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4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奶牛对外界环境温度有极明显的反应,荷斯坦牛要求最适宜的外界温度为10~16℃,高于或低于这个临界温度,生理上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73.
为了研究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D)、非特异性酯酶(NSE)4种胞内酶及黏液细胞在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体质量为150 g±30 g)肠道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利用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光密度测定技术对其进行定量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ACP活性部位主要存在于肠上皮细胞核上区和固有层中,中肠ACP组织化学染色程度最强;ALP活性部位主要存在于肠道纹状缘和固有层,中肠ALP组织化学染色程度最强,前肠最低;POD活性部位主要存在于肠道固有层和黏膜肌层中,后肠POD组织化学染色程度最强;NSE活性在上皮细胞中尤为明显,后肠NSE组织化学染色程度最强;AB-PAS染色显示,肠道内有3种类型的黏液细胞(Ⅰ、Ⅱ、Ⅲ型),这3种黏液细胞在前肠中均分布在黏膜的上皮细胞中,在中肠和后肠中则分布在上皮和固有层中.研究表明,ACP、ALP、NSE、POD和黏液细胞广泛分布于建鲤的肠道组织中,且肠道不同部位的酶活性和黏液细胞分布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74.
影响禽蛋品质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为常见也最为主要的还是在于饲料的营养。本文从饲料中的微量元素、维生素、蛋白质及添加剂等方面对禽蛋品质的影响进行讨论。1饲料对蛋壳品质的影响蛋壳品质的低劣一直都是造成蛋鸡业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蛋壳品质的主要营养素有钙、磷、钠、钾、氯、锌、锰、VD和VC。1.1钙钙是蛋壳的主要成分。饲料中缺钙时,厚度和强度降低。40周龄前,每天每只鸡应摄入钙  相似文献   
75.
猪繁殖-呼吸综合症(PRR)是在80年代中后期新发现的一种猪的繁殖障碍性传染病。近年来日本和我国台湾省也有本病流行的报道。有迹象表明,本病将继续在全世界传播,尤其在大量养猪的国家和地区。郭宝清等[1](1996)首次从国内疑似PRRS感染猪群中分离出诸繁殖一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从而证实了本病在国内的存在。自90年代以来,对本病各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就PRRS的流行病学研究近况予以简述。1流行简史1987年在美国首次报道了此病。1988年发生于加拿大,1990年暴发于西德,很快蔓延到邻近荷兰(1991)、比利时(19…  相似文献   
76.
饲料添加剂包括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两大类。目前营养性添加剂的应用大都限于营养价值的研究,而营养与保健、营养与免疫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较少。非营养性添加剂的应用表观形状研究较多,实质效果研究较少,实际生产中此类添加剂的开发应用未能围绕畜产品及饲料安  相似文献   
77.
鲤鱼肠道中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江苏省某市菜市场采集商品规格(体重0.5~0.6 kg)的鲤鱼(Cyprinus carpio),利用SS选择培养基分离纯化获得107株肠道细菌,对其中2个典型菌株(编号CS-1、CS-2)进行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及药敏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CS-1、CS-2菌株均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均能利用葡萄糖产气,MR试验阳性、氧化酶和VP试验阴性;其中CS-1菌株吲哚产生阴性,硫化氢、半固体试验阳性;CS-2菌株则相反,初步鉴定CS-1为沙门氏菌,CS-2为志贺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S-1、CS-2两菌株对先锋必素、先锋霉素Ⅳ、头孢孟多、头孢噻吩、呋喃妥因、氧哌嗪青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对氯洁霉素、洁霉素、灭滴灵、利福平、红霉素等药物不敏感。该研究对水产品食品安全检疫及鱼类疾病防治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8.
水产动物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病鳖和鱼体内分离到7株细菌(BA1、BA3、BA5、BA6、BA7、XA5、XA13),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血清学鉴定,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动物感染试验结果表明,BA1和BA3株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对鲫鱼的致死率分别为66.7%、100%。免疫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BA3株与非致病性BA6株之间存在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79.
对徐州市售草鱼细菌带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其鳃中分离到4 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暂时编号为ZYF-1、ZYF-2、ZYF-3 和ZYF-4,查阅数值编码鉴定ZYF-1 菌株为志贺(Shigella sp.),ZYF-2、ZYF-3 菌株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ZYF-4 菌株为泉居沙雷菌(Serratia fonticol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 株分离菌的耐药率分别为75.8%、72.4%、65.5%和82.8%,均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磺胺异恶唑和甲氧苄啶等11 种抗生素耐药。本研究显示市售草鱼存在志贺菌、大肠埃希菌带染现象,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这为食源性细菌鉴定及鱼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为建立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全菌蛋白图谱并进行质谱分析,利用双向电泳(2-DE)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技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蛋白质组学进行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28°C培养12 h、三氯醋酸(TCA)/丙酮沉淀法提取全菌蛋白、等电聚焦20 000 Vh的2-DE图谱匹配率达81%;采用18 cm、p H 3-10 IPG胶条进行2-DE分析获得146个蛋白点,随机选取部分蛋白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PMF)分析,共鉴定23个蛋白点包括膜脂蛋白、分子伴侣、30S核糖体蛋白S1、延伸因子、细胞色素C等,其中发现烯醇化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精氨酸脱亚氨酶、ATP合酶α亚基、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亚基α、氨基甲酸激酶、腺苷酸激酶、尿苷磷酸化酶、硝基还原酶、肽酰脯氨酰异构酶共计11个代谢相关蛋白酶;基于分子功能进行蛋白分类(GO)分析,发现主要为结合(17.1%)、催化(14.3%)和转移酶(11.4%)等生物学过程。建立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全菌蛋白图谱与部分蛋白鉴定,有助于理解嗜水气单胞菌的蛋白质组学及其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