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3篇
  18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以贵州省北盘江大桥钢桥面铺装层推挤变形病害为研究背景,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从沥青分子尺度分析钢桥面铺装产生推挤变形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沥青老化并不是造成钢桥面铺装层推挤变形的主要原因;从现场调查可知,第2层粘层粘结能力的降低是造成钢桥面铺装层推挤变形病害的次要原因;通过级配分析发现,造成钢桥面铺装层推挤变形的主要原因是浇筑式沥青混合料(GA)级配偏细以及GA中集料颗粒的棱角性较差所致。  相似文献   
42.
翘嘴红鲌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翘嘴红鲌是有名的"太湖三白"之一,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和市场需求量的扩大,开展鲌鱼人工养殖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3.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色土坡耕地是长江上游重要的耕地资源,明确不同侵蚀程度下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的主要障碍因素及障碍因素变化特征,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质量调控和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价值.以紫色土坡耕地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侵蚀程度(0、5、10、15、20 cm)的原位控制试验.从土壤属性角度出发,选取容重、总孔隙度、饱和导水率、土壤...  相似文献   
44.
通过室内和网室以及田间调查评价了转Bt基因水稻材料对二化螟幼虫的抗性,分析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团优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幼虫致死率在9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品种; 转Bt基因水稻田间二化螟幼虫发生和危害情况均低于对照稻田,转Bt基因水稻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物种数、优势集中度、香农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转Bt基因水稻田间节肢动物5类功能团的优势度与对照稻田均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转Bt基因水稻对其靶标害虫具有高抗作用,且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团的优势度均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5.
利用SSR标记定位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基因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应用由 2 13个株系组成的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的BC1F1群体 ,分析了东乡野生稻的耐冷基因与DNA标记的连锁关系。以苗期的死苗率为指标 ,对亲本和BC1F1群体各株系进行耐冷鉴定。结果表明 :死苗率在BC1F1群体中呈连续分布 ,表明耐冷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 ,分别在第 4、第8染色体上发现有与耐冷性连锁的SSR标记RM 2 80、RM 337。  相似文献   
46.
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强化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努力做到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7.
1.排水 抓紧做好排水工作.争取充裕的晒塘时间.为前期水草生长和水质调节提供良好的养分.减少后期底泥的耗氧。连续养殖3年以上的塘口,需清除过多淤泥.留10~15厘米厚的底泥。每亩用100~150公斤生石灰对水化浆全池泼洒。以消毒除野,增加池底钙质。水草移植以伊乐藻为主.适当移植黄草和挺水植物。放种前7~10天,施充分发酵的有机肥肥水,一般用量为每亩100~150公斤.具体视塘口肥力适当增减.  相似文献   
48.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钾肥配施对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产量及植株钾素吸收积累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磷肥施用量相同(P2O5200 kg/hm2)的条件下,适宜的氮钾配施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氮、钾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效果表现为NK;植株钾素积累量随植株生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氮钾配施处理植株钾素积累量均高于单施氮肥或钾肥处理,其中氮钾配施量为N 300 kg/hm2、K2O 200 kg/hm2时植株钾素积累量最大,为372.4 kg/hm2;适宜的氮钾配施可提高植株生长前期钾素吸收速率和阶段积累量,并使生育后期阶段积累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可获得较高的钾肥利用率、钾吸收效率和钾肥偏生产力。综合考虑产量和钾素吸收利用效率等因素,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在施P2O5200 kg/hm2条件下,施N 300 kg/hm2,配施K2O 200 kg/hm2,即可获得较高的钾吸收利用效率,也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可达12.04 t/hm2。  相似文献   
49.
对东乡野生稻的种子形态(谷粒、米粒)特征,谷壳和果皮的构造,种子休眠性、种子吸水量和种子萌发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形态,长宽比大于3.5,千粒重20 g,谷色黑褐色,芒长5.42 cm,米粒长7.15 mm,长宽比3.3,米色呈虾皮色,无腹白,玻璃质,直链淀粉含量24%,蛋白质含量10.8%.种子休眠性强,可达7个月之久,与谷壳结构密切相关,其谷壳外的硅质细胞层厚和谷壳内的蜡质层厚.种子萌动发芽的最低需水量为20%;种子萌动的最低温度为8 ℃;种子发芽后可在(6±0.5)℃下生长,2 d增长1.24%;10 d可增长12.24%.成熟种子播入土水中,在自然条件下日平均温度12.3 ℃,日最高温度16.5 ℃以上,开始萌动发芽,在室内条件下,日平均温度15 ℃,日最高温度16 ℃开始种子萌动发芽,但前者比后者提早5 d萌动发芽,发芽率比后者少10.4%,日最高温度比平均温度对种子萌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0.
气候因子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气候因子中温度、光照、降雨量、气候因子综合作用等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在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