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小型番茄Micro-Tom为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导入花青素调节基因VlmybA2.对抗性筛选出的再生植株进行GUS组织染色和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Micro-Tom中,转基因番茄根、茎、叶脉、果皮均呈紫色,花色为黄紫嵌合.而野生型的根为白色,茎、叶脉呈绿色,果皮为红色,花为黄色.对转基因番茄的花青素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花青素含量有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VlmybA2基因过量表达会降低植株的光合效率,但对植株正常生长影响并不显著.VlmybA2基因既可增加抗衰老物质花青素含量,又可作为转基因植株的报告基因.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大厂茶紫芽品系P113在不同季节花青素积累的分子机理及合成途径上相关基因的表达特点,对春、夏、秋3个季节的P113一芽二叶进行转录组(RNA-Seq)和代谢组(UHPLC-MS/MS)分析。结果显示,检测到的10种花青苷衍生物含量随季节变化,其中4种随春、夏、秋季节变化呈上调表达,与其叶色表现一致;结构基因PAL、C4H、CHS、F3'5'H表达模式基本一致,均在夏季上调表达,在秋季的表达量与夏季无显著差异;4CL酶基因获得的2个差异表达基因均在夏季上调表达;F3H、DFR、ANS表达模式相似,均在夏季上调表达,且各有1个基因在秋季呈现下调表达;2个F3'H基因中有1个在夏季下调表达,1个随季节变化上调表达;FLS的13个基因均在夏季上调表达,而在秋季呈现不同表达模式;修饰基因LAR在夏季和秋季均出现两种表达模式;ANR仅获得1个差异表达基因,随季节变化上调表达;3个UGT79B1基因中有1个在夏季下调表达,在秋季上调表达,另2个仅在夏季上调表达,在秋季的表达量与夏季无显著差异;获得的7个CCoAOMT差异表达基因均在夏季上调表达,其中2个在秋季下调表达;调控基因bHLH、MYB随季节变化上调表达,对花青素合成有正向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大厂茶紫芽品系P113在不同季节结构基因、修饰基因和调控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时间特性,导致了花青素积累差异。  相似文献   
23.
应用隶属函数法筛选贵州玉米苗期抗寒种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5种贵州本地玉米种质为材料,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测定了植株鲜重、植株干重、根冠比、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等生理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玉米苗期抗寒性鉴定指标进行筛选。发现根干重、植株干重、根鲜重和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与玉米抗寒性关系较为密切,根上部鲜重和叶绿素含量与抗寒的关联度最小。同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玉米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金玉818、QB1013和黄C等种质抗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24.
"外源基因清除"技术(Gene-Deletor)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华裔教授李义领导的研究小组发展起来的,有望成为解决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问题的有力工具。象计算机"卸载"应用软件一样,"外源基因清除"技术利用器官特异或诱导型启动子、重组酶及融合识别位点构建基因表达元件,能将转基因植物中的全部外源基因在完成其功能作用后自动地从花粉、种子和果实中彻底清除。最近,美国著名"社会技术"公司公布了未来20年对社会最具影响力、最有前景的技术创新领域一系列12个简报,其中第10个专题推介了"外源基因清除"技术。本文综述了"外源基因清除"技术的原理和技术优点,介绍并讨论了李义对该技术在作物有性繁殖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食品安全性问题上的应用方略。  相似文献   
25.
老鹰茶的研究进展与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年来老鹰茶的营养成分、药理作用、应用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进行综述,为老鹰茶资源的合理有效应用和进一步系统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以烟草为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导入花青素合成转录因子Vlmyb2,对抗性植株进行鉴定得到转基因植株。实验结果表明:转Vlmyb2基因烟草植株的花青素含量高于4 mg/g的转基因植株,叶绿素含量反而低,花青素与叶绿素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线性反比关系。当花青素含量较低,叶绿素含量反而升高。测定烟草光合速率实验结果表明:转Vlmyb2基因调节花青素结构基因在烟草中超表达会降低植株的光合效率,但降幅并不显著,对植株正常生长没影响。扫描电镜实验结果表明:Vlmyb2转录因子表达量高的株系腺毛密度比对照高了约23%,相反,Vlmyb2转录因子表达量低的株系的比对照低了约15%,Vlmyb2转录因子的表达影响了烟草腺毛的发育。  相似文献   
27.
杜仲不仅是传统中药植物,也是重要的胶源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研究采用生长21天的杜仲无菌苗叶片为材料,基本培养基为MB(MS无机盐,B5有机物).不定芽的分化:切取杜仲叶片(叶盘)为外植体,在附加6-BA(1.0mg/L), IAA(0.5mg/L), KT(2.0mg/L), TDZ(0.2 mg/L)的MB培养基上培养一个月,分化得到不定芽,分化率高达到56%.壮芽和芽的增殖:不定芽培养在MB 6-BA (1.0mg/L) NAA (0.05mg/L)的培养基上,可使不定芽迅速得到增殖.生根和移栽:将切取的单芽培养在1/2MS IBA (1.5mg/L) 蔗糖20g/L的(培养基上,一个月后,从芽的基部生长出根,获得杜仲再生植株.本研究通过叶盘法建立杜仲植株再生体系,为杜仲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以常见15个茶树品种迎霜、白叶一号、福云6号、梅占、福鼎大白、金玫瑰、佛手、乌牛早、金牡丹、紫牡丹、九龙袍、黄观音、龙井、丹桂、紫玫瑰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蒽酮-浓硫酸法、浓酸水解定糖法、浓硫酸法对同一地区不同品种茶叶中的多糖、纤维素、木质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茶多糖含量在2.27%3.36%之间.最低为迎霜,...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转化杜仲,经PCR验证获得独立的杜仲转基因株系76株.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杜仲与野生型杜仲差异代谢物共有58个,其中有43个上调、15个下调;与杜仲胶生物合成相关的差异代谢物有7个,包括上调的两个单萜和下调的甲羟戊酸、D-赤藓糖-4-磷酸、1个半倍萜和2个三萜.野生型和转基因杜仲...  相似文献   
30.
乙醇脱氢酶是植物香气物质合成的脂肪酸代谢等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对茶叶芳香物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探究CsADH17基因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与品质提升。以本课题组前期筛选的CsADH17基因为研究对象,克隆CsADH17基因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遗传转化烟草,对转基因烟草非生物胁迫下CsADH17的表达量和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对转基因与野生型烟草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后,转基因烟草植株在干旱胁迫处理下的CsADH17基因相对表达量比野生型植株高。野生型烟草植株和CsADH17转基因烟草植株在干旱胁迫处理21 d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均高于野生型烟草;胁迫处理后,野生型烟草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转基因烟草。香气成分分析,转基因烟草苯甲醛比野生型含量提高了44.4%,而烟碱含量比野生型提高不到5%。CsADH17基因在烟草干旱胁迫下具有抗旱作用,同时影响烟草的香气成分,为进一步揭示CsADH在茶树生长发育以及抗逆响应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