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获得有较好疗效的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复方,基于中兽医学理论拟定了39个备选方剂。利用建立的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病理模型,对39个备选方剂进行了筛选,发现方4、5、24与26的效果较好,病死率分别是30%、40%、26.7%、26.7%,攻毒对照组的死亡率为80%。为了进一步确证这些方剂的有效性,对方4、5、24、26进行了2次重复试验,结果显示4个方剂效果稳定,对试验性鸡大肠杆菌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病死率在46.7%以下。相比之下,26号方效果最好,2次重复试验死亡率均为26.7%。通过正交试验对26号方组成药物的用量进行了筛选,确定其最佳配比为香附40g,穿心莲30g、黄芪30g,并将该方命名为“香芪汤”,为有效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中兽医药学理论指导下,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确定了清热类、祛湿类、理血类、理气类等114味中草药,以鸡大肠杆菌O78作为目标菌株,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筛选出6种具有一定抗菌作用的中药,包括芦荟、穿心莲、大蒜、锦灯笼、乌梅和石榴皮,其抑菌圈分别是15、12、12、11、11和7 mm。运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ODS柱层析对芦荟的抗菌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经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得到抗菌单体物质,确定为延胡索酸。进一步抗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延胡索酸对金黄色葡萄球、链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是50、50、780和780 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是100、100、1560和780 μg/mL。  相似文献   
13.
赶黄草提取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旨在研究赶黄草提取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肉仔鸡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 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麝香草酚,试验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 、0.2%、0.4%的赶黄草提取物,试验期35 d,分别于21、35 d测定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赶黄草提取物可使21 d以后肉仔鸡的日增重提高,效果优于麝香草酚。21 d时,与试验Ⅰ组相比,添加0.4%赶黄草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血清球蛋白(GLO)含量(P<0.05),降低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P<0.05),极显著降低胆固醇(TC)含量(P<0.01)。35 d时,试验Ⅳ、Ⅴ组分别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酸(UA)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球蛋白(GLO)、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HDL-C)(P<0.01),极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3)、低密度脂蛋白(LDL-C) 及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P<0.01)。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八角枫花、叶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用八角枫花和叶的水煎液与70%乙醇回流提取物,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为试验菌,采用牛津杯法和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研究结果表明,八角枫的叶和花对4种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叶和花的水煎液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明显。效果最佳的分别是:八角枫花的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6.25 mg/mL,花的乙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50.00 mg/mL,叶的水煎液对沙门氏菌的MIC为3.13 mg/mL,叶的乙醇提液对沙门氏菌的MIC为12.50 mg/mL。结果表明八角枫花、叶提取物有良好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胎次草地藏系绵羊乳营养成分含量、乳酶活力及乳蛋白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地藏系绵羊乳蛋白平均含量为48.45±13.21g/L,乳糖平均含量为41.93±5.06g/L,乳脂肪平均含量为69.43±11.41g/L。乳蛋白含量第二胎显著高于第一胎(P<0.05),第四胎极显著高于第一胎(P<0.01);不同胎次间乳糖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含量随着胎次增加呈下降趋势,第一胎乳脂含量显著高于第四胎(P<0.05)。乳中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物酶(LP)和淀粉酶(AMY)的活力分别为268.25±89.18U/100mL、231.85±107.38U/100mL、3.97±3.68U/mL和80.65±73.91U/100mL;-γGT的活力在不同胎次间未见明显变化(P>0.05),而AKP和LP的活力在不同胎次间虽有的变化,但差异不明显(P>0.05)。乳蛋白主要包括α-乳清蛋白(-αLa)、β-乳球蛋白(-βLg)、酪蛋白(CN)、免疫球蛋白(IgG)等组分。其中酪蛋白的相对含量约50%~52%,优势明显;-αLa相对含量较低。不同胎次间主要蛋白组分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乳上皮粘蛋白(MUC1)研究发现它有4种分子量类型,分子量分别为214kD2、09kD2、07kD2、05kD。  相似文献   
16.
从设计行为的角度分析数字化设计系统的优劣,进而论证数字化设计系统的演化特性.建立了包括设计行为链在内的相关概念体系,提出了设计行为量等计算方法.采用不同产品信息建模原理和软件架构技术构建不同数字化设计系统,完成相同产品设计任务的设计行为对比试验通过试验数据的定量研究,验证了基于设计行为试验和分析对产品数字化设计系统优劣进行判别的可行性,分析了不同建模原理和技术对此类软件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抗生素与新城疫I系疫苗联合使用对肉鸡抗体生成的影响,选取青霉素、链霉素、利高霉素和头孢噻呋分别与新城疫I系疫苗联合使用,测定各组疫苗稀释液的pH值,并对9日龄鸡胚接种,检测鸡胚尿囊液血凝(HA)效价。同时对20日龄的肉鸡进行肌肉注射免疫,并于免疫当日及免疫后第7、14、21、28 d采血,测定血清抗体血凝抑制效价(HI)。结果表明,各加药疫苗稀释液的pH值与生理盐水疫苗组对比差异极显著;各加药疫苗组的鸡胚HA效价、HI效价与生理盐水疫苗组对比均无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青霉素、链霉素、利高霉素和头孢噻呋与新城疫I系疫苗联合使用不会降低免疫效果,可以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抗生素与新城疫Ⅰ系疫苗联合使用对肉鸡抗体生成的影响,选取青霉素、链霉素、利高霉素和头孢噻呋分别与新城疫Ⅰ系疫苗联合使用,测定各组疫苗稀释液的pH值,并对9日龄鸡胚接种,检测鸡胚尿囊液血凝(HA)效价.同时对20日龄的肉鸡进行肌肉注射免疫,并于免疫当日及免疫后第7、14、21、28 d采血,测定血清抗体血凝抑制效价(HI).结果表明,各加药疫苗稀释液的pH值与生理盐水疫苗组对比差异极显著;各加药疫苗组的鸡胚HA效价、HI效价与生理盐水疫苗组对比均无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青霉素、链霉素、利高霉素和头孢噻呋与新城疫Ⅰ系疫苗联合使用不会降低免疫效果,可以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9.
草地型藏羊和金堂黑山羊乳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并比较了草地型藏羊与金堂黑山羊乳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有乳样中均检测到17种标准氨基酸,其中以精氨酸的含量最高,17种游离氨基酸中,草地型藏羊乳中甲硫氨酸的含量极显著高于金堂黑山羊乳(P<0.01),而草地型藏羊乳中游离天冬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谷氨酸、苏氨酸、丙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显著低于金堂黑山羊乳(P<0.05),其中9种游离氨基酸在两种羊乳中的含量未发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规律及致病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施飞  魏守海  陈玲  吕程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0):118-121
作者对四川省彭水县3个奶牛场的泌乳奶牛群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及其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共检测泌乳牛305头次、1131个乳区,隐性乳房炎的个体阳性率为64.92%,乳区阳性率为32.80%,并且其发生率与管理、挤奶卫生及程序、泌乳期、年龄、胎次等有关。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93.48%,其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占总检出率的37.21%、23.26%和13.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