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5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150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161篇
  70篇
综合类   1129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722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16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新疆马鹿是马鹿种群分布在新疆所有亚种的通称,主要包括塔里木亚种、天山亚种和阿勒泰亚种。新疆养鹿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积累了较丰富的养殖经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实际生产中由于缺乏对马鹿生理特性的全面了解以及饲养管理的不规范,再加上冬、春季节饲料短缺,品质较差,及时发现患病鹿单独分群管理及其疾病的诊断治疗能力欠缺,"看病难,治疗难"等原因,马鹿养殖效益不太理想。另外,新疆的冬季长,天气寒冷,  相似文献   
42.
在规模化奶牛场饲养管理中,佩戴耳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奶牛场的防疫、育种、治疗、牛群的生产性能测定、检疫出证、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等重要环节.1外挂式耳标与电子耳标第区别一般牛场用的是外挂式耳标,这种耳标会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耳标脱落、标示模糊等现象,进而造成疫苗漏打、配种混乱、奶牛产期无法确定等,致使奶牛养殖过程中相关资料缺失、养殖档案建立不完整.  相似文献   
43.
杨树破腹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在阿勒泰地区主要危害北京杨、少先队杨、新疆杨、俄罗斯杨和箭干杨等从外地引进来的杨树种类,本文介绍了该病害在阿勒泰地区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及防治措施,为控制其危害,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44.
锡林郭勒盟草原位于内蒙古高原,无污染,紫外线强,牲畜空旷的草原放牧,每年都有少量的牲畜因个体差异发生中暑现象。中暑又称日射病及热射病。烈日暴晒头部,或湿热环境下散热障碍,造成体温过高,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呼吸系统紊乱。本病为夏季常见的突发性疾病,多见于马属动物,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45.
秋冬季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是影响养鸡生产的重要疾病,在秋冬季应尤为注意加强防范,减少该类疾病带来的危害,提升养鸡经济效益。本文从不同病毒性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点做一阐述,意在提升对该类疾病的防控水平,促进养鸡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6.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了改变,形成机械性转移。该病是一种消化道阻塞的综合病症,真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真胃疾病之一,也是实施奶牛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常见手术之一。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随着新疆畜牧业的发展,奶牛的饲养量不断增加,同时奶牛的疾病也不断增多.真位左方变位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性疾病,也是严重影响奶牛经济效益的疾病之一,不仅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还影响到奶牛正常的生长繁殖,给广大养牛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养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7.
猪蓝耳病系由蓝耳病毒感染所引发,呈世界性流行,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母猪和仔猪感染后症状表现最为严重。母猪感染后可出现繁殖障碍,仔猪以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为主症。本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养猪场必须通过加强管理,并对猪群开展疫苗免疫才能完全控制流行。  相似文献   
48.
49.
为了解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壤跳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在2011年4、7、9和11月中旬对该交错带胡杨林、防护林、荒草原、灌木林、荒漠、菜瓜地及耕地等7种典型生境土壤跳虫群落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共获得土壤跳虫2487只,隶属于4目10科17属。其中球角跳属Hypogastrura、伪亚跳属Pseudeachorutes、棘跳属Onychiurus、等节跳属Isotoma为优势类群,占总数的64.58%。长跳属、驼跳属、原等跳属等10个属为常见类群,占总数的33.26%。小圆跳属、短角跳属、疣跳属为稀有类群,占总数的2.16%。绿洲-荒漠交错带不同生境土壤跳虫群落组成、个体数以及不同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个体数依次为胡杨林>防护林>灌木林>耕地>荒草原>菜瓜地>荒漠。不同季节土壤跳虫个体数顺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研究表明不同生境土壤湿度、植被类型及人为干扰程度是影响该交错带跳虫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0.
文中采用逐步扩大面积方法对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岩面生地衣群落的最小取样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面生地衣最小取样面积为2500cm~2时,满足精度65%~85%的研究要求;当最小取样面积分别达到3025cm~2、3600cm~2和4225cm~2时满足精度为90%的研究要求。同时我们用Srensen和Kulcinsky平均相似度指数分别对岩面生地衣群落的定性和定量最小面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岩面生地衣的定性和定量最小面积分别为900cm~2~3025cm~2和1600cm~2~3025cm~2。通过本研究还发现,岩面生地衣群落的最小面积主要受到岩石类型、岩石大小、岩石的腐蚀程度、海拔和岩面生地衣群落的演替阶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