料中分离得到1株革兰阴性菌的病原特征,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染色镜检、16S rDNA同源性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并采用药敏试验测定药物敏感性,小鼠攻毒试验确定分离菌株毒力情况.结果 表明,分离菌为革兰阴性菌;扩增的16S rDNA序列长度为1283 bp,与约翰逊不动杆菌的核苷酸相似性...  相似文献   
39.
微乳(Microemulsion,ME)是由表面活性剂、辅助表面活性剂、油和水在适当比例自发形成的一种均匀、低粘度、热力学稳定的透明或半透明分散体系,是介于乳状液和胶团溶液之间的一种过度中间状态溶液,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对溶质的高度分散性及吸附能力.微乳是由英国化学家Schulman等学者在1943年首先提出的.虽然微乳与传统的乳状液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微乳的微观结构、形成理论、理化性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将微乳应用于工业、日用化工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又对微乳作为药物的递药系统进行了研究,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0.
正佐剂最早来源于拉丁语"adjuvare"一词,为"帮助",是指能够提高机体对抗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物质,能够在免疫反应中诱导全面持久的免疫应答。在疫苗制剂中,佐剂的功能主要包括:增强疫苗抗原的免疫原性;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优化免疫应答,促进免疫能力较弱人群中的免疫应答;增进抗原与黏膜之间的传递以及免疫接触;减少疫苗成分中抗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