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28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5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家畜饲养环境和养殖模式的改变,人类和家畜会频繁地遭受各种来源的不同程度应激,使机体发生生理或病理性变化。线粒体是对机体各种损伤最为敏感的细胞器之一,当机体或细胞受到应激时会造成线粒体功能紊乱或障碍。文章重点阐述了应激通过影响线粒体的形态结构与胞内分布、分裂融合平衡、ATP的合成及内部线粒体凋亡途径,进而影响细胞的分裂增殖、新陈代谢和程序性死亡(凋亡)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2.
在常温及高温(25、32、35、38℃)下,用15只20周龄Hisex健康的青年蛋鸡在小型气体代谢箱中进行耗氧量测定。结果表明,在32、35和38℃高温下,耐热鸡的耗氧量较不耐热鸡低,35、38℃下差异达显著水平,38℃下的失重也明显低于不耐热鸡。以38℃下的体温升高幅度为指标的鸡耐热力,与35℃下的耗氧量呈显著正相关(r=0.64)。  相似文献   
23.
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对鸡舍必需通风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纵向通风湿帘降温鸡舍为对象,通过实测数据,结合数学模型计算,研究保证鸡舍降温效果时(≤28℃),鸡舍必需通风量的大小和鸡舍适宜长度。经过研究推导出纵向通风湿帘降温系统鸡舍最小通风量参数[m3/(kg·h)]为Ve=2.6(2T0-28-T1)/ρj(28-T1)+15.38/(28-T1),鸡舍一次换气时间(s)为A=845H(28-T1)/(2T0-28-T1+7.3ρj);结果表明:当一端山墙安装湿帘,另一端山墙安装风机时,鸡舍长度以45~60m为宜,不宜超过80m;当环境温度为32~35℃、湿度为50%~60%时,鸡舍最小通风量为4.1~9.2m3/(kg·h);当外界环境温度大于35℃、湿度大于60%时,要求鸡舍排风口温度低于28℃,采用湿帘降温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4.
为了研究我国高温高湿地区兔舍制冷空调的降温效果和运行效益,为高温高湿地区的兔舍设计和降温、通风等环境调控措施的配套提供依据,针对中国宁波地区夏季高温高湿导致兔场家兔停繁三个月的严重影响现状,本文对比分析了有窗密闭空调降温舍、有窗密闭舍和开放舍三种形式兔舍夏季舍内热环境状况。结果表明:密闭空调舍的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以及温湿度指数均显著低于密闭舍和开放舍(P0.01),舍内湿度显著高于其他两舍(P0.01)。密闭空调舍的NH3浓度和CO2浓度均显著高于密闭舍和开放舍(P0.01),舍内通风换气相对较差;密闭舍的NH3浓度显著低于开放舍(P0.01),CO2浓度与开放舍内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济分析显示,与夏季停繁三个月的模式相比,夏季使用空调降温系统保证母兔正常繁殖,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管理水平较高的兔场,具有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孤雌激活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月龄和卵巢采集后的保存条件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孤雌激活效率的影响 ,以确立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最佳条件。试验包括 :(1)卵巢保存的生理盐水温度 (2 2、30、37、38.5、4 0℃ )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发育潜力的影响。 (2 )卵巢保存时间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后期发育的影响。 (3)初情期前后母猪卵母细胞对体外成熟和发育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1) 38.5℃保存的卵巢卵母细胞激活后的卵裂率 (79.6 4 % )和囊胚率(18.11% ) ,37℃的卵裂率 (76 .18% )和囊胚  相似文献   
26.
