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体外消化法研究了3种肉食性鱼类长吻(鱼/危)、大眼鳜、斑点叉尾(鱼/回)对鱼粉的消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⑴3种鱼胃、肠道酶解氨基酸生成速度均以长吻(鱼/危)最大,其次为大眼鳜,再次为斑点叉尾(鱼/回),且长吻(鱼/危)和大眼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t=1.136<2.306=t0.05)肝胰脏酶解氨基酸生成速度则斑点叉尾略大于长吻和大眼鳜.⑵对鱼粉干物质总体离体消化率斑点叉尾(鱼/回)>长吻(鱼/危)>大眼鳜;而粗蛋白离体消化率长吻(鱼/危)>大眼鳜>斑点叉尾(鱼/回).⑶相同或相近体重的长吻(鱼/危)、大眼鳜、斑点叉尾(鱼/回)消化道指数存在明显的差异,比肠重斑点叉尾(鱼/回)>长吻(鱼/危)>大眼鳜;比肠长以大眼鳜最小,长吻(鱼/危)、斑点叉尾(鱼/回)基本相近;比肝重和比胃重大眼鳜>长吻(鱼/危)>斑点叉尾(鱼/回).从总体消化能力来看,长吻(鱼/危)和大眼鳜的消化能力与斑点叉尾(鱼/回)相近,证实了长吻(鱼/危)和大眼鳜人工养殖和配合饲料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
以初始体重为13.67±2.38 g的淡水白鲳为试验对象,按照U6(66)均匀试验设计,在淡水白鲳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100,150,200,250 mg/kgL-肉碱和0,50,100,150,200,250 mg/kg的碘化酪蛋白.经过50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00 mg/kg的L-肉碱+100 mg/kg的碘化酪蛋白时,试验组中淡水白鲳的特定生长率最大,为2.44%/d,蛋白效率最高,为2.39%,其肥满度最大,为3.98%,鱼体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4.30%.肝体指数最低,为1.05%.综合各方面考虑,试验中L-肉碱和碘化酪蛋白的适宜添加水平为:L-肉碱:200 mg/kg;碘化酪蛋白:100mg/kg.  相似文献   
93.
水产养殖中着色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枭  唐龙碧 《饲料博览》2001,(10):44-46
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发展和人工配合饲料的广泛应用,使鱼类的养殖周期缩短了,但水产品的色泽通常比天然产品或摄食鲜活饵料的产品浅得多。近年来,由于水产品的色泽成为人们判断其商品价值的重要标准,因此,在鱼类饲料中添加着色剂不但可提高观赏鱼的观赏性,还可提高水产品的商品价值,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1 着色剂的种类、来源和分布 同其它动物一样,水产动物体内不能合成色素,其所需色素只能从饲料中得到。目前水产养殖中所需的着色剂主要有天然着色剂和化学合成的类胡萝卜素两大类。1.1 天然着色剂 天然着色剂是指一些富含…  相似文献   
94.
中华倒刺Ba、黄颡鱼和华鲮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华倒刺鱼巴(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和华鲮(Sinilabeo rendahli Kimura)各消化器官消化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种鱼蛋白酶活性顺序为:黄颡鱼>中华倒刺鱼巴>华鲮,表明食性不同,摄食能力不同,蛋白酶活性也不同;3种鱼淀粉酶的活性顺序为:中华倒刺鱼巴>华鲮>黄颡鱼,其酶活性与鱼类的食性有关;消化酶在肠道分布,不同鱼表现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95.
以初始体重为13.67±2.38 g的淡水白鲳为试验对象,按照U6(66)均匀试验设计,在淡水白鲳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100,150,200,250 mg/kg L-肉碱和0.50,100,150,200.250 mg/kg的碘化酪蛋白。经过50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00 mg/kg的L-肉碱+100 mg/kg的碘化酪蛋白时,试验组中淡水白鲳的特定生长率最大,为2.44%/d,蛋白效率最高,为2.39%,其肥满度最大,为3.98%,鱼体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4.30%。肝体指数最低,为1.05%。综合各方面考虑,试验中L-肉碱和碘化酪蛋白的适宜添加水平为:L-肉碱:200 mg/kg碘化酪蛋白:100mg/kg。  相似文献   
96.
