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9篇
  8篇
综合类   124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为给苦楝(Melia azedarach)和香椿(Toona sinensis)木材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10年生苦楝木材和17年生香椿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其主要解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苦楝木材为环孔材或半环孔材,香椿木材为环孔材;两种木材的生长轮均明显,弦切面上均呈倒“V”字或山水状花纹。两种木材早材管孔弦径相差不大,均稍大。苦楝木材早材管孔多数4列,香椿木材早材管孔多数2列。苦楝木材早材至晚材略急变,晚材管孔向生长轮外部逐渐减小;香椿木材早材至晚材急变。苦楝木材晚材管孔弦径大于香椿木材。香椿木材结构较细。苦楝和香椿木材木射线宽度均属于中等,高度均属于极低,径切面花纹较普通。在实际加工利用中,采用弦切板制作家具板面较美观。香椿木材的导管、薄壁组织、射线组织等细胞中均含有大量红色树胶,使木材呈现红褐色;香椿木材刨面光亮,自然色泽好,具有芳香气味,是制作家具的上等材料。作为家具用材,香椿木材在纹理、色泽和气味等方面优于苦楝木材。  相似文献   
292.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将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与脲醛树脂复配制备发泡型胶黏剂,测试胶黏剂的基本性能及拉伸剪切强度,利用热重分析仪(TG)和同步热分析仪(TG-DSC)对胶黏剂的热稳定性和固化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的加入有利于提升树脂体系的流动性,降低树脂的初期固化速度,提高树脂的热稳定性,且对树脂的固体含量及黏度无明显影响;较优的发泡剂添加量为6%;拉伸剪切强度为2.45 MPa。开发的偶氮二甲酰胺/脲醛树脂发泡胶黏剂在轻质人造板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93.
ADP-核糖基化因子(Arf)属于小GTP酶的Ras超家族,与其他Ras相关的GTP结合蛋白一样,Arf蛋白在其活性GTP结合和非活性GDP结合构象之间循环。在酵母中其参与高尔基体和核内体的结构并发挥功能。在哺乳动物中Arf家族共包含了六个成员,基于大小和氨基酸序列同一性,这六种Arf蛋白可分为三类,Ⅰ类包括Arf1、Arf2和Arf3,Ⅱ类包括Arf4和Arf5,Ⅲ类包括Arf6。Arf蛋白在生物体内普遍表达,通过膜蛋白、细胞骨架调节因子的膜募集等协调细胞中的囊泡运输。同时,Arf蛋白还参与脂质信号传导和脂质代谢调节脂质介导的非囊泡运输。因此,Arf蛋白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纤毛运输中均发挥重要功能。文章阐述了Arf蛋白家族成员在哺乳动物中的作用机制与功能,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4.
崔娟  李旋  许喆  唐佳威  董莉环  吴磊  史树森 《玉米科学》2017,25(5):141-144,151
柳叶刺蓼是吉林省春玉米田的恶性杂草,严重危害玉米生长发育,降低玉米产量。在大田条件下采用添加柳叶刺蓼密度系列试验和拟合函数关系模型方法,研究柳叶刺蓼与玉米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柳叶刺蓼的竞争干扰下,玉米株高、茎粗、穗长、单穗重、百粒重及产量均随柳叶刺蓼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空秆率增加。幂函数y=2.947x~(0.855)能较好地拟合玉米产量损失与柳叶刺蓼密度之间的关系(R~2=0.983;F=287.355;P=0.000 1)。玉米田柳叶刺蓼人工除草的经济阈值为3.97~5.02株/m~2,90%莠去津可分散粒剂或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化学防除柳叶刺蓼的经济阈值分别为0.45~0.58和0.53~0.67株/m~2。  相似文献   
295.
296.
当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养殖业迅猛发展,动物源性食品供给量逐年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激素、抗生素、兽药、添加剂等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做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极为重要。主要探究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并以贵州地区兽药检测实践为例,总结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措施,旨在为各界提供更加方便、高效且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97.
以人工林杉木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因子试验设计,通过控制不同热压温度(160、180、200℃)、热压时间(20、30、40 min)、压缩率(30%、40%、50%)3个工艺参数,对杉木进行压缩密实化改性,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木材力学性能、微观形貌、细胞壁力学性能和结晶度的影响,进而筛选出优选工艺。结果表明:在热压温度为180℃、压缩率为50%、热压时间为40 min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密实化木材性能较优,其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拉强度和硬度分别为130.4 MPa、12338 MPa、113.1 MPa和1631 N,相对于未处理材分别提高112%、113%、44%和55%。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早材细胞几乎均被压溃,并沿着木射线方向出现一定规律的褶皱,而晚材细胞部分出现压溃,较大部分则保持原有的腔体结构。密实化木材细胞壁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比未处理材分别增加了16.7%和45.7%。压缩处理后,木材的结晶度有所增大,未处理材和压缩材的结晶度分别为46%和53%。  相似文献   
298.
以压缩杉木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处理和蒸汽处理两种方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60、180℃和200℃)对其进行压缩变形固定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工艺条件对压缩杉木回复率、残余应力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究压缩杉木变形固定机理。结果表明:热处理和蒸汽处理都可以降低压缩杉木的回复率和残余应力。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处理时间的延长,压缩杉木的水煮回复率和吸湿回复率均减小。与热处理相比,各温度条件下蒸汽处理的压缩杉木水煮回复率和吸湿回复率均较小。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热处理和蒸汽处理均可减少残余应力。在相同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条件下,蒸汽处理对压缩杉木的残余应力有更好的消除效果。热处理和蒸汽处理对压缩杉木力学性能都有一定的削弱作用,特别当处理温度达到200℃时,力学性能下降幅度较大。热处理和蒸汽处理改变了压缩杉木中C元素和O元素含量,O/C值分别降低了5.88%和7.84%;不改变压缩杉木纤维素结晶区的晶胞构造,但相对结晶度分别减小了5%和3%。综合考量,对压缩杉木采用蒸汽处理(180℃)进行变形固定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