机体内活性氧和抗氧化剂调控水平失衡会发生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氧化应激可导致精子形态学损伤,最终导致雄性不育。故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导致不育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尽管高浓度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会导致精子的损伤,尤其是对精子顶体膜和DNA完整性等的损伤。但是大量研究表明,适当浓度范围的ROS对保证精子完成受精的生理过程(如获能、顶体反应、信号传导等)必不可少。本文对活性氧的类型和来源,氧化应激和活性氧对精子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氧化应激的测定与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标准化规模化猪场中猪舍的环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舍环境是影响生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猪场生产力水平,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产力的影响,对猪舍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猪舍环境影响生猪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其影响仔猪成活率和繁殖猪的繁殖性能。猪舍环境控制包括舍内有害气体减排、供暖、通风与降温。其中,猪舍内有害气体可以通过改进饲养管理及舍内设施的设计进行控制。冬季供暖通风主要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效果和配置必须的供暖设施并合理组织通风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夏季隔热降温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并采取适宜的降温措施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8.
随着与养殖场相关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布与执行,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必须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制定污染防治措施;现有畜禽场、养殖小区,必须配套污染防治设施,配套设施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为了预防养猪场粪污污染环境、猪场生产得以持续,从畜牧业发展规划应当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方面探讨了北京市猪场生产结构发展趋势。猪场经营方式将从单一养殖方式向种养结合转变,猪场必须配套足以消纳猪场粪污的土地面积,大规模土地面积将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猪场流转的土地面积不足以消纳现有规模的粪污,猪场规模将随之压缩。  相似文献   
29.
智能电子饲喂系统下猪采食时间对行为节律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智能电子饲喂系统猪的采食行为分布,该研究分析了种猪性能测定站(Pig Performance Testing Station,PPTS)和母猪电子饲喂系统(Electronic Sow Feeding,ESF)中猪只采食次数、采食量、采食时长的昼夜分布,结果表明,智能电子饲喂系统在应用中由于猪只轮流采食普遍存在猪群夜间采食的现象,其中ESF使约1/4的猪仅在夜间采食,说明群体等级制度也是造成猪只采食时间紊乱的重要原因。进一步探究猪只采食时间对猪行为节律和生长的影响,选用26只香猪分别采用白天饲喂和夜间饲喂以模拟智能电子饲喂系统引起的采食时间变化,发现白天饲喂使生长猪采食量提高了135.68 g/d,但两组间日增质量没有显著差异。白天饲喂使生长猪主要在白天采食、饮水和蹭痒,夜间躺卧休息;而夜间饲喂使生长猪的采食行为主要集中在19:00喂料时刻和7:00昼夜交替时刻。白天饲喂分别提高了猪采食、饮水和躺卧行为时长44.28、14.22和61.95 min/d,降低了站立行为时长48.75 min/d、走动行为时长 57.40 min/d和蹭痒行为时长20.30 min/d,改善了猪只舒适性。因此,智能电子饲喂系统会破坏部分猪采食节律,增大猪个体生长差异,该研究为智能电子饲喂系统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随着哺乳仔猪日龄增加,仔猪对温度的需求逐渐降低。为了探究精细调控保温灯温度对局部供暖的影响,满足仔猪对温度的需求、降低供暖能耗,试验选择河北承德某猪场2个试验单元共48栏仔猪,分为四梯度温差2 ℃组、四梯度温差1 ℃组和两阶段功率组,监测仔猪生长性能、行为和能耗。结果表明,在仔猪日龄1~3、4~7、8~14和15~21 d,四梯度温差2 ℃组保温灯下的平均空气温度分别为30.5、28.1、27.6和26.1 ℃,四梯度温差1 ℃组保温灯下的空气温度分别为29.7、27.9、27.2和26.9 ℃,两阶段功率组保温灯下的空气温度分别为31.4、27.3、27.7和27.8 ℃。3组之间哺乳仔猪平均日增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哺乳仔猪成活率基本一致(约为97%)。四梯度温差2 ℃组和四梯度温差1 ℃组保温灯的日均耗电量较两阶段功率组分别降低16.7%和26.2%。从节能角度来说,设置四个温度梯度变温度精细调控保温灯较两阶段功率控制对仔猪局部供暖的效果更优。该研究为优化仔猪保温灯温度精细调控效果、提升猪场经济效益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