中华倒刺鲃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倒刺■(Spinibarbus sinensis(Bleeker)),又名清波、乌鳞、清板,隶属于鲤科,■亚科,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是产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水体污染严重,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今后有望成为一种优良的人工养殖对象。本文将其养殖技术作简要介绍,供参考。l 生物学特性1.l 生活习性 属广温性鱼类,在我国南方地区可常年进行养殖,但水温对其生长影响较大,其最适生长水温为22℃-28℃,当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表现为食欲减弱,水温超过34℃时,基本停食。…  相似文献   
97.
向枭  周兴华  唐龙碧 《饲料广角》2002,(5):18-19,12
小口鲶又叫土鲶、鲇鱼、年鱼、塘虱鱼、塘角鱼、土虱、怀子等,其学名为鲇(Silurus asotus Lin-naeus),为鲇形目鲇科中的一种生长较快,个体较小的经济鱼类。在外形上与大口鲶(Silurusmeridionalis Che)较相似。在我国的分布较广,其肉质细嫩刺少肉多,脂肪多,营养价值较高,身体虚弱者、老人、手术后的病人食之对恢复体力有较好的辅助作用,产妇食用可起催乳、增乳作用。  相似文献   
98.
甲壳素和左旋咪唑对罗非鱼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枭  向勇  冯君  胡美蓉 《饲料研究》2002,(12):4-6,3
试验通过在饵料中分别添加0.1、0.3、0.5、0.7、0.9%甲壳素和0.2、0.4、0.6、0.8%的左旋咪唑养殖罗非鱼。经过45d养殖,结果表明,添加0.1、0.3、0.5、0.7、0.9%的甲壳素的试验组的特定生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提斋了15.6、18.9、25.0、16.2、10.3%,饵料系数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5.94、12.87、24.75、8.91、5.45%,饵料蛋白效率分别提高了6.21、14.69、32.77、9.64、5.65%;添加0.2、0.4、0.6、0.8%的左旋咪唑的试验组的特定生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74、25.63、18.38、17.55,饵料系数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98、13.86、8.42、5.45%,饵料蛋白效率分别提高了1.69、15.82、9.04、5.65%。根据对罗非鱼生长性能的综合评价,在罗非鱼饵料中,甲壳素的最适添加量为0.48%-0.49%;左旋咪唑的最适添加量为0.49%-0.57%。  相似文献   
99.
南美白对虾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兴华  陈建  向枭 《中国饲料》2002,(20):22-23
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原产于太平洋沿岸 ,生长快、对饲料要求低、产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抗病力强 ,是迄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虾种之一 ,它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 ,经驯化可在淡水中养殖 ,是海虾淡养很有前途的一个新品种。本文综述其营养需求方面的研究进展 ,为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和饲料配制提供参考。1 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是南美白对虾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用来进行生长和组织修复。Colvin和Brand( 1 977)报道了南美白对虾的蛋白质需要量为 30 % ;Smith等 ( 1 985 )研究表明 ,南美白对虾的蛋…  相似文献   
100.
周兴华  向枭等 《内陆水产》2001,26(10):45-45
金鱼秋季比较容易饲养,在这个季节里,气温和水温的变化都比较小,是成龄种鱼和当年留选的鱼种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品种特征最容易得到发育和显示的宝贵时机,此时的金鱼养得好坏,对于金鱼的安全越冬和来年金鱼的春季繁殖均有决定作用。但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受热冷空气的影响较大,常会出现酷似梅雨季节的天气,在多数家庭或渔场饲养的金鱼,易暴发烂鳃病、白点病、肤霉病等,致使金鱼大批死亡。故在秋季一定要抓好金鱼的饲养管理。1放养密度金鱼秋季的放养密度以有助于金鱼的发育和减少金鱼缺氧而致使的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