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枯落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影响着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循环。通过对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围封10年的样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枯落物去除(中度、重度去除和对照)试验,揭示了2014~2017年枯落物去除对荒漠草原功能群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落物去除降低了土壤水分含量,重度去除较中度去除的土壤水分下降幅度更大。枯落物重度去除后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平均增加43%(2015~2017年)。枯落物去除后各功能群在降水充沛的年份表现出显著差异,多年生杂类草、灌木和小半灌木的生物量随着枯落物去除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禾草总量则是在中度枯落物去除后达到最大生物量;RDA分析表明,枯落物质量与土壤水分呈正相关关系,枯落物在土壤水分较高时对地上生物量以及各功能群生物量的影响增强;多年生丛生型禾草与一、二年生草本、灌木和小半灌木存在资源竞争。枯落物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调节着荒漠草原植物功能群结构和地上生物量。由此可见,适量的枯落物留存有利于内蒙古荒漠草原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2.
为明确东乌珠穆沁旗草地植物群落基本数量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现状,以东乌珠穆沁旗33个家庭牧场天然草原共计168个样点数据,结合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方法,得到结论如下:东乌珠穆沁旗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现存量的变异系数小于群落盖度和密度,Shannon-Wiener指数的变异系数小于物种数和Margalef指数;草地地上现存量与植物群落盖度存在极显著性的相关性,物种数、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之间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现存量主要受植物群落盖度、物种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影响,且植物群落盖度增加、Shannon-Wiener指数增大有利于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现存量增加;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现存量受物种间密度比影响较大。本研究对于厘清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现存量与密度的理论关系,揭示东乌珠穆沁旗草地理论最大生产力以及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选用小叶锦鸡儿、沙打旺、沙蒿和羊柴对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退化沙化草地进行人工补播,设置沙质退化草地补播、裸沙地补播、风蚀坑补播和裸沙地沙障+补播和沙质退化草地未补播(CK)5个试验处理,于2009年、2013年~2016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野外观测,并对各处理的群落特征、重要值、多样性、现存量和补播植物越冬率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沙质退化草地通过补播可增加草地植物种类组成;沙打旺是最适合在沙质退化草地补播的植物种,风蚀坑补播最适宜的草种为羊柴和沙打旺。裸沙地沙障+补播能够保持较高的地上现存量水平,裸沙地补播维持较高的地上现存量时间较长。补播植物越冬率为小叶锦鸡儿>羊柴>沙篙>沙打旺。  相似文献   
54.
2012年7—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谢尔塔拉种牛场南1km处对三河牛青年牛的牧食行为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三河牛青年牛24h内有7~8个卧息(反刍)—采食—卧息(反刍)小周期,采食时间>卧息时间>反刍时间>站立时间;不同反刍周期间反刍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24h内平均排粪11次,排尿12次,其他活动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55.
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法和样地法两种取样方法,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与不同取样方法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在不同样方间的变化为4-17种/m^2。样线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9-10种/m^2,空间变化的结构比随样线长度的增加整体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在样线长度为1500m时最小,采用样线法取样时样线长度应该在1500m-2000m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11-12种/m2,样地法取样时结构比随样地面积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稳定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随样地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样地取样面积在6400m^2-8100m^2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会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获得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信息,更能够全面地反映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56.
胚胎冷冻保存是胚胎移植过程中重要的步骤之一,在地方牛品种遗传资源保护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当前胚胎冷冻技术有3种,一是慢速冷冻法,二是快速冷冻法,三是玻璃化冷冻法,冷冻保护剂可分为细胞内液冷冻保护剂、细胞外液冷冻保护剂与抗冻蛋白。该文综述了国内外牛胚胎冷冻技术及冷冻保护剂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7.
[目的]全株青贮玉米营养价值比较高,为了提高青贮效果。[方法]本实验以全株青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时期收获的全株玉米添加微生物青贮剂,分析青贮效果。[结果]处理1、处理2、处理3,水分含量高(依次为80.5%、82.2%、82.6%)、干物质含量低(依次为19.5%、17.8%、17.4%),影响青贮品质;处理4的干物质含量为69.3%,水分含量为30.7%,达到理想的青贮效果。[结论]处理4达到了理想的青贮效果。  相似文献   
58.
蒙古栎幼树生长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2004-2006年播种的蒙古栎幼树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分析、变异分析和比较分析对其树高、胸径、叶长和叶宽进行探讨,结果如下:蒙古栎幼树在2~4年内的树高和胸径增长量明显,且随着树龄的增加,种群个体间的差异情况有增大的变化趋势。蒙古栎叶片的长和宽在3~4年间个体间差异表现和均值均趋于稳定。蒙古栎幼树树高和叶长在种群个体间差异较小,胸径和叶宽在种群个体间差异相对较大,但各调查指标平均变异系数均未超过25%,反映出蒙古栎幼林的整齐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59.
60.
以呼伦贝尔市蚕业科学研究所蒙古栎嫁接试验为基础,采用卡方检验和双样本频率检验方法对接穗采集日期、接穗贮藏方式和接穗嫁接时间对蒙古栎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接穗采集时间对蒙古栎嫁接后的成活率没有影响;沙埋贮藏蒙古栎接穗嫁接后的成活率较冷库贮藏蒙古栎接穗嫁接后的成活率高;嫁接时间选择5月中下旬比较合理,其对提高蒙古栎嫁接后的成活率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