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黄芪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补气中草药之一,含有多糖、黄酮、皂苷、生物碱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炎、抗肿瘤等药理活性及保健功效[1]。黄芪为豆科植物,其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和木质素等成分构成的致密结构。黄芪的有效成分大多包裹在致密的细胞壁内,提纯时不易析出。为提高黄芪有效  相似文献   
72.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奶牛业发展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对酶制剂、溶菌酶、细菌素、免疫抗体、微生态制剂、抗菌肽、细胞因子等生物制剂在奶牛乳房炎防治中的作用逐一进行了分析,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并就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3.
黄芪发酵前后黄酮含量及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HPLC-UV法比较发酵前后黄芪中4种黄酮含量及色谱图变化,旨在为发酵黄芪制品提供质控数据。采用色谱条件为Inertsustain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流速:1 mL/min,进样量:20μL。该方法中毛蕊异黄酮苷在12.34~790 mg/L、刺芒柄花苷在5.0~320 mg/L、毛蕊异黄酮在4.53~290 mg/L、芒柄花素在9.53~610 mg/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成分色谱峰分离程度较好。测定结果表明,黄芪经发酵后,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含量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发酵黄芪含量分别为12.236±0.232、0.201±0.021和0.737±0.041 mg/g,对照黄芪含量分别为0.327±0.013、5.453±0.078和12.847±0.118 mg/g;发酵前后色谱图差异显著,说明生物发酵可使黄芪成分及其含量发生较大变化,试验可为黄芪发酵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4.
为了解林可霉素微球制剂在动物机体内的药代情况,在鹅体内进行了两种剂型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试验选取健康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肌肉注射30%林可霉素水溶液,试验组肌肉注射30%林可霉素微球溶液,0.5 mL/只。选取0~72 h内的不同时间点采集鹅血浆样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鹅血浆中林可霉素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24 h内血液中林可霉素浓度维持在0.3 mg/L以上,72 h内血浆中林可霉素含量在0.145 mg/L以上;对照组24 h后血浆中检测不到林可霉素。结论为林可霉素微球制剂较林可霉素水溶液的药效持久,具有缓释性能并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具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5.
鸡新城疫疫苗对鹌鹑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鹌鹑作为一种经济禽类,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而新城疫是鹌鹑的一种常发疾病,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比较高。并严重影响鹌鹑饲养业的发展,因此,做好鹌鹑新城疫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最近,日本学者应用不同品种的鸡新城疫疫苗免疫鹌鹑,并对其它免疫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76.
奶牛的保健与防病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疾病是阻碍奶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做好奶牛保健与防病工作就成为奶牛饲养业的技术关键。实施科学、有效的保健措施,可避免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增加奶牛饲养业的经济效益。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因疾病造成的损失,就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保健与防病措施,并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切实实施,以确保奶牛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7.
78.
79.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乳房炎是乳房间质或实质组织发生的一种炎症,其特征是乳房肿胀、发热、疼痛、皮肤发红、乳汁变性,重症乳房炎可引起乳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等全身症状.目前,乳房炎是奶牛业的一大主要疾病,该病不仅造成奶牛奶量和奶的品质下降,而且还影响奶牛发情和妊娠,病情严重者因产乳量明显减少或失去泌乳能力而被淘汰.因此,做好